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武漢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湖北武漢430000)
?
茶文化在漆畫藝術語言中的體現
陳果
(武漢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湖北武漢430000)
摘要: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有著非常悠久的種茶、飲茶歷史。茶葉在長期的發展中,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內涵豐富的茶文化。而以漆畫藝術為核心的繪畫藝術也是在中國傳統漆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二者在藝術語言的表達上有一定的相通之處。本文分別從茶文化的內涵和漆畫藝術語言的特點出發,探索茶文化在漆畫藝術中的語言應用。
關鍵詞:茶文化;漆畫;藝術語言
中國在唐代開始真正形成茶文化,有著悠久的茶文化歷史。茶葉以其豐富的內涵為茶文化增光添彩,而茶文化也深深地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更加豐富了中國審美文化。中國漆畫作為一門現代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在秉承著“良工美材”的作畫傳統外,更加注重對繪畫精神實質的挖掘,同時在漆畫的藝術語言中更無時無刻體現著茶文化的精神內涵。
1.1 茶文化的定義
茶文化就是指以茶為載體的人們的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的總和,主要包括茶葉的品茗技巧、藝術操作手段的鑒賞和對環境的領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了形式與精神的統一。古時客人上門,主人都要以茶敬客,現在出門訪友,也多以茶相贈,更有甚者,將茶葉作為禮物贈送給國際友人,表達雙方的友好。茶葉已不僅是一種簡單的飲品,而更成為優雅、柔和、矜持的代名詞。
1.2 茶文化的內涵
茶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表現形式遍及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茶文化在形成過程中受到儒佛道哲學思想的影響,最終結合茶葉本身的特性,形成以、“清、淡、靜、和、真”為核心的茶道精神。
1.3 茶文化的審美特征
茶葉與文化息息相關,茶滲入到了文化的每一個枝葉,同樣文化也滲入到了有關茶的一切活動中。人們在品茗茶水的時候,表現出一定的審美意蘊,蘊含著一定的審美情懷。茶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茶俗、茶禮、茶制、茶史、茶德、茶藝等,按照層次劃分,將其分為物質層文化、制度層文化、行為層文化和觀念層文化。[1]通過層次的劃分,使人們在茶事活動中逐漸提升審美品位,在品茗中感受古老與現代的傳承,在茶香中體味悠悠茶韻,修身養性,在茶禮中享受生活之樂,在茶藝中延伸對藝術的品位。茶文化的美不僅是因為其本身獨具美感,更是因為人們學會欣賞茶文化的美。在茶葉的種植、采摘、制作、烹煮、品茗過程中,人們皆能發現茶之美,并通過各種形式表達茶之美。其主要表現在人美、茶美、水美、器美、藝美,以人為核心進而達到社會美和自然美。
中國現代漆畫在四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漆語言,它集高超的漆工藝和繪畫工藝于一體,讓傳統的漆藝在現代煥發出藝術的光彩。因此漆畫語言除了具有傳統漆藝的裝飾性特征,還具有繪畫性的特征。
2.1 裝飾性
現代漆畫藝術同其他畫種一樣具有裝飾性,且由于其獨特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藝,使漆畫藝術在裝飾性方面又顯示出與其他不一樣的裝飾性效果。首先從制作材料上來看,漆畫藝術以漆為主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內涵和美學思想。現在中國漆畫藝術的材料來源上,有很多品種的漆,如中國傳統的大漆,還有天然漆、腰果漆、化學合成漆以及各種石材、木材、蛋殼、動物角骨等。每些材料都有其各自的獨特性和局限性,同時也表現出不同的審美效果。大漆晶瑩透明,它通過厚度不一的層次感營造出一種渾厚晶瑩的光影效果。這既不同于油畫的厚重,又不同于國畫的輕靈,間忽二者之間,體現出一種莊重樸素的含蓄之美。聚氨脂漆則透明度更好,色彩鮮亮,且彌補了大漆干燥慢、漆色沉重的缺點。腰果漆比天然漆的透明度要好,色素偏紅。除此之外,蛋殼在漆畫中也被廣泛應用,用以充當漆色本身無法實現的白色部分,形成鮮明的對比。還有金銀、鋁箔等反光材料的運用也使漆畫在不同光線下呈現出不同的美感,增添畫面的靈動感。[2]
其次從制作工藝來講,漆畫藝術通過各種工藝手段將漆與繪畫融合起來,是漆畫存在的重要條件。主要的漆畫工藝有蛋殼、金屬和螺鈿的鑲嵌工藝、樹葉、羽毛、紗布、紙團的按壓手法以及刻填、堆漆、雕漆、磨漆工藝。蛋殼的出現彌補了天然漆調不出純白色的缺陷,漆畫中江南水鄉的白墻、北國冬日的雪景都是由蛋殼鑲嵌而成,而且蛋殼按碎后呈現出類似碎瓷哥窯狀的裂紋,因為粘貼疏密、打磨程度和蛋皮色澤的不同,使得漆畫藝術展現出豐富的肌理。[3]金屬、螺鈿、樹葉、羽毛、紗布、紙團的使用也豐富了漆畫的呈現形式。磨漆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漆工藝,磨漆通過控制色漆的厚薄、顏色的疊加交錯,打造出斑駁自然的肌理,使整個漆器畫面變得更加豐富細膩。
