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俠壁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秦俠壁
近年來,中小企業發展勢頭迅猛,已經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但是融資難的問題一直困擾和制約著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主要對引起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并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對策。
中小企業 融資 金融機構
中小企業是指經營規模中等以及中等以下的企業,是相對于大企業而言。生產規模較小的企業,即勞動力、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集中程度較低的企業。這些企業具有數量大、比重大,產出規模小、技術裝備率低,投資主體多元化,組織程度差的特點。目前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產品附加值較低,市場風險大
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所在的行業都屬于比較傳統的行業,產品附加值低,市場擴展空間有限,并且同行之間競爭激烈。由于中小企業資金有限,缺乏先進的科技研發能力,加上技術設備與人才隊伍相對落后,所以生產的產品難以滿足整個市場的需求變化,這些因素無疑加大了貸款的風險,因此銀行通常對于中小企業的貸款采取回避的態度。
(二)缺乏有效抵押物
中小企業從規模上看與大型企業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中小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因此銀行在進行貸款過程中,對中小企業提供的房地產、通用設備等實物資產的抵押格外重視。但對于創業初期的企業來說,資產規模小,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資產,難以滿足銀行的抵押要求,造成貸款困難。
(三)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不規范
中小企業普遍存在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財務管理水平低的問題。在進行貸款過程中,商業銀行、擔保機構看中的是企業的財務報表和內部管理機制。而且,中小企業大多信息披露意識差,透明度較低,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搜集企業信息。這種內部管理機制的缺失、財務制度的不健全以及信息的不對稱給銀行考察企業帶來了很多的困難,導致銀行對企業判斷存在一定的難度。
(四)中小企業難以取得擔保公司的信任
銀行為規避風險,在進行放貸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專業的擔保機構介入為企業向銀行貸款提供擔保。但目前我國大多數擔保公司在開展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業務時,銀行都要求擔保公司承擔100%的風險,并且要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因此,擔保機構為了有效控制自身的風險,需要企業提供一定價值的抵押品或第三方擔保作為反擔保,這就造成企業難以滿足擔保機構和銀行的信任,很難獲得銀行貸款。
(一)加強自身實力,注重信譽的建立
中小企業應該加強自身的實力,注重自身信譽的建立,針對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行改善和克服,不斷創新經營理念和提高管理水平,創建屬于自身的企業文化,注重企業信譽的維護,這樣才能在市場上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只有自身做優做強,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才能與金融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日后企業融資打下基礎。
(二)改變融資觀念,擴寬融資渠道
中小企業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改變融資觀念,不應完全依賴銀行融資,而應擴寬融資渠道,結合企業的資金用途,多渠道的進行融資,不能局限于某個融資單位,積極的尋求融資合作伙伴,像一些小貸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擔保公司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并且需要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才能取得相互間的信任。另外政府還需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支持,政府也需轉變觀念,從政策上轉變中小企業融資依賴銀行的局面,要積極的引導中小企業進行直接融資,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自身難題。
(三)積極建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政府應以市場為基礎,建立服務中小企業的服務體系,組建各種金融中介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幫助,既為中小企業排憂解難,又實現了政府的行政職能。另外,政府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規范管理,對其進行監督和指導,以優質的服務贏得市場。
(四)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
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可以使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融資機會,降低銀行貸款及投資者的投資風險,通過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從而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并且開展信用評價工作,使各方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需求。
(五)發展擔保業,完善擔保體系
中小企業本身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在各類銀行貸款對象中屬于風險較高的一類,銀行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需要建立專業的擔保機構來共同承擔風險,擔保公司作為銀行和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梁,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從目前擔保機構現狀來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規模小、資金不雄厚、沒有足夠的能力對風險進行控制。所以必須大力發展擔保業,完善擔保體系。政府加大對擔保機構的支持力度,給予資金支持和政策上的稅收優惠等措施,建立健全風險擔保體系,對擔保機構的風險進行一定的分擔和補償,通過銀行和擔保機構的聯手合作共同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總之,要想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有中小企業自身的因素、有政府的因素、有銀行的因素、有擔保機構的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需中小企業不斷的加強自身實力,建立信譽、服務的理念,轉變融資觀念,拓寬融資渠道,加強與各類金融機構的聯系,完善中小企業的融資體系,促進中小企業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作者信息:天水市秦州區財政局
◇責任編輯:焦 巖
◇責任校對:焦 巖
F8
A
1004-6070(2016)12-00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