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波
摘 要:本文提出根據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對中職學校國際商務專業學生就業崗位的要求,構建對接崗位工作任務和能力要求的中職國際商務專業(國際貨運代理與報關)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國際貨運代理 崗位需求 中職 國際商務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寧波外貿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帶動了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的發展。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發展迅猛,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外貿基礎的應用型人才。
然而,中職國際商務專業課程難度高、體系龐大,光專業核心課程就有《進出口貿易實務》《商務英語函電》《國際貿易基礎知識》《外貿單證實務》《國際匯兌》等。要想讓學生面面俱到全都掌握,對學生和老師都是個挑戰。中職學校普遍實行的“兩年在校,一年實習”的模式,根本來不及深入學習課程,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不高。
中職國際商務專業用傳統模式培養的中專畢業生難以適應外貿企業的崗位要求,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函電、合同的書寫能力極差,離外貿企業的人才要求相距甚遠。學生在專業知識方面高不成低不就,只能適應輔助性的外貿助理工作,上升渠道受限。
基于此,在原有國際商務專業的基礎上開展大刀闊斧的改革勢在必行,需要對接貨運代理與報關崗位需求,探索中職國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依托崗位需求,建立專業核心課程體系
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刪去一些國際匯兌等難度高、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性不強的課程,其主要知識在外貿業務協調中體現。把商貿法律與案例與商務談判禮儀整合成一門課程商《貿案例與談判》,并編寫校本教材。最后,加入國際貨運代理、報關實務等一些與國際貨運代理行業密切的相關課程。
國際商務專業核心課程設置:《外貿業務協調》《外貿跟單與生產跟單》《國際匯兌與結算》《外貿商函》《外貿制單》《商貿法律與案例》《商務談判禮儀》。
國際商務(貨代與報關)專業核心課程設置:外貿業務協調、外貿跟單與生產跟單、報關實務、外貿商函、外貿制單、國際貨運代理、商貿案例與談判。
二、強化實訓環節,引入專業模擬實操軟件
傳統教學注重理論知識,忽略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注重業務規范,忽視實際流程等。筆者學校在學生實訓平臺上,引進了上海遠恒公司與上海海關學院聯合開發的“報關模擬實習平臺”。該軟件采用了角色扮演模式,讓學生扮演報關員角色,親身經歷報關工作,以實際報關工作流程為背景,將教學重點落實到實踐實習中。
對專業核心課程進行“理實一體化”改造,在校內模擬實訓室完成一體化教學,實現外貿業務協調實訓、外貿跟單與生產跟單實訓、報關實務實訓、外貿單證實訓、國際貨運代理實訓等實操任務。
三、加強考證教學,推行“學歷+技能”雙證制
中職學校都比較重視專業課考證,但對企業實際的證書需求還缺乏了解。中職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可以設置對國際商務單證員證書、跟單員證書、貨運代理從業資格證書、報檢員資格證書和報關員資格證書等的考證要求,專業課教師需要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與考證教學對接,在課堂上完成考證課程的輔導。在學籍管理制度中,要求學生至少取得兩種專業資格證書。
將考證與課程教學相結合,在日常上課過程中逐漸滲入考證的信息。例如我們在外貿單證課程中與考證同步教學,把考證的題目融入日常教學當中。對于新出臺的報關水平測試,把最新的報關考試信息滲入到相關課程的日常教學當中,并在學生第三學年考前集中輔導報關水平測試的內容。
四、深化校企合作,實現人與職精準對接
國際商務專業是實踐要求非常高的專業,用人單位十分注重學生在校學習時的專業職業能力與實踐經驗。
在寧波地區尋找合適的外貿類及其相關港口物流企業,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或采取專業訂單培養模式,有針對性地為外貿類相關企業培養人才。
作為港口城市,寧波市有大大小小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幾千家。筆者學校與浙江中外運有限公司、寧波雅戈爾國際貿易運輸有限公司、寧波泛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等本地知名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積極推進學生第三年去貨代企業頂崗實習的合作,開辟了廣闊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擴大了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空間。
中職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只有進行改革,才能滿足寧波外貿經濟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才會讓畢業生找到體面且受人尊敬的工作,才會讓國際商務中職教師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才會換來中職教育的美好明天。
(作者單位:寧波經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