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澳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長春 130024)
?
我國業余羽毛球賽事發展的特征與趨勢
朱林澳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長春 130024)
[摘要]羽毛球賽事已經從國家主導的公益性活動轉向全民健身的目的性活動,并隨著經濟的發展走向平民化,參與業余比賽的人數增多,賽事的種類、數量和參與的城市越來越多。發展我國業余羽毛球賽事應將重點放在發展和壯大羽毛球愛好者群體,賽事的設計應更符合人性化并服務于全民健身,賽事的舉辦堅持可持續發展,注重賽事文化的建設和與地域文化的結合,創新人才培養機制與建立健全人才輸送通道。
[關鍵詞]業余羽毛球賽事;時代特征;發展趨勢
羽毛球是一項相對來說學習難度小、上手快同時也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觀賞性和健身性的運動,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許多城市和民眾積極參與到羽毛球運動中來。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羽毛球隊包攬了全部五枚金牌,將國內羽毛球運動再一次推向了高潮。在這個大背景下,民眾對羽毛球賽事又有了進一步了解,湯尤杯、世錦賽、蘇迪曼杯、全英賽和奧運會羽毛球賽等重大賽事越來越吸引球迷的關注。但是,民眾對國內群眾性羽毛球賽事的開展與組織卻了解甚少。隨著業余羽毛球賽事的增多,參賽人數、舉辦規模以及參賽水平都在不斷提高,促進了羽毛球運動在我國的普及與發展。
本文從全民健身的視角,通過對近幾十年來我國業余羽毛球賽事發展的整理和分析,闡明我國羽毛業余羽毛球賽事的發展特征和展望業余羽毛球賽事的發展趨勢,為進一步推進我國業余羽毛球賽事的發展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
1我國業余羽毛球賽事的界定
業余羽毛球賽事是相對于專業賽事而言的,“業余”定位于“全民健身”,應面向于普通民眾和業余愛好者,因此需要對參賽隊員的身份進行界定。作為業余賽事的組織者,中國羽協界定了參賽運動員的資格,即從1995年起所有專業運動員都需要在中國羽協進行注冊,只有未注冊運動員才有參加業余賽事的資格。在當前狀況下,通過審查中國羽協注冊信息確定參賽資格也是最具說服力的。因此我們可以將我國業余羽毛球賽事定義為在我國舉辦的只允許業余羽毛球運動員參加的賽事。
2我國業余羽毛球賽事發展的特征
2.1業余羽毛球賽事走向平民化
目前,我國羽毛球運動仍然帶有高消費的標簽,想參與羽毛球運動就需要購買一整套的運動裝備,球拍、球衣、球鞋、球包以及高消耗的羽毛球的價格都很高,場地和請教練需要自己掏腰包,加入俱樂部也需要繳納一定的會員費,如此種種的費用絕非普通工薪階層所能承受。“以長春市羽毛球俱樂部為例,參與者多為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管理層員工以及教師,這部分人的收入相對較高,處于精力旺盛的時期且對羽毛球的健身效果比較認可。”[1]羽毛球運動先天有著易推廣、善普及的特點,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政府對支持全民健身運動的場地建設投入增加,該項運動逐漸向平民化發展。
作為一項深受群眾喜愛的運動,羽毛球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其賽事的組織逐漸走向平民化,越來越多的賽事專為廣大愛好者開展。以“誰是球王”中國羽毛球民間爭霸賽為例,該賽事通過在全國范圍內的海選、區賽與決賽,并通過媒體的大力宣傳將羽毛球運動深入到民間、基層,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體驗羽毛球帶來的快樂。
2.2賽事參與人數與參與城市越來越多、數量種類增多
隨著羽毛球運動的興起,參賽的人數越來越多。羽毛球賽事剛剛舉辦之初參賽人數較少,大都在單位或者公司內部舉辦。隨著全民健身的開展,運動健身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羽林爭霸”紅牛城市羽毛球賽、全國東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賽、全國波力(bonny)業余羽毛球俱樂部賽、VICTOR全國業余羽毛球雙打混合團體賽等一系列為業余選手組織的比賽在國內比較有影響力,而且這些賽事的舉辦都有延續性,慢慢發展成為一項正規賽事,其對業余羽毛球賽事的發展和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以“羽林爭霸”紅牛城市羽毛球賽為例,賽事在廣東、廣西成功舉辦第一屆之后成為全國性賽事。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業余羽毛球賽事,“首次賽事覆蓋了全國17個省53個城市;2012年,參與城市擴展到全國28個省129個地級市;到2013年賽事已經遍及除港澳臺及西藏外的全國30個省市區的163座城市;2014年該項賽事進一步普及到了全國30個省區市195座地級以上城市,預計參賽隊伍將達到8500支,參賽人數超過6萬人。”[2]