2.2 繪畫性
如果說漆工藝是漆畫形成的手段,而繪畫的呈現才是漆畫藝術存在的核心,它是漆畫的靈魂所在。漆畫作為一門獨立的繪畫藝術,具有繪畫學的一切共同特性,既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又傳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它通過特殊的制作工藝將事物的文理色彩描繪出來,表現出事物的形式美,同時漆畫的繪畫來源又多取材于生活和社會,通過豐富的生活體驗豐富漆畫的內容,從而表達出強烈的精神意蘊。
3.1 繪畫內容上:注重傳統圖飾的運用
茶與原始圖騰結合在一起,突出茶的古樸,茶與陶器、青銅器或其他金屬器結合在一起,表現茶的高雅,茶與玉結合在一起,體現茶的尊貴。茶和這些物品都融為一體,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漆畫作為一種藝術表達的形式,由于繼承了中國傳統的漆工藝,在繪畫內容上也多以中國傳統的圖飾為主,實現茶文化與漆畫的相通。如漆畫中常以圖騰、圣人圖像為圖飾,營造神秘的氣息和厚重的氛圍,以此傳達中國傳統的文化習俗和審美心理。此外,茶文化還受到佛教特別是禪宗的物或其使用的器物為內容進行作畫,如華南師范大學何建儀的《梵音》就以一幅千手觀音圖表達茶文化中佛教的影響。[4]同時漆畫藝術為了盡可能的融入中國傳統元素,茶葉也成為了漆畫的主要素材來源。如漆畫用精致的茶壺、冒著熱氣的茶杯體現悠悠茶韻,讓人通過茶體會歷史的悠遠和古樸。還有的將各個品種的茶葉以漆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僅用漆畫的透明感描繪出了茶葉的晶瑩圓潤,而且凹凸有致的觸感也讓茶葉變得更加有質感,畫有茶葉的漆畫作品擺放在家中顯示出主人高雅的氣韻。也有的將茶禮、茶俗的相關事宜表現在漆畫上,體現勞動人民的勤勞。
3.2 色彩調配上:崇尚含蓄自然的氣質
茶文化除了受佛教影響外,還深受道家無為思想的影響,主張“道法自然”、“清靜無為”,體現在漆畫語言藝術中主要是塑造寧靜淡泊的色彩搭配。中國現代漆畫色彩利用特有的顏色材料和繪畫筆法表現出豐富的質感和撲朔迷離的畫境,呈現出所無法達到的繪畫效果。更是將材料的顏色與繪畫的色彩相結合,表現出中國漆畫特有的審美價值。如人們將漆畫創作與中國傳統色彩從簡單到色彩絢麗再回歸淡雅,直至水墨畫的黑白兩色的歷程結合起來。在色彩明暗度和深淺關系的處理上,主張遵循道家的“虛靜”和“自然無為”的思想,整個漆畫畫面以青、綠兩色為主。這種偏冷的色調與中國特有的含蓄、陰柔的風格相適應,塑造出一種寧靜淡泊、清雅高潔、知足樂天,崇尚中庸的自然氣質,也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民族性和人文氣息。此外,在色彩材料的選擇上,漆畫還注重將自然材料的開發,如使用蛋殼粉充當漆畫創作中的白色顏料,還用沙子、炭屑、木屑等營造出漆畫特有的肌理,這種方法不僅體現出一種樸素雅致之風,產生極高的藝術價值,同樣體現了漆畫追求自然的本質,為中國現代漆畫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3.3 內涵表達上:講究美學意境的營造
意境是指在藝術創作上客觀描述與主觀感情相互融合后產生的一種境界,它是人的主觀意識和客觀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注重意與境、情與景的統一。在茶文化的形成過程中非常注意茶的意境營造,如人們飲茶多選在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的河湖旁邊,邊飲茶邊吟詩作畫,讓作者在美好的環境中觸景生情、有感而發,進而創造美好的意境,達到情與景的有機融合。又或者在室內邀幾個好友飲茶談心,自是一番樂趣,還有的將自己置身于茶園之中,便由心而生出一股清凈之氣。這種由茶而創造出的美好意境推動茶文化的發展,也使茶成為高雅文化的象征。茶也經常與山水、詩畫聯系在一起,統一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國現代漆畫在創作上深受茶文化的影響,也注重意境的營造。如將山水詩詞運用在漆畫當中,用漆畫特有的創作手法表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同時在創作時注意虛與實的結合、節奏和韻律的把握,色彩明暗的對比,象征、隱喻、抽象與具體等藝術手法的運用,進而營造出漆畫想要表達的意境,讓畫中有境,境中有意。
茶和漆畫都是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尤其是茶文化在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影響下不僅崇尚自然無為的理念,還形成了意境美學的審美觀念,漆畫在藝術創作的時候深刻地借鑒茶文化,在繪畫內容、色彩運用,內涵表達上體現茶文化的精神內涵。
參考文獻
[1]張雷.如何在漆畫語言中體現當代審美思潮[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3.
[2]張悅.漆情畫意—漆畫創作情感探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5.
[3]譚振.中國茶文化的歷史溯源與海外傳播[D].青島理工大學,2014.
[4]夏伊喬.意境的營造—當代中國漆畫藝術創作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陳果(1978-),男,湖北武漢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