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旭 楊玉春 劉建青
淺談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趨勢
■//梁旭楊玉春劉建青
在計算機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會計電算化事業在歷經實踐和探究后在社會經濟中的應用越發普遍,作為會計電算化的新趨勢,網絡會計很好地填補了會計電算化的空缺,完善了會計電算化體系。
電算會計化 發展趨勢 網絡會計
(一)會計電算化在我國已獲得普遍的應用
在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起步晚發展快,而且由于計算機互聯網的技術在多個領域的深度應用,會計電算化朝著一個更為優越、高能和全面的方向邁進。由于會計電算化顯然有著比傳統會計更優越的方面,因此獲得了眾多企業及其會計人員的重視,并廣泛地將這種更先進的技術應用于整個會計工作的核算和監督的過程中。
(二)財務軟件市場初步形成
會計軟件是在計算機上完成會計工作的計算機應用軟件,是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決定公司的各項工作能否持續深入進行的重要原因。在計算機硬件設備升級、軟件技術提高的促進下,它將數字化報表升級為圖形化的交互式財務報表,讓用戶能夠以更直觀的方式進行財務管理。我國的會計軟件也由簡單的單機操作系統向復雜的ERP系統過渡,從客戶的需要出發,將領先的技術與公司的目標、思想和企業文化相結合從而增加更多的增值收益。
(三)會計電算化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1.推動了會計理論和實務的有機結合。
從本質上來講,會計電算化通過將先進的Internet技術運用于企業的整個工作過程,以電腦取代手工做賬來幫助財務部門人員降低工作的難度,增強了核算的效率與準確度,但不可忽視的是會計電算化并不局限于使用平臺和工作方法的擴展。會計電算化使會計職能轉變,它推動著會計理論和技術的發展,使會計理論和實務相結合發生深刻變革。
2.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會計電算化增強了公司的財務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正規程度,使公司的各項管理更加專業,同時提高核算的工作效率,減小財務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日常核算工作中的差錯,便于賬務的查詢和復核,它所具有的靈活、通用、便捷、嚴密可靠的特點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3.深化了會計管理制度的改革。
會計電算化的應用不止改變了會計的核算形式,還將收集信息與整理數據運用其中,同時也更好地體現,會計信息的充分性,擴充了會計的信息范圍。審計的方式與過程和會計內部控制相結合并加以改變來制定管理信息系統的總體規劃和發展進程,從而使之進一步完備,深化了會計管理體制的革新。
在注重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的今天,一個企業想要發展壯大就必然要注重運用科學的理論和合理的方法去改善經營狀況,在促進公司大規模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建立一個快速感知經濟環境、覺察外部挑戰、滿足客戶需求且能及時做出反應的財務信息系統。
網絡會計是依托互聯網環境下對各種交易和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披露的會計活動,它以網絡環境和Internet技術為前提建立會計數據體系,幫助企業實現財務與業務的協同,以及遠程報表、報賬、查賬、審計的遠程處理。作為電子商務的基本構成,網絡會計支持貨幣的收付與電子憑單的交換,讓公司的會計工作邁入無紙化的階段。毋庸置疑,網絡會計以先進的理念和跨越傳統會計的形式,勢必演變為會計電算化的新目標。
(一)改變了會計信息輸入和傳遞的方式
在傳統會計下,企業通常間接地獲取數據,較長的流程不能保證數據及時、可靠的傳遞,但在網絡會計下,數據可以從公司的各部門和外部直接收錄,從而改變了會計的流程,所有數據都將集中處理和資源共享。公司的財務部門可以利用互聯網在企業的內網和外網上公布信息,讓信息使用者如銀行等金融機構、稅務部門迅速獲得所需的信息。網絡傳遞的方式具有傳統的紙質報送形式所不能比的優越性,依托于網絡的傳遞方式使數據更具實用價值和延展性。
(二)會計信息更加個性化,數據資源具備共享性
1.傳統會計下的財務報表因其固有格式的限制,只能滿足用戶的一般需要,滿足更深層次的需要則具有一定的困難。而網絡會計則使用信息處理系統促成信息的動向傳遞,用戶就可以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選取適合本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編寫有針對性的會計財務報告,從而為其他關注信息的客戶提供準確的會計數據的制備。
2.數據共享是網絡會計獨有的優勢。傳統會計處理會計信息的實時響應能力弱,單機系統的共享性差,不能及時給與每一項業務必要的披露。網絡會計彌補了這一不足,除了服務器以外的其他所有終端都可以共享服務器上的資源,這就節省了一部分財務軟件的裝入及使用維護費用,也就提升了企業資源的利用率和成本收益,能夠讓財務數據獲得更加充分的運用。
(三)改變了核算與結算的模式
傳統會計的賬務處理程序是把取得的紙制憑單所列的會計信息錄入計算機系統實現的。但網絡會計的賬務處理遵循脫離紙張的原則,電子符號代表著會計數據,電子票據、電子憑證和電子賬簿將取代手工填制的單據、憑證和賬簿。賬務處理由會計軟件自主智能地完成,減少了各部門相關人員的的工作量。除此以外,資金的即時收付與商業物品的交換將被結合為一體,在完成交換的過程中,交易的雙方運用電子信息交換形式及時互換電子單據,提高了會計數據更新和交換的速度,讓企業的所有者可以根據分析做出適合的決策。
(四)使會計職能的重心發生偏移
傳統會計的主要職能有核算與監督。而網絡會計在對這兩個職能均有要求的基礎上更側重于會計的監督職能。隨著Internet信息技術的運用與發展,企業的財務人員將用更少的時間來完成填制憑證、復核憑證、記賬、對賬、往來賬款管理等瑣碎的工作,進一步參與公司的經營與管理,利用專業知識幫助管理者做出及時、準確的決策,由此會計職能的重心也將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發生轉變。
