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強化專員辦內部控制建設經驗探討
●徐丹
為全面推進財政部門內部控制建設,財政部先后發布了一系列指導文件。專員辦內部控制是財政部門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紹了江西專員辦在開展內部控制建設中的做法,從內部控制的組織領導到基本制度制定,再到保障落實,為財政系統開展內部控制建設提供經驗借鑒。
專員辦 內部控制 制度體系 信息化
內部控制是保障組織權力規范有序、科學高效運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組織目標實現的長效保障機制。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力濫用”,為政府部門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指明了方向。
加強財政部門內部控制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重要舉措,是推進財政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近年來,財政部就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包括財政部自身)內部控制建設作出了一系列政策部署:2012年11月,財政部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2014年10月,財政部印發《財政部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財辦〔2014〕40號),明確了財政部內部控制的目標原則、制度體系、管理架構、職責分工、控制方法及主要內容;2015年1月,財政部印發《財政部專項內部控制辦法(試行)》(財監〔2014〕45號),對財政部的八類內部控制風險防控作出了具體規定;2015年5月,財政部印發《關于制定專員辦內部控制操作規程的通知》(財監〔2015〕30號),下發了《專員辦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提出了專員辦制定內部控制操作規程的具體要求;2016年1月,財政部印發《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督促指導行政事業單位全面推進內部控制建設。
專員辦內部控制是財政部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專員辦工作轉型,專員辦業務全面嵌入財政主體業務,進一步規范專員辦工作流程,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對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和規范預算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江西專員辦切實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及財政部關于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的各項部署要求,結合專員辦工作轉型、“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著力建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全面強化監管業務和機關運行的內部控制建設,狠抓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和監督檢查,有效防范內部控制風險,保證機構和隊伍安全,促進財政預算監管事業順利發展。
江西專員辦黨組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建設工作,多次召開辦公會議進行專題研究,提出要結合內部控制建設,提高機關管理水平,將內部控制建設作為完成年度工作目標“內部管理上臺階”的重要抓手,列入全年重點工作計劃。
(一)統一思想認識
《財政部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財政部專項內部控制辦法(試行)》和《專員辦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下發后,迅速組織全辦開展學習討論,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使全辦干部職工深刻領會內部控制建設的核心精神、重要意義和目標要求,凝聚了思想共識。
(二)加強組織實施
明確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職責范圍內的內部控制管理負總責,按照要求設置內部控制管理崗和內部控制管理聯絡員,內部控制管理崗負責本單位的具體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內部控制管理聯絡員負責與監督檢查局(內控辦)的工作聯絡與配合。
(三)落實工作部署
嚴格貫徹落實財政部黨組和內控辦關于內部控制建設的各項工作部署,在年初研究全年工作計劃時將內部控制建設的任務細化分解到每個處室,明確責任人和辦結時限,并定期進行督促,確保內部控制建設落到實處、做出實效。
江西專員辦對照財政部下發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內部控制操作規程,同時配套完善其他內部制度機制,初步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促進實現以制度管人、管事、管協調的目標。
(一)全面貫徹落實內部控制要求,建立內部控制體系
為切實貫徹落實劉昆副部長在專員辦工作會議上關于抓緊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加強自身建設的指示精神,江西專員辦積極動員全辦力量組織制定內部控制操作規程。結合工作轉型要求和自身實際情況,全面梳理財政預算監管業務和內部運行工作流程,排查崗位風險,提出防控措施,構建全覆蓋的內部控制體系。經過處室內部研究討論、辦公會議逐條審議、三上三下修改完善、專員辦黨組嚴格驗收,最終形成正式的內部控制操作規程,共8個方面28項,報財政部審核通過后印發實施,確立了各項工作的內部控制要求,推動了內部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二)完善各項監管操作辦法,將內部控制要求貫徹到具體業務工作中
根據財政部各項制度規定,制定了江西專員辦中央駐贛預算單位財政預算監管、中央轉移支付資金監管、審核審批過程管理、檢查、核查等5個方面的制度機制和14個方面的審核操作辦法。
