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李健 徐自勇


摘要:探索培養具有工程領袖潛力的工科拔尖人才的方法是“985”高校的一項教改課題。本文以國家重大專項作為驅動,對優秀本科學生進行了工程領袖型人才探索式的培養。工程領袖型人才培養探索以國家重大項目為背景,學生全程經歷項目的調研、論證、申報、實施、財務管理、項目管理、驗收結題,實行1:1并行項目制,培養內容包含了項目論證、項目方案制定、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資金分配和項目預期成果等各個環節,指導教師團隊通過評審機制全方位模擬對學生承擔實際工程項目的考核、評審,把考核和指導同時進行。培養進行至今取得了重大成功。
關鍵詞:工程領袖型人才;探索式培養;反饋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1-0137-02
四川大學一直以培養國家工程科技人才為辦學目標,積極、多方位探索高效的培養方案,而培養拔尖工科工程領袖型人才是其重要的一個部分。工程領袖型人才是一種國家級別的戰略資源,必將直接影響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實力[1]。2007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啟動“戈登-麻省理工學院工程領袖計劃”(Gordon-MIT Engineering Leadership Program,Gordon ELP)[2],這一培養計劃體現了美國對工程領袖型人才的需求和重視。當前中國處于快速崛起時期,工程領袖型人才的培養對于提升國家綜合國力,更加顯得迫在眉睫。然而國內大部分高校對本科教育的現狀缺乏培養工程領袖型人才的環節,本科教育目前還是理論教育占的比例大,過于注重專業技術素養的養成[3],造成了工程領袖型人才培養環節的缺失。
要培養杰出的工程領袖人才,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工程領袖,工程領袖型人才應該具備哪些能力。ELP對工程領袖的定義是在整個工程項目當中較有影響力的組織者,并指出了工程領袖型人才應該具備的六項能力[4]。
一、工程領袖人才培養計劃的目標
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于2015年1月試行“工程領袖型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方法,我們的培養計劃依托國防軍工863電磁頻譜感知重大項目,按照1∶1的項目培養模式進行,通過循環分工的模式指導本科學生參與完成項目的理論論證和調研,關鍵技術的提出和實施,項目資金的分配管理,項目科研資源的組織等部分科研任務。教師指導團隊以評審專家和指導專家的雙重身份全面推動、指導培養方案的順利進行。培養方案旨在整合學院和學校的教育資源,通過一系列的實際科研項目訓練,使學生和指導團隊相互磨合,讓參訓學生的工程領袖能力得到提高,最終達到挖掘和培養學生工程領袖潛質和工程領袖能力的目標。
二、工程領袖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
1.1∶1的循環分工任務承擔模式。工程領袖人才培養方案采用1∶1的并行模型,即教師團隊承擔的實際國家重大專項和本學院的工程領袖人才培養同時進行,把學生分成電磁感知組、數據處理組、低功率建網組和項目規劃組。前三個小組是項目科研內容組,最后一個小組負責項目各項規劃。小組組長擔任工程領袖的角色,負責本小組實踐課題的規劃、設計、總結;小組成員擔任工程師的角色,服從工程領袖的任務安排,負責完成相關實踐目標。各個小組之間的關系如下圖:
每一個參訓學生都能機會成為本項目組的組長或者組員,對于工程領袖人才要求的各項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和培養。按照一定周期各個小組相互之間互換課題,組長相互輪換,組員保持不變,按照組長帶動、組員分工的模型循環,把整個項目統籌起來。通過這種分工輪換、循環承擔科研任務的模式,每個小組組長的組織、規劃、領導能力能得到突出的鍛煉和提高;選出組長帶動組員一起完成項目任務,在極大鍛煉組長的溝通交流能力,組織執行能力和統籌能力的同時,也能充分發揮各個學生的專業能力,鍛煉各個學生的創新能力。
2.全方位模擬項目的實踐模式。培養方案的任務分配嚴格按照前述的分工模式進行,三個科研組需要對本組科研任務給出詳細可執行的研究執行方案,內容包括研究國內外背景,關鍵技術路線,可執行技術方案和最后的項目方案執行。每一個環節都由教師評審團隊進行考核,只有當前環節考核通過后,各小組才能進行下一個環節,全程嚴格按照依托的重大專項的執行路線?;谘h分工的小組培養模式,每個小組都有機會擔任所有小組的科研任務和內容,經過一定循環周期的輪換,各個小組都能對整個項目有全面的把握,參訓學生在不同小組的不同階段,工程領袖的能力都將得到挖掘和培養。
3.全方位模擬的考核評審模式。培養方案對于各個小組的項目科研成果,由項目指導教師循環定期做出評審考核。評審考核的具體操作是:教師評審小組固定周期對各個小組做一次評估,評估內容包括:本小組項目完成進度和成果,工程領袖組長的組織力度和工作落實程度,各個組內成員的參與力度和創新表現。對于項目規劃組的考核則是注重在對整個項目的調控和管理方面。然后根據各項考核內容給出成績,根據各個學生的成績高低不同,然后一對一給予不同的指導。每個科研小組要求在驗收的時候做PPT演講,并且提交科研報告,在演講中要突出工作的重點和成果,及時報告遇到的難題,總結經驗,讓后期的執行小組有所借鑒。對于項目規劃組,則重點考核各個成員的管理、掌握能力,需要現場模擬討論,現場模擬分配任務,評審教師根據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處理問題的方案,做出考核結果??己私Y束后,評審教師現場給出點評和考核結果,宣布本階段的考核成績,然后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優點,對后面階段的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和方向。評審后增加反饋環節,把學生的意見反饋到培養方案。詳細的循環培養計劃體系分工考核流程如圖:
三、總結
在這里我們創新性地提出并實行了循環分工模式的工程領袖型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實際的培養過程和培養成果證明我們的培養方案是行之有效的。通過參訓學生的培養反饋和我們指導教師團隊的意見,我們將在后期培養中做出合適改進,探索出一套成熟的工程領袖型人才培養方案。
參考文獻:
[1]雷慶,鞏翔.本科階段工程領袖型人才培養方案特點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1):108-110.
[2]MIT news. 2007. Gordon Foundation plans $ million gift to MIT:Donation would fund major engineering leadership program. http://web.mit.edu/newsoffice/2007/gordon-gift-0720.html,July 20,2007.
[3]謝笑珍.以實踐為導向探索工程領導力培養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4,(12):52-54.
[4]陳燦.基于Gordon計劃的信息工程領袖培養模式[J].電子測試,2013,(07):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