Cai jing Re Dian
財經熱點
Cai jing Re Dian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7月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和建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宏觀經濟政策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度擴大總需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有力、有度、有效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引導好發展預期,用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社會預期,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
日前,央行會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銀行卡清算機構管理辦法》。《辦法》細化了國務院《決定》中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各項條件,明確了銀行卡清算機構在籌備、開業、機構變更及業務終止等環節的相關申請材料要求與辦理程序,對銀行卡清算機構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實施任職資格管理,完善了銀行卡清算市場準入制度,確保符合條件、具備穩健經營能力的機構進入市場;《辦法》還細化了對不在境內設立機構、僅為跨境交易提供外幣銀行卡清算服務的境外機構的監管要求,明確規定其應遵守有關業務管理要求并履行報告義務。同時,《辦法》亦規定境外機構的服務如對境內銀行卡清算體系穩健運行或對公眾支付信心造成重大影響,則應當在境內設立機構,依法申請準入。
農村金融是活躍農村經濟、解決“三農”發展瓶頸的關鍵因素。我國農村金融需求巨大,這些需求包括賒銷、信貸、理財、保險、代理等金融服務的需求。據統計,農村家庭正常信貸獲批率只有27.6%,遠低于40.5%的全國平均水平,目前農村家庭及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遠大于供給。以資金互助為代表的合作金融,能夠借助農村地區熟人社會的親緣、地緣、業緣關系,較好彌補商業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不足,成為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補充。以P2P、互聯網眾籌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也開始進入農村市場。互聯網的扁平化、便捷化、瞬時化特質與農村金融的草根性、普惠式訴求在天然上具有互補性,二者相互融合。供銷合作社系統在發展農村合作金融基礎上,正積極試水“互聯網+”農村金融服務,為農服務功能得到有效延伸。
上半年,積極財政政策定向精準發力,為穩增長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駕護航,減稅增支力度空前。專家指出,今年實際赤字超5萬億元,刺激水平遠超2008年。業內預計下半年減稅增支的力度有望再加大。不過,專家也指出,和上一輪積極財政政策相比,當前的積極財政政策更多依靠減稅,側重的是收入、降費減稅。財政政策正在從總量性的政策轉向結構性的政策,從單純的經濟政策轉向經濟社會的政策。專家建議加快財稅改革等系列改革的進程,讓政策紅利發揮出最大效應。
由于對農村經濟“輸血”和“造血”功能不足,農村金融一直被認為是我國金融市場的“短板”。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尹成杰日前表示,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要求進一步加強農村金融服務,做到四個相適應。一是農村金融產品服務模式要與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和勞動對象的生命性相適應;二是農村的金融產品服務模式要與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進程相適應,探索多元的融資渠道,創新農村金融的供給,打造支持金融的服務系統和網絡。三是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要與城鄉一體化發展和農村市場程度的提高相適應,提供高效金融服務。四是農村金融服務應設計適應新村組織結構和信用評價體系的產品。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兼院長、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認為,在將大數據運用于金融行業的過程中,不能以犧牲個人數據財產權為代價,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終極目標是讓人類更安全、自由。應保障數據主體對本人數據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誰的數據誰做主。
責任校對: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