(五)改變了財務報告的編制途徑
為了適應決策者和管理層的要求,各種會計信息的容量也在不斷擴大,所以如何將龐大的會計信息及時準確地錄入網絡會計信息系統變得至關重要。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使信息可以更迅速和便捷地傳遞,減少了傳統會計模式下信息傳遞的時間,效率將顯著提高,財務信息的及時性得到充分體現。傳統會計以附表、附注形式披露的會計信息只是對會計財務報告的補充,網絡會計卻將之前并不受重視甚至被忽略的信息以及受限制和約束無法披露的信息實行披露,讓所有的會計信息可以物盡其用。
(一)計算機硬、軟件環境安全有待提高
網絡會計的應用大部分依托于會計軟件,這種要求下的會計軟件是對現有軟件的完全升級,但不一定可以兼容舊的版本或其他類型的財務軟件,未整理收錄的舊時會計檔案不能在當前的網絡信息系統中查找,導致了相關會計檔案有著失去效力的問題。計算機的硬件本身是脆弱的,如地震、水災等自然環境下的不可抗因素都會對計算機硬件形成破壞,病毒的感染、計算機硬件故障、人為操作的失誤甚至會造成系統的大規模故障乃至徹底的崩潰。會計信息的網絡化使信息的媒介轉變為磁性介質和光電介質,這些介質具有不確定性和可控性,但也對系統有過高的依賴和要求,高溫、磁性和劇烈震動都會影響其使用的穩定性。
(二)缺乏復合型網絡會計人員
無論是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還是網絡系統都需要人的控制與參與,所以實現網絡會計的一大要求是配備具有專業會計知識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會計人員,但目前在我國這樣的人才的缺口還非常大。復合型網絡會計人員不僅要精通會計知識、熟練運用財務軟件,還應了解故障的解決方式及其所對應的維修方法操作,但我國網絡會計發展緩慢,從業人員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差,以致于無法達到操作網絡會計的要求,這方面人才的欠缺限制了我國網絡財務的前進。
(三)信息系統管理體系不健全
我國的網絡會計正處于初級階段,現階段企業都在探討網絡會計的基本組織和管理框架、管理體制、程序和方法,暫時沒有足夠的能力建立一個完備、健全的信息系統管理體系。目前存在的法律及會計制度無法適應網絡會計的發展,尚且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制度體系,不便于實施全面的監察,為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安全可靠埋下了隱患。
(一)加強計算機硬件的管理力度
在確立網絡會計信息系統的過程中,應針對計算機系統的易被破壞的特點從技術和內部控制兩個層面來分析解決對策。在技術層面加強硬件維護與管理,保證電腦機房的安全,制定機房和設備的管理體制、明確職位工作責任和使用規章制度,還應該及時備份、定期審查數據,加強磁介質檔案的保護措施,避免丟掉和外泄信息。在管理層面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將操作與監管相互分離,促成信息系統內部的成功牽制,應用計算機技術登記使用者的姓名和時間來有效地防范作弊以及不法分子對計算機硬件的破壞。
(二)采用有效的安全密鑰技術
針對網絡會計的保密手段應首先開啟安全的防火墻,禁止接入外網,保障信息系統安全運行;其次,加強全面、規范的網絡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強化各會計部門的互相牽制,防止未授權人員非法進入系統修改數據;最后,運用成熟的安全密鑰技術,防范黑客盜竊數據和非授權人員擅自修改會計信息,并利用指紋核對、密碼技術、面相核準等手段對使用者的真實身份實現認證,增強安全應對能力,用以保證數據系統的時效運轉。
(三)加大復合型網絡會計人才的培養力度
網絡會計與電子商務必須有高層次的復合型會計人才的支持,因此應對財務人員給以一個更嚴格的要求。國家和企業要注重對這類人才的培養,確定科學系統的培訓內容,調整現行會計的教育體系,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還應把網絡會計列入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考試范圍,重視對在職會計人員的后續教育,適時更新補充網絡會計的相關內容,使會計人員能更好地在實踐中學習并積累工作經驗,成為企業需要的復合型的網絡會計人才。
(四)完善網絡會計法律法規
我國在計算機的信息安全這個新領域比較早地訂立了法律,不過還未出現涉及網絡財務的安全立法,所以我國Internet財務數據系統的安全立法應借鑒其他國家的相關實踐的結果和研究的經驗,盡快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有關網絡會計的信息系統安全的法律、法規和準則,給互聯網財務系統的發展一個優良的法制環境。
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改革和Internet信息技術的大規模運用,網絡會計以其優勢和靈活性將會變成會計電算化事業革新的新目標,它代表著電算化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現階段在我國的會計發展中,網絡會計還位于初級階段,仍然面臨著非常多的不確定因素和巨大的挑戰。伴隨著革新的深入和公司電算化程度的提升,網絡會計信息體系與經濟趨勢相結合后必然會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其發展必將勢不可擋。
[1]宋云雁.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J〕.集團經濟研究,2007(11).
[2]秦華.網絡會計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J〕.財會通訊,2007(8).
[3]王允平.網絡環境對傳統會計模式影響的探討〔J〕.中國財經大學學報,2008(7).
[4]王建華.網絡會計研究〔J〕.財會通訊,2009(1).
[5]任秀蓮.網絡會計的安全問題與對策〔J〕.經濟論壇,2010(13).
[6]呂學典.當代網絡會計丞待解決問題思考〔J〕.財務與會計導刊,2008(6).
◇作者信息:甘肅政法學院
◇責任編輯:閆樹北
◇責任校對:閆樹北
F810
A
1004-6070(2016)04-00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