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蕊(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沈陽110122)
?
傳統茶文化在現代茶葉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都蕊
(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沈陽110122)
摘要:中國茶文化有著豐富的表現形式和思想底蘊。現代茶包裝是對傳統茶文化的內涵體現和延伸,本文從現代茶包裝的文化特點入手,對茶包裝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更具實用性和審美性于一體的設計理念,以提升茶葉品牌度和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關鍵詞:中國茶文化;現代茶包裝;文化底蘊
我國地域遼闊,文化深厚,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展現了豐富的歷史風貌和文化底蘊,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集合。傳統茶文化有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底蘊,為茶包裝設計提供了重要的源泉,賦予了茶包裝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茶文化與茶包裝之間是彼此融合、相互影響的,茶包裝設計汲取了茶文化的文化內涵和審美特性,使茶包裝設計體現出豐富的文化內涵;而茶文化又在茶包裝設計中獲得不斷的創新,茶文化與時代發展脈搏更加貼近,迎合了時代發展需要,使茶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中國是最早種植茶樹的國家,也是最早發現茶的國家,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著作,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體現,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財富。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各個朝代都展現了不同的茶文化特色,尤其是在唐宋時期,飲茶之風盛行,從王室貴族到平民百姓,飲茶成為備受歡迎的一項活動。隨著飲茶文化的不斷普及,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與此同時,茶文化逐漸滲透到其它藝術門類當中,與繪畫、書法、宗教等都有很好的融合。茶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與人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滲透到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茶文化也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經濟繁榮時代,茶文化發展也一片繁榮景象。經濟沒落時代,茶文化發展也一片凋零。因此,茶文化不再單純地被看作是一種文化形態,而更多地傳達出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深遠的影響力。
茶包裝作為茶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同樣經歷了一個較長的發展時期。茶包裝從最初簡單的收納功能逐漸發展為一種文化現象,成為人們生產消費的溝通橋梁,滲透到人們的社會經濟生活中來,與人們的行為密切關聯。在茶包裝的發展過程中,已經逐漸從表層逐漸上升為一種文化現象,成為茶文化推廣和傳播的重要載體。因此,只有充分認識和了解茶文化的思想內涵的基礎上,逐漸挖掘和整合茶包裝設計的創新方式,才是未來茶包裝的發展方向,也是茶文化可持續發展前提和保障。成功的茶包裝設計既要體現民族傳統和茶文化特點,也要注重其藝術原創性,使新舊文化得到完美的融合,使茶包裝設計煥發出新的藝術活力和審美意義。茶文化與茶包裝設計之間是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作用,茶包裝是茶文化的體現和延伸,茶文化是茶包裝的基礎和內涵體現。人們購買茶產品不僅僅是滿足物質需求,同時還有一種精神需求,因此,茶包裝設計既要有一定的實用性,同時也要體現出較豐富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就需要茶包裝設計者充分了解和研究傳統茶文化,從中挖掘出極具特色的藝術元素和創作靈感,充分運用茶包裝的圖案、材料、色彩等元素,在與茶文化的融合中提升茶包裝的文化色彩,使茶包裝設計能夠給人愉悅的感官刺激和審美體驗,彰顯茶葉包裝的藝術特性和審美價值。
茶葉有易碎和不易保存的特點,因此茶包裝設計要充分考慮茶葉特點。好的茶葉包裝不僅能夠很好地保存茶葉、同時也能夠體現綠色環保特點和茶文化內涵。隨著包裝設計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茶包裝設計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相比茶葉發展,茶包裝設計本身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通過對這些問題和不足進行分析,才能進一步改進茶包裝設計,使其獲得更積極長效的發展。
3.1 茶品牌意識不強
我國的茶葉種類繁多,但是在茶產品市場上,許多茶葉卻只有名稱而沒有品牌,令人識別不清。例如我國著名的茶葉龍井和鐵觀音,這些茶葉也僅僅是一個名稱,而并不是品牌。由于一部分茶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需求,或者為了減少成本,主要以中國的十大名茶作為茶葉名稱,或者干脆將茶名稱和品牌融合起來,不僅使茶產品名稱和品牌形象十分模糊,而且也容易使人造成錯覺,尤其是在國際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這種影響是巨大的,對于外國消費者來說,對中國茶葉品牌認識不清,影響了他們對中國茶葉和茶文化的了解和認知,同時也制約了茶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此外,在茶葉行業中還存在著“酒香不怕巷子深”傳統觀念,一些茶企業認為只有茶葉本身品質好,并不注意品牌意識的維護和提升,忽略了對茶包裝形象的建立與推廣,這也造成了茶產品與包裝設計不符,尤其是一些茶葉包裝出現雷同現象,因此,對于茶品牌的建設意識需要亟待重視和加強。
