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遠蘭(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530008)
?
對茶葉貿易中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榮遠蘭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530008)
摘要:我國是茶葉的出口大國,近年來,茶葉的銷售量和出口貿易量也逐漸增加,茶葉貿易往來頻繁,這就避免不了貿易糾紛,無論是國內的利益糾紛還是國際貿易糾紛或是貿易壁壘都嚴重影響我國茶葉的正常貿易和經濟利潤的實現,因此,茶葉廠商應該提高法律意識,善于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利益。文章就茶葉貿易中存在的一些法律問題進行研究,希望能給從事茶葉貿易的企業或是個人有所幫助。
關鍵詞:茶葉貿易;法律問題;綠色壁壘;合同糾紛
在飛速發展但制度卻不完善的市場經濟中,特別是從事茶葉貿易這樣小規模、資金流動較少的企業和個人,應當遵法守法,提高法律意識,依法辦事,減少糾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身利益,在遇到糾紛時也可減少經濟損失,本文章就茶葉貿易中遇到的糾紛和國際貿易壁壘提出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利益。
國內出現的商品貿易糾紛大多為合同糾紛,我國的貿易往來中經常出現口頭約定代替書面合同,或者是簽訂的合同條款簡單,內容模糊,不具備法律效率,也正是如此,我國的小型商業貿易往來存在很多隱患,糾紛不斷,導致經濟受損,貿易往來受到限制。因此,在進行茶葉商品貿易中要依法行事,提高法律意識,按照法律法規進行商業貿易。
要提高茶葉廠商的合同和法律意識,在進行茶葉貿易往來中依法簽訂茶葉購銷合同書。茶葉購銷合同是經濟合同中的一種,國家有與這一法律制度相配套的行政法規。茶葉是一種農副產品,但是隨著茶葉的商品化程度和科技在茶葉的生產制作和銷售的過程中的應用,以及社會和市場對茶葉種類包裝等多樣化、高層次的需求,茶葉不斷發展,使得茶葉商品成為一種工業產品,所以,在簽訂有關茶葉的貿易合同時,要根據茶葉商品的性質簽訂相應的法律合同,茶葉企業要增強對茶葉貿易相關的法律文件的了解。
茶葉企業在進行茶葉貿易時要重視《茶葉購銷合同》的法律文件中的條款和內容,在簽訂貿易合同時要注意茶葉的特征,在茶葉購銷合同中要具備貿易雙方的單位名稱、住所、相關的法人姓名、進行經濟往來法人開戶的銀行賬號、合同簽訂日期、地點、進行貿易往來的茶葉的品種、等級、質量、數量、單價、總金額、茶葉交貨的時間、地點、數量、日期、質量、方式、茶葉貿易資金的結算方式和日期、茶葉檢驗、雙方各自承擔的責任,以及雙方協議等基本的內容,才能構成一份具有法律效率的合同。在簽訂具有法律效率的貿易合同時要注意摸清客戶,尤其是新客戶的信譽程度,了解茶葉市場的信息,合同中的內容一定要詳細、具體且規范,合同中有關茶葉交貨方式有明確的表述。這樣在發上糾紛時就有主動權,合同中設立擔保能促使雙方更為全面的落實合同中的條款,合同中的責任條款越明確就越能促進合同雙方履行合同條款,有效減少貿易合同糾紛,最后,合同條款一旦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之后就已經具備法律效率了,不能再進行涂改。如果法人不到現場,那么合同需要附加法人簽名的具有明確的授權事項和權限范圍的委托書,否則合同不具備法律效率。
在簽訂貿易合同的同時,要注意收集在履行合同內容的過程中出現的證據,比如一些收據,發票、質量鑒定書和異議書等,如果沒有這些直接的證據,即便合同里的內容怎樣嚴瑾、詳細,一旦遇到雙方產生糾紛,在訴訟時也會失效。因此,在履行茶葉購銷合同內容的過程中要注意收集并妥善保留最原始、最直接的證據,堅決抵制口頭協議。一些發票、收據等能直接證明履行合同中的內容的直接證據,內容一定要詳細、明確、全面、精準,且該項證據還要具有法律效率,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能在訴訟過程中起到直接有力的證明。
在商品貿易中要根據法律維護自己不容侵犯的權利和利益,糾紛在合同執行時最為常見,對于糾紛可通過協商或第三方來進行協調,避免誤會的加深、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及維持合同的履行。但有時糾紛也是無法協調的,這時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應通過訴訟或仲裁的方式解決問題,其通過訴訟或仲裁進行起訴時,應注意它們的前提條件和時效。仲裁和訴訟都必須具備仲裁條款或者是出現糾紛后雙方經過協商簽訂書面仲裁協議,如果沒有這兩項,那么法院或是仲裁機構是不會受理的。茶葉企業的法人代表要知道的一點是,一旦仲裁機構下發了仲裁決定書,那么這份文件就開始具有法律效率,雙方就必須履行,且不能在要求重新仲裁,只能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向上一級法院上訴。而時效是指法律規定的只有在特定時間段內才具備行使某種權利的時間限制。茶葉廠商應該認真學習了解這些法律仲裁、協議、上訴的流程和基本內容,避免在法律解決貿易合同糾紛時,不能在法律規定的特定的時間段內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而錯過正當的捍衛自身利益的機會。
