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春會,程衛東,唐鳳仙,田 昊,顏海燕,周 紅
(石河子大學食品學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
研討式教學在“食品企業管理”課程教學改革中的研究
單春會,程衛東,*唐鳳仙,田昊,顏海燕,周紅
(石河子大學食品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要:“食品企業管理”是食品專業學生的綜合專業課程,研討式教學模式適合該課程內容特點。通過構建“知識+能力”的研討式教學模式,涵蓋培養目標、知識體系、實施程序、教學策略、評價體系以及教學效果評價和反思反饋體系,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為根本立足點,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加工處理信息、分析解決問題、語言表達、團隊創新意識以及管理能力等綜合能力。
關鍵詞:研討式教學;食品企業管理;教學質量
研討式教學是一種將研究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1]。“食品企業管理”教學對象主要是高等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其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食品企業的特點、食品管理的職能、食品質量體系、企業管理組織、經營決策方法、食品質量保證體系,以及跨國企業的經營理念[2]等,具有應用性、探討性強的特點。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其地位在我國食品專業的整個課程體系中日趨顯現。
目前,國內“食品企業管理”課程教學還是以“講解-接受”型傳統教學模式為主。這種教學模式不符合時代的需要,存在諸多問題。①信息時代下,被動地接收知識、記憶知識已不符合時代需要。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學生可以多渠道獲取知識,記住一個概念、公式,并不能解決將來的問題。要解決問題需要思維,需要綜合能力素質[3]。②傳統模式的教學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體現在教學目標過分地停留在知識目標的培養,片面強調知識的傳承和應試技巧的訓練,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內容上與實際聯系不足,經典理論與前沿動態相脫節,不適應食品企業管理理論的快速更新發展;教學方式和手段過于單一、機械。考評方式單一:以理論知識的考核為重點的閉卷考評方法為主,這種考評方式是以考查學生的記憶力為主,忽略了學生運用食品企業管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溝通、協調和管理能力等,不能反映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③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效果最低。學習金字塔表明“聽講”式學習效果最低,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4]。
“食品企業管理”課程特點適合采用研討式的教學方法。該課程教學內容既涉及食品專業知識又涉及食品企業管理類理論,具有理論性強、現實應用型強、與社會經濟發展聯系緊密的特點。研討式教學法將食品企業管理中的熱點事件、新問題、新現象以及前沿動態理論作為研討專題,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研討式教學模式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鍛煉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語言表達以及團結協作能力,最終實現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的人才培養目標。
研討式教學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來獲取知識,強化能力培養和提高素質的一種教學方法,是一種能夠使學生從被動接收者變成主動參與者的教學模式[5]。其基本特征是以研討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基本方法是以研究和討論為基礎,變“一言堂”為“群言堂”[6]。研討式教學法對高等教育教學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將其應用于專業課程的教學當中,可以改變長期以來習慣采用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7-8]。
在“食品企業管理”課堂教學中建立研討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動手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與交流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與資料收集處理能力。通過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可以提高“食品企業管理”課堂教學效果。
根據“食品企業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結合研討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建立研討式課堂教學模式。
3.1確立“知識+能力”的研討式課程教學培養目標
根據“食品企業管理”課程內容的特點,該課程教學培養目標應包含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且這些目標具有層次性、綜合性、多樣性,不僅涉及到對食品企業管理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還涉及到了更深層次培養學生科研能力、邏輯能力、洞察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以及管理學邏輯思維的培養。
3.2構建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能力為目標的研討式教學知識體系與實施過程
(1)整合教學內容,確定研討實施計劃。根據“食品企業管理”課程的各章節教學內容特點,分析教學內容的關聯性,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整合,以適應研討式教學,制定與教學大綱相匹配的詳細的研討式教學知識體系。構建研討問題的知識體系,把握3個層次,即基礎知識性問題、具有分析和啟發精神的思考性問題、體現學科前沿的研究性新問題。制定實施計劃過程中要本著“四原則”,即學生主體精神培育原則、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和諧型原則。具體的實施計劃主要內容包括研討的主題、內容、任務,研討提綱、研討方式、教師的示范性講解的內容,研討發言稿的撰寫,以及研討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時間的安排、教師總結與評價、預期的目標和效果及教學實施要求等。