(三)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機制,將內部控制要求貫穿于日常行政運行全過程
修訂完善5類20項內部管理制度,明確行文、辦會、黨組議事、決策落實、請示報告、業務工作、財務管理、黨風廉政建設約談等工作流程和各環節責任。著力將內部控制的要求滲透到每項工作的各個環節當中,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江西專員辦充分運用不相容崗位(職責)分離控制、授權控制、歸口管理、流程控制及信息系統管理控制等內部控制方法,切實提高各項制度的執行力和約束力,嚴肅行政紀律,有效防范制度流程風險、廉政風險、外部風險等內部控制風險,促進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
(一)實施不相容崗位(職責)分離控制
按照專員辦工作轉型要求,江西專員辦按時完成了處室機構職責調整,并以此為契機,及時組織該辦內各處室進一步健全崗責體系,針對具體監管事項或工作內容,將任務和責任細化到項、分解到崗,每個工作環節明確具體的工作人員,制作正式的書面崗位職責說明,嚴格審核后上墻公開,促進不相容崗位(職責)分離控制有效實施。
1、全面系統地分析業務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崗位(職責)。通過實施分離措施,科學設置崗位,明確細化責任,突出權力制衡,防范職權沖突,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橫向與縱向相互制約監督的工作機制。如:業務審核嚴格實行多級審核制、出納和會計相分離等。
2、建立和實施工作報告制度。通過實行專員負責制和分級責任制、逐級匯報制度、每月工作報告制度、專項工作及時報告制度、重大問題集體審定制度、向財政部定期報告工作制度、工作成果月度總結統計制度等,明確各層級、各崗位之間清晰的報告關系和不同事項的工作報告規范,固化定期報告和總結統計機制,厘清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各部門、各人員的責任,確保信息溝通順暢高效、決策部署令行禁止。
3、完善關鍵崗位的雙保險機制。實行人員AB角制度和定期輪崗制度,使每個工作崗位都有B角,每項工作不會因人員不在崗出現疏漏,使每位干部職工逐步成長為多面手,能同時勝任多個工作崗位,有效防范關鍵崗位風險,同時在不同職務層級之間形成有效的傳幫帶機制,促進建立多層次的人才梯隊,為專員辦事業長遠發展培養后備力量。
(二)嚴格授權控制和歸口管理
1、審慎授權。江西專員辦嚴格貫徹落實《財政部關于專員辦加強財政預算監管工作的通知》(財預〔2014〕352號)文件精神和《財政預算監管工作規范(試行)》(財預〔2015〕96號)具體規定,按照財政部授權及相關管理制度,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分事行權,明確各個崗位、各個層級、各個事項所涉及的權力范圍,確保各責任人在規定的授權范圍內開展工作,承擔相應的責任,減少自由裁量權,防止超出權力邊界。
2、建立處室間工作協調機制。為協調各處室高效開展財政預算監管業務和機關內部運行工作,根據調整后的處室機構與財政部司局工作對接的情況,建立了處室間工作協調機制,實行歸口管理制度,明確各項工作中牽頭處室和配合處室的權責分工,加強處室間的協調配合,促進形成最大合力,保障工作順利開展。
(三)實行全流程控制和信息化控制
嚴格執行內部控制操作規程中確立的工作流程,使所有控制在流程中解決,形成順向相互支撐、有效制衡,逆向真實反饋、有效監督的完整體系。
1、重點加強監管業務流程和機關運轉流程的規范管理。履行分級審核程序,層層把關,層層落實,明確各個環節的時間節點,實行登記制度,存在疑問或者發現錯誤的,及時進行反饋修正,涉及重大事項的機關黨委紀檢部門全程參與監控。
2、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內部控制。將內部控制理念、控制活動、控制措施等嵌入信息系統,固化工作流程,實行痕跡管理,最大限度減少人為操縱因素。充分運用監管業務信息系統,促進審核審批過程公開透明,提高工作效率,推動責任落實;依托專員辦綜合辦公平臺優化辦公流程,實行辦文辦事一體化管理,將收發文管理、簽報管理、通知公告、會議紀要、公務安排、信息發布等非涉密事項全部上網運行,做到事事上網,過程留痕,有效規避風險。
(四)結合“三嚴三實”教育,強化宣傳引導
江西專員辦將內部控制制度落實和風險防范作為“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強調要將“三嚴三實”與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按“三嚴三實”的要求抓好內部控制建設和落實,以內部控制建設成果檢驗“三嚴三實”教育的成效。通過正面事跡的宣傳引導和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進一步強化全辦干部職工的風險防范意識和內部控制理念。將內部控制制度作為組織紀律的拓展和延伸,倡導和推進內部控制文化建設,使內部控制意識貫穿于干部職工的日常工作中,成為一種自覺和必然的行為準則,推動內部控制措施有效落實。
(五)嚴格監督檢查,檢驗內部控制工作成效
強化檢查是檢驗內部控制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江西專員辦通過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監督檢查,不斷提高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推動內部控制責任的有效落實,保障機關平穩高效運行。
1、事前及時預警。如機關黨委在工作組外出開展監管業務前進行廉政風險提醒,確保風險事項早發現、早提醒、早干預、早處理。
2、事中跟蹤監控。采用分級審批、聯合審批、定期督查、適時點評等辦法,對監管業務和機關運行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堵塞漏洞,控制風險。
3、事后考核檢查。定期開展財務業務自查,統計內部控制風險事件,并將內部控制責任落實情況納入考核,通過監督檢查發現防控缺陷,分析風險形成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整改,對造成嚴重后果的進行追究問責。■
(作者單位:財政部駐江西專員辦)
1.本刊編輯部.2015.將內控意識貫穿于日常工作中——財政部駐各地專員辦加快內部控制建設步伐[J].財政監督,4。
2.高飛.2015.探析專員辦內部控制建設的著力點[J].財政監督,10。
(本欄目責任編輯: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