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東西湖區嘉禾園小學 霍紅靜
“揚長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武漢市東西湖區嘉禾園小學 霍紅靜
揚長教育是指學校教育為激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創造條件。揚長教育賦予學生一個發展個性的空間,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揚長教育不僅符合高度分工合作的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也符合人才成長的內在規律。那么,如何以揚長教育為切入點,調動各層面學生一切可調動的積極因素,尋找、發現和發揮學生所長,開展課堂教學呢?這是許多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問題。本文將主要從小學英語教學的角度談談揚長教育實施的策略。
情境教學法是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相結合的方法,具體地說就是指教師有目的地創設或引入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發學生一定的感受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技能得到一定發展的方法。
好的教學情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更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更為順利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以知道,小學生富有好奇心,聽覺靈敏,善于模仿,心理障礙較少,他們對一種新語言的學習往往會產生濃厚的興趣;但由于年齡的因素,他們的心理發育還不夠成熟,因而自控力較差、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對事物的興趣僅有三分鐘的熱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利用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給學生創設各種有利于教學活動開展的英語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全神貫注,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以積極的狀態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很多種方法。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程的教學任務或學習主題對教學場所用有英文注解的圖片、實物或相關主題的英文資料等元素進行布置和修飾;教師也可以運用貼切的英文小故事、色彩鮮艷的圖畫、栩栩如生的簡筆畫、悅耳動聽的音樂或英文歌曲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通過運用電腦多媒體教學軟件創設真實或虛擬的教學場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師生間、生生間繪聲繪色的對話表演或令人開心的競爭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當然,不管是哪一種情境創設的方式,教師都要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利用學生的特長和優勢,將他們的特長與英語學習相結合,有意識、有目的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多種器官同時參與學習活動,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以保持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在我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從學生剛接觸英語起,我就常和他們一起模仿錄音中多變的語音語調,運用恰當的肢體語言感染和帶動學生學習英語。在開展練習時,我會適時運用游戲的方式組織教學。通過游戲這個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我還經常利用多媒體課件、動畫、歌曲配舞蹈等方式輔助教學,讓學生用自己擅長和感興趣的方式學習英語,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愛上英語課,也愛上英語老師。
結合學生特長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生的興趣,這就是英語教學成功的第一步。
孔子倡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他說,教育學生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育學生要看他的所作所為,了解他的經歷,觀察他的興趣和愛好。可見,以學生發展存在的差異性為前提進行分層教學的理論思想,是我國自古至今一貫崇尚的。
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也指出,學生顯著的個體差異、教師指導質量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必將導致學生創造能力、創造性人格的顯著差異。因此,教師調控教學內容時必須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進行分層教學,盡可能地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指導策略;在教學評價上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
分層教學在實際操作中不僅有利于教師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也便于學生之間能夠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共同提高,同時使教師能夠更集中、更有效地關注和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但給學生分層時,若處理不好,很可能就會挫傷一部分成績落后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在采取分層教學時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分層學習的方法,保護好孩子的自尊,要挖掘成績落后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予以及時肯定,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信。
學困生能否完成學習任務是我檢驗教學目標達成與否的關鍵。如果他們基本掌握了教學內容,那么本堂課教學目標就算基本達成,其余的任務我會放到練習當中再進行查漏補缺。因此,在課堂上,我會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和要求,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有條不紊的引導與指揮下,順利地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達到教學要求。對于頭腦靈活基礎較好的學生,我會給他們創造發揮的機會,使之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如在五年級的英語課The clever pig時,我對這類學生設置了如下問題:If you are a writer, how can you describe the end of the story? Talk about it with your partner.能力強的學生能設想出各種各樣不同的結局,這種提問和要求能更有效地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對于中等能力的學生,我會給出一些Key words的方式進行啟發點撥、提示指導,使他們能更易于理解對話內容,并能有意識地組織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我的做法是不拋棄不放棄:首先,強化良好習慣和改變不良習慣,端正學習態度,作業認真做,上課堅持聽,單詞跟著記,課文要會讀;其次,我會充分利用班上的優生開展一對一、一幫一以及一些小組競賽活動,通過幫扶和適當的競爭刺激他們的上進心,促其上進;其三,就是在課堂上給他們充分的鍛煉機會,不讓他們有開小差的機會。每次課堂上,我會利用他們的興趣和特長讓他們進行故事表演和對話表演,要求他們一定要參與,哪怕是一句旁白,只要他們開了口,就是一種進步和成功。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分層教學的確能起到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均衡和諧發展、促進學生整體素質提高和個性發展的目的。分層教學也確能激勵學有余力、學有專長的學生超前發展,同時又能創造條件,鼓勵促進學習基礎較差、學習上暫時存在困難的學生在學習中得到相應的發展,從而實現揚長的教學目標,達成素質教育的要求。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恰當地運用激勵機制能有效促進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激勵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原本沉寂、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在激勵機制的作用下,學生必然會更多地關注他們的英語學習、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英語實踐活動中去。在一節課中激勵機制如果運用恰當,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還能讓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如在英語課堂上,針對小學生愛表現的年齡特點,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口頭表揚或者發貼圖等方式進行鼓勵,會讓學生學得更積極、更有信心,其他沒有被鼓勵的學生則會為了得到老師的鼓勵會向表現好的同學看齊,從而更努力地學習。可以說,老師的激勵、關注和肯定,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它會能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更起勁、更主動、更熱情。在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性和強烈欲望時,教師再適時啟發點撥,便能使學生茅塞頓開,將知識活學活用,從而有效促進其創新思維的發展。例如教學單詞light時,我啟發學生聯想相似的舊單詞,學生通過聯想能想到night、right、eight等一大串詞語。在記憶學習其他詞匯時,學生就會在教師的引導下,舉一反三,想到更多創新學習的方法。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的終結性和形成性評價,尤其是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注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
在學校,教師的權威性決定了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教師的評價常常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因此,我們要慎用評價,用好評價。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從學生英語學習的態度、方式、合作精神以及參與頻率等方面,尋找他們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如學生上課比以前專注、作業比以前認真,課堂積極舉手發言等,不管是多么微小的進步,我都會用有針對性的、適當的、中肯的語言進行鼓勵、表揚,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和自信心。對于進步大的學生,如每進步一個層次的學生,我除了在課堂上大力表揚、用加分以示鼓勵外,還會專門利用課前3分鐘的時間將他們的事跡進行總結,作為成功個案推介給全班同學,給全班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使英語課堂逐漸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尊重每個學生,抓住每個學生點滴進步進行多元評價,這種方法我屢試不爽,并使不少學生成績穩步提升。對于上課表現退步、學習成績退步的學生,我則從多渠道了解原因,然后對癥下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處理此類問題切忌操之過急,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數落,特別忌諱那種傷學生自尊心的批評,因為這樣做的后果往往會造成錯失挽救學生的機會,甚至把學生推離學習的軌道。總之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評價,實事求是多表揚、多鼓勵,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英語教育教學中,實施揚長教育不僅可以實現英語課堂的高效,也可以實現各層面學生的共同成長。因為“揚長”可以激活學生的興趣,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因為“揚長”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因為“揚長”可以張揚學生的個性,發揮其內在的潛能,為將來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