3.2 包裝的“度”把握不準
當前茶葉市場中存在著過度包裝的問題,這不僅給茶企業帶來較大的成本負擔,而且也與當前社會所提倡的綠色環保發展目標不符。隨著工業的發展進步,茶包裝的材料也融合了許多高科技元素,出現了許多新型的茶包裝,這些包裝十分新穎高檔,但是卻脫離了茶葉本身的屬性,超出了茶葉的功能要求,不利于茶葉的保護和運輸。此外,還有一些茶葉在銷售時沒有包裝,僅以散裝銷售,這種銷售模式較簡陋,不僅容易對茶葉質量造成污染,而且也缺乏吸引力,降低了茶葉品質。這種包裝欠缺的狀況也需要加以改善。只有充分有效地把握住茶包裝的“度”,才能使茶包裝成為茶葉的廣告,既能傳達出茶包裝設計的設計理念,同時也能使茶文化內涵得到有效體現和延伸。3.3同質化現象嚴重
從當前的茶包裝設計來看,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許多茶包裝設計都大同小異,存在嚴重的模仿現象。有的茶包裝設計是模仿其它食品的包裝,有的干脆直接模仿其它茶包裝。目前的茶包裝設計中,普遍采用了大紅大紫的設計,而缺少具有茶文化特色的古典色彩。此外,如果市場上某一個茶包裝十分受歡迎,那隨之而來的是不斷地跟風模仿,這樣也造成了茶包裝設計的雷同。對于茶包裝設計的發展來說,創新才是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否則只會使茶包裝設計行業發展越走越窄,后果不容樂觀。
茶包裝設計是設計的一個分類,需要符合設計的基本原則。設計講究創意和特色,因此,將傳統茶文化融入茶包裝設計,能夠突出茶包裝的古樸厚重與悠遠意境,這種設計更突出了茶包裝的類型特色,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也是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是茶包裝走向創新,走上國際市場的前提和基礎。
4.1 注重茶包裝理念與茶文化的融合發展
首先,在傳統茶文化與現代茶包裝設計的融合中,不僅完全依靠簡單的模仿和照搬,而是要充分挖掘傳統茶文化的思想內涵和精髓,使其融入到茶包裝設計理念中去,以達到茶包裝設計的精神內涵的體現,使茶包裝設計既有傳統元素,又煥發出新的活力。其次,在現代茶包裝設計中,要注重設計元素的現代化和本土化,使設計語言有更好的溝通和傳播效果,能夠在消費者中達成共識,并延伸出更深刻的精神理念。最后,在國際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面對這種開放的發展格局,現代茶包裝設計不僅要充分融合傳統茶文化內涵,同時也要突破傳統的束縛,使新舊文化形成互補,適當引用國外設計元素,使中國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發展和延伸,煥發出更新的活力。
4.2 突出茶文化元素的應用與創新
首先是對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創新。現代茶包裝設計借助傳統茶文化元素進行創新,使其更具有時代特性,通過對茶包裝中的色彩、圖案等元素進行設計組合,使茶包裝設計更具有審美情趣。此外,通過傳統茶文化元素與現代藝術形式的結合,實現茶包裝的創新設計。其次,通過對現代茶包裝設計進行再生創造,通過對傳統的藝術元素進行重新提煉加工,使其更符號現代包裝的設計理念和風格,既保留了傳統茶文化的藝術內涵,也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最后,以茶文化特點為基礎進行綠色環保設計。結合各種茶元素特點,將其應用到茶包裝設計中,通過產品的再消費,使其得到循環利用,提高使用價值,這種設計理念更具獨特性,能夠提升市場占有率,也能夠達到綠色環保的效果。
4.3 注重茶包裝設計的文化演變
首先要充分注重傳統茶文化的內涵,由于大眾對所生活的文化環境都有一種普遍的認知,這種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識在現代茶包裝設計中體現出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次要注重茶包裝設計形式的演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各種民族文化也在發生著變化,最終形成了一種豐富的鮮明的文化形式。最后要突出茶包裝的特色,通過挖掘傳統文化中的民族精神,通過對不同文化元素的結合,使文化傳達出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化底蘊。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變遷,人們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意識都在不斷發生著變化。人們對茶產品的需求也從簡單的物質層面向更高的精神層面轉化,對于茶包裝的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當前茶包裝設計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競爭中獲得一線生機,使茶包裝設計脫穎而出,對于設計者來說,只有深入地挖掘中國傳統茶文化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底蘊,通過茶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設計出更具特色的茶包裝產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得到更積極的發展,同時對中國傳統茶文化也有積極的傳承和發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立.茶葉包裝的誘惑性及基本要求[J].中國茶葉,2001,23 (132):27.
[2]汪玉,何征.基于茶文化的現代茶葉包裝設計[J].包裝世界,2009 (6).
[3]李輝.淺談中國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運用[J].現代營銷,2011 (6):12-13.
[4]黃媛媛,胡秋輝.納米包裝材料對綠茶保鮮品質的影響[J].食品科學,2006,27(4):2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