早期的業余羽毛球賽事很少,主要集中在經濟發展較為突出以及一些居民收入水平高的省會城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羽毛球賽事舉辦的紅利逐漸顯現,各地各城市逐漸參與進來,賽事的組織密度也不斷增大,賽事組織的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陜西省羽協聯賽自2012年賽事成立以來已連續舉辦了四屆,目前已成為陜西省羽毛球運動的王牌賽事,為期一個多月的賽程讓羽毛球健身運動在陜西省得到了很好的推廣。此外,還有北京市回龍觀業余羽毛球超級聯賽、天津市中老年羽毛球邀請賽、鄭州市“杜康杯”快樂家庭羽毛球賽等區域性賽事等。賽事的種類和數量的增多顯示了羽毛球運動在國內的火爆程度,也為我國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2.3賽事組織公平化,參賽者水平專業化
羽毛球越來越受大眾的歡迎,參與的人群不斷增加、組織越來越完善、選手的技術水平和受關注的程度也越來越高,因此賽事的公平性顯得尤為重要。隨著羽毛球賽事的發展和經驗的積累,逐漸出現業余羽毛球等級賽制度,要求運動員只能參加相應層級的比賽,這從根源上優化了賽事的公平性,讓更多的愛好者參與到比賽中來并能享受到賽事帶來的快樂。
國內業余羽毛球愛好者的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專業,甚至出現業余選手戰勝專業運動員的情況。很多愛好者受過專業的訓練,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還有愛好者通過花錢請教練、報培訓班等方式來提高自己的球技,在興趣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技術水平。
業余羽毛球賽事越來越注重品牌的塑造,注重與贊助商文化的融合,以此來吸引贊助商的目光。對于贊助商而言,受眾多、普及面廣、知名度高的賽事是其首要選擇,因此將賽事打造成品牌并長期舉辦下去將會吸引更多的贊助商。
3我國業余羽毛球賽事發展趨勢
3.1發展和壯大羽毛球愛好者群體
羽毛球愛好者群體的發展和壯大是業余羽毛球發展的重要基礎,吸引高收入人群和政府機關人員參與到羽毛球運動中來對我國業余羽毛球賽事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以廣州體育局領銜的廣州羽毛球協會為例,其每年都會組織業余賽事,如“市長杯”;通過不斷創新賽事,將羽毛球文化活動深入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廣州市參與羽毛球運動的人口連年上升。
據統計,我國羽毛球人口已達2億,而且參與人群還在不斷增加,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羽毛球大國。國家體育局發布的《體育總局關于推進體育賽事審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全面推進體育賽事審批制度改革,打破社會力量組織、承辦體育賽事的制度壁壘。規范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的服務收費,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充分調動社會多方面的積極性,建立辦賽主體多元化的體育賽事體系。發揮體育賽事的積極作用,宣傳推廣全民健身,發現和培養高水平競技人才,繁榮體育競賽市場,促進體育產業發展。”[3]該意見為業余羽毛球賽事的申請和舉辦開辟了綠色通道,進一步推動了業余賽事的發展,也將會吸引更多的愛好者參與進來。
3.2服務于全民健身,賽事設計更接地氣
孫亨玉在《羽毛球運動在我省全民健身活動中的價值研究》中指出,“羽毛球運動在我國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作為集體育和娛樂為一體的運動項目,其具有老少皆宜球齡長、全身鍛煉效果好、運動安全有保障的優勢;也在全民健身活動中存在重要的社會價值,熱門項目受歡迎、普及推廣有優勢,娛樂交友好場所等,為全面貫徹《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4]。由此可見,業余羽毛球賽事的性質應定位在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羽毛球運動中來,享受樂趣、鍛煉身體、結交朋友,服務于全民健身。
