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鲀解禁加工條件嚴預計11月底首批12家單位將開放兩個品種可追溯
農業部辦公廳、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鲀和養殖暗紋東方鲀加工經營的通知》,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鲀(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
根據通知要求,中國漁業協會開展了2016年養殖河鲀魚源基地備案工作,共有大連天正等12家單位的16個養殖河鲀魚源基地符合要求。預計2016年11月底,首批16個養殖河鲀魚源基地出產的河鲀魚也正式擁有了加工后在市場上流通的資質。
據中國漁業協會介紹,我國沿海常見的河鲀有40余種,此次放開的養殖河鲀是人工養殖時間最長、控毒養殖技術和出口內銷市場最為成熟的兩個品種:紅鰭東方鲀和暗紋東方鲀。
中國漁業協會表示,由于河鲀可能含毒,為保障消費者安全,企業必須通過由中國漁業協會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組織的專家考核后,并在農業部進行備案公示,才能獲得生產經營河鲀的許可,“沒有獲得河鲀魚源基地備案的養殖場,原則上是不允許開展河鲀生產經營的,由當地漁業主管部門負責監督管理。”
河鲀加工企業考核備案的條件更嚴格:須自有農業部備案的養殖河鲀魚源基地;須有河鲀加工生產設備和技術人員,具備專業分辨河鲀品種的能力,熟練掌握河鲀安全加工技術;還要建立完善的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和衛生管理制度。沒有加工能力但又在農業部備案的河鲀魚源基地應將養殖河鲀原料銷售給有資質、有備案的加工企業,方可加工銷售。
養殖河鲀加工企業應按照河鲀加工技術要求,去除有毒部位和河鲀毒素,河鲀可食部位(皮和肉可帶骨)經檢驗合格后附檢驗合格證,方可出廠。河鲀加工產品應包裝并附帶可追溯二維碼,標明執行標準、原料基地及加工企業名稱和備案號、檢驗合格信息等,禁止經營養殖河鲀活魚和未經加工的河鲀整魚。
(www.bbwfi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