國際茶業貿易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綠色貿易壁壘,綠色貿易壁壘是指在國際商品貿易中,一些發達國家以保護資源和環境等為借口,制定很多苛刻的標準或提高關稅限制商品的流入。中國的茶業在世界茶葉格局中的地位在逐漸提升,就目前,我國的茶葉貿易量占世界茶葉數量的一半,但是綠色貿易壁壘嚴重影響中國茶葉的對外貿易,綠色貿易壁壘一方面能有效提高我國茶葉的綠色環保要求指標,但也會給我國的茶葉出口造成巨大壓力和經濟損失。
面對國際上的綠色貿易壁壘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國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減少經濟損失,唯一的辦法就是實現艱難跨越,首先要能明確綠色壁壘和綠色保護措施的涵義,貿易壁壘如果沒有科學的依據和相應的風險評估,就不能保障將貿易影響壓縮到最小。下面就跨越茶葉出口貿易遇到貿易綠色壁壘的法律對策進行分析。
首先,茶葉企業要建立完善茶葉質量標準體系。企業要根據國際上對茶葉質量檢測的最新標準,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建立一套能與國際質量標準接軌的體系,讓茶葉從栽培到生產成品再到出售都有據可依,有法可循。嚴格控制農藥殘留超標,創新生產技術,生產出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的綠色茶葉,不斷提高茶葉的品質和檔次。
第二,我國的茶葉出口商要重視對茶葉的質量檢測,不斷改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手段,實現全程質量監控,用高標準、高要求進行茶葉生產銷售。另外我國的茶葉管理部門也要加強對茶葉的質量監督,相互合作,努力打造茶葉種植、生產、出口的一系列的綠色通道,國家應該重視茶葉質檢部門作用,增加資金和人才的投入,積極引進研發茶葉質檢儀器和培養這方面有專業人才,國家和政府部門要將質檢落到實處,完善統一管理部門。只有建立健全嚴格的茶葉質量監管體系,滿足國際食品衛生安全質量保證要求,切實完成茶葉認證工作才能有效跨越茶葉出口的貿易壁壘,保證中國茶葉在國際貿易中能暢通無阻。
第三,中國的茶葉在出口貿易中要順應全球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做到資源綜合利用,提高廢棄物循環使用率,這就要求我國的茶葉在包裝上實現綠色包裝制度。綠色包裝能有效降低出口茶葉造成的環境污染,還能有效保障我國的保護環境的建設工作和中國人的身體健康。綠色包裝屬于一項合理合法的非關稅壁壘,我國的出口茶葉采用綠色包裝能有效提高茶葉的出口能力,抵制貿易壁壘。因此我國政府和企業都應該重視建立健全的茶葉綠色包裝制度。在實現綠色包裝上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設置建立屬于我國的獨特的綠色標簽,并不斷地向世界推廣,滿足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保證茶葉順利出口。
第四,如果我國的茶葉不能滿足進口國的要求,還可以采用跨國經營和與進口商合資的方式以實現跨越綠色壁壘,設置綠色貿易壁壘的真正目的是為了限制外來產品與本國商品的競爭,所以會對外來企業的商品、生產環境以及商品的安全性設置嚴格的要求,但對他們本國的商品企業的要求會很寬松,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茶葉生產企業可以利用其豐富的茶葉資源吸引國外的企業進行跨境投資經營,通過稅收的法律法規和企業生產經營的法律法規制度從而實現茶葉的生產本土化。
最后,我國要充分利用我國加入WTO世貿組織的優勢,深入了解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則和制度,充分利用世貿組織的規則制度維護和保障我國茶葉的出口貿易的合法權益,利用WTO世貿組織中的對發展中國家的保護機制,對不具備合理的貿易壁壘進行申訴,爭取我國茶葉出口貿易在國際市場貿易中的正當利益,加強對出口茶葉的廠商和企業的引導,積極努力維護我國茶葉生產和貿易者的合法利益。
對中國的茶葉商品來說并不是市場占有率越大,茶葉就有更多的發展機遇,國際貿易中的綠色壁壘嚴重影響茶葉的出口,再加上中國茶葉行業本身缺乏國際茶葉市場營銷理念,不能做出具有針對性的國際市場分析,使得中國的茶葉出口貿易結構的失衡。中國茶葉要想成功開拓國際市場、在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必須提高對國際市場針對性分析的能力,制定準確科學的法律法規,保障茶葉出口安全。另外,國內的一些小規模的茶葉企業要提高茶葉的生產質量,打造自己的品牌,擴大市場占有率,在經營過程中遵法守法,要善于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和經濟利益。無論是國際問題還是國內茶企業之間的問題,在遇到不合理、不符合市場法規的情況時,一定要選擇合適的解決爭端的機制,用法律手段正面交涉。
參考文獻
[1]張益.綠色壁壘法律探析與我國的對策[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07.
[2]鄂冰.中國茶產品貿易與綠色壁壘問題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4月.
[3]張虎臣.我國茶葉貿易面臨的形勢與對策[J].經濟論壇,2004年(5):143,150.
[4]楊波.我國茶葉出口遭遇綠色貿易壁皇的原因及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7(7).
作者簡介:榮遠蘭(1979-),廣西南寧人,法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民商法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