我國業余羽毛球賽事主要面向廣大的羽毛球愛好者,在設計上就要體現大眾化、人性化。在龐大的業余羽毛球愛好者中,年齡、體能和競技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會削弱參賽選手的積極性,無法感受到參與比賽的樂趣。這就要求賽事按照年齡段來分組,吸引不同年齡的人來參賽,既可以調動選手的積極性,也可以增加比賽的激烈程度和不確定性;還要考慮到不同階層和行業的業余時間,靈活安排比賽時間,比如比賽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舉行,將會吸引更多的學生和上班族參與進來;業余羽毛球賽的普及與設計的人性化、大眾化將使更多的愛好者參與進來,更解決了以往業余賽事的冠軍總被少數的高手包攬的情況。
3.3賽事具有持續性和文化性
賽事的舉辦應注重文化氛圍的建設,“賽事文化與體育賽事是相輔相成的,體育賽事的舉辦是賽事文化體現的前提,賽事文化是體育賽事的衍生體,并能夠更好地作用于體育賽事,提高人們對賽事的關注和喜愛程度,為賽事的推廣和舉辦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5]”。業余羽毛球賽事與地域文化的結合,將地域特色注入到賽事中來,會帶動當地羽毛球的發展。萬盛號稱重慶的羽毛球之鄉。通過舉辦羽毛球旅游文化節,提升羽毛球運動在當地的影響力,建設“羽毛球之鄉”并打造出“運動之城、活力之城、健康之城”。隨著國內羽毛球人口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城市將羽毛球作為全民健身的優選項目。
3.4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健全人才輸送通道
競技與健身相輔相成,良好的競技成績勢必帶動愛好者的熱情,而良好競技成績的延續需要源源不斷地培養出優秀的后備人才。舉國體制實行以來,培養出了大量的優秀運動員,但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舉國體制下的人才培養模式很難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張莉清等在《2014年全國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狀況調查》中指出,“我國后備人才培養主要問題有教練員執教水平和職業精神下滑、基層訓練的規范性和科學性不足以及青少年競賽與集訓制度存在漏洞和偏差等”[6]。業余賽事的興起和發展為我國后備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場所,通過引進專業或退役運動員、教練員,把專業的技術和科學規范的訓練方法帶到業余賽事中來,不斷帶動業余羽毛球的技術和訓練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人才輸送通道是保證后備人才力量的重要環節,通過業余賽事的培養和競賽選拔出有發展潛力的運動員。
4結語
羽毛球運動作為全民健身開展的重要項目,擔負著重要的使命。羽毛球在我國擁有眾多的愛好者,羽毛球運動逐漸成為我國健身愛好者的首選。未來業余羽毛球賽事的舉辦還應堅持可持續發展,不斷豐富羽毛球賽事的文化內涵,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羽毛球運動中來。
[參考文獻]
[1]范旭東,張利麗.長春市羽毛球俱樂部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4):144-145.
[2]羽林爭霸紅牛城市羽毛球賽官方網站.“羽林爭霸”2014紅牛城市羽毛球賽[EB/OL].(2014-03-01)[2016-04-15]http://ylzb.redbullsports.cn/index.php.
[3]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總局關于推進體育賽事審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體政字〔2014〕124號)[EB/OL].(2014-12-30)[2016-04-16]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227/6052579.html.
[4]孫亨玉.羽毛球運動在我省全民健身活動中的價值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05,9(3):54-57.
[5]張鯤,石娟,王棟.體育競賽與賽事文化的關系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2(1):1-3,19.
[6]張莉清,宋子玉.2014年全國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狀況調查[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10):85-90.
[收稿日期]2016-03-29
[作者簡介]朱林澳(1990- ),男,碩士研究生,從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602(2016)06-00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