(2)設計課程研討式教學法課堂教學過程。課程研討式教學法課堂教學應把握“三個方向”,確定“五個環節”。“三個方向”,即“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和教師主體性,實施程度的層次性和差異性,實施方式體現多元化與靈活性”。“五個環節”,即確定研討主題、示范講解、獨立探索、相互討論研究、教師總結提高等5個基本環節。
3.3構建體現學生能力的研討式教學評價考核體系
評價考核方式采用的是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包括小組評價和個人評價,小組評價主要是由教師依據小組完成任務、回答問題、團隊合作等情況進行評價;個人評價是由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記錄本組成員回答問題的情況或者是教師根據學生個體的PPT講授情況、回答問題情況等進行評價,以便給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表現和展示空間。總結性評價分為理論知識測試和研討結果測評。
3.4建立課程研討式教學效果評價和反思反饋體系
(1)學生對研討式教學效果的評價和反饋包括3個方面,一是了解研討式教學法在食品企業管理課程中應用的總體反應;二是了解學生對研討式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一些細節性問題的想法和建議,找到不足,不斷完善;三是從學生參與研討式教學的意愿與原因、學生參與研討式教學的態度、收獲方面。
(2)教師對研討式教學效果的反思和總結包括3個方面,一是研討式教學使學生的能力得以提高和培養的效果;二是研討式教學模式結合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方法,對學生課堂表現、相互研討情況、上講臺演講情況、發表觀點進行全方位的評價;三是就1個研討主題對2個班分別采用傳統教學和研討式教學,對比教學效果,進行總結。
通過在“食品企業管理”課程中進行研討式教學的實踐,實現了教學活動的主體性、創新性、情感性和有效性的統一,使學生在學習知識中提高了能力。大學的教學任務不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在知識傳授的組織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9]。今后,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調整、完善適合課程內容特點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同時加強個人綜合能力和全面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姚利民,段文.高校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3(8):60-64.
[2]邱澄宇.食品企業質量管理學[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236.
[3]別敦榮,李家新,韋莉娜.大學教學文化:概念、模式與創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5(1):49-56.
[4]楊建華,井天軍,溫渤嬰.德國高等院校研討式教學模式及其啟示[J].中國電力教育,2013(25):14-15.
[5]彭慶軍.本科教學中運用的研討式教學法[J].中國冶金教育,2009(3):29-31.
[6]王伶俐.本科研討式教學有效實施條件的研究[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2015(3):131-136.
[7]郭漢民,李永春,田丹.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有機結合——試析研討式五步教學[J].湘潭大學學報,2006(9):140-143.
[8]劉偉.研討式教學模式構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65-67.
[9]苗東利,雷佑安.研討式教學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教育,2013(1):131-132.
The Research on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Teaching Reform of Food Enterprise Management
SHAN Chunhui,CHENG Weidong,*TANG Fengxian,TIAN Hao,YAN Haiyan,ZHOU Hong
(Food College,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China)
Abstract:The Food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a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food. Learning this course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communication skill. The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ology is appropriat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In order to promote and overall quality education,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which includ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analysis,problem solving,language expression,team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management ability is cultivated through constructing“knowledge + ability”teaching mode,which includes the training goal,knowledge system,implementation procedures,teaching strategies,evaluation system and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ology;Food Enterprise Management;teaching quality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6693/j.cnki.1671- 9646(X).2016.05.025
文章編號:1671- 9646(2016)05a- 0078- 02
收稿日期:2016- 04- 19
作者簡介:單春會(1978—),男,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農產品加工與貯藏。*通訊作者:唐鳳仙(1978—),女,碩士,實驗師,研究方向為農產品加工與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