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軍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交通運輸事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和進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但近年來,交通事業在發展過程中,其內部運行管理也出現不少問題,諸如項目建設中暗箱操作、違規采購、國有資產流失、公路“三亂”、貪污腐化等等,暴露出交通事業單位在內部管理中存在漏洞,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本文就交通事業單位的概況進行了分析,探究了現階段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了加強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工作的措施,以期能夠實現交通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交通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機制 構建 概況 困難 措施
一、交通事業單位的特點
與相比其他單位,交通事業單位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系統內部職能多,即有公路項目建設又有交通行政執法,即有下屬企業運營又有運輸市場監管,而各項職能均有其特殊性,沒有統一管理模式;第二,部分交通事業單位承擔了一些政府授權的行政管理職能,如交通行政執法罰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民眾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第三,公路和航道建設屬于國家基礎設施,項目期限長,投資大、涉及部門多,造成部分交通事業單位成為近年來貪腐營私的重災區,;第四,交通事業單位大多按照公路、航道設置機構,點多線長,基層單位眾多,且地理位置相對分散,不便于集中監管。鑒于以上特點,造成了交通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內容千頭萬緒,各項風險點多,每一個管理環節稍有疏忽便容易產生嚴重后果,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重大經濟損失。
因此,越來越多的交通事業單位開始關注和重視自身的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工作,隨著2012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等相關制度規范的落實和發展,各個交通事業單位開始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機制,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如何完善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成為大家普遍關注的課題。
二、影響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的問題和困難
(一)交通事業單位領導內部控制的意識有待提高
從意識層面來看,現階段一些交通事業單位的管理層和工作人員的內部控制的意識都不夠高,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單位的管理層對內部控制機制的認識不夠全面,單純的認為內部機制的建立和運行就是內部控制部門的職責和任務,缺乏與其他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大大降低了內部控制制度標準和指標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一些交通事業單位認為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過高,容易造成資金的浪費,沒有切實的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因而對內控的執行缺乏積極性,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內部控制機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不利于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運行。
(二)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夠高
內部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夠高是現階段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又一比較普遍的問題,究其原因,一是現階段一些交通事業單位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與單位本身的戰略目標、實際運行狀況和運行能力不相符,不符合交通事業單位的特點和特色,其次,其內部控制制度沒有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職能范圍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斷改進和完善,更多的是通過自身的工作經驗來完成內部控制工作的,存在隨意性和自由性;二是部分交通事業單位雖然有書面成文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其中相關的指標和規范不夠嚴格,對于各項業務的范圍、標準、流程等方面的控制過于簡單,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和依據來處理相關的問題,可操作性比較低。
(三)交通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存在形式化
一些交通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存在形式化,一是從整體來看,一些交通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不夠高,很難順利的應對現代復雜的社會經濟環境給其帶來的風險和壓力,自身知識的儲備量難以應對實際工作的要求和需求;二是一些交通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機構的獨立性不夠高,其內部控制工作主要由相關的審計部門來負責,和其他部門之間的關系是平行的,內部控制的決策工作依舊受單位領導的控制和管理,而許多領導只為了辦事的方便快捷,盲目的追求經濟效益,使得內部控制工作不具獨立性,許多控制行為流于形式。
三、如何讓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工作得到有效的提高
通過上述對現階段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建設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和研究發現,上述問題的存在降低了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單位其他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運行,不利于單位管理目標的實現,所以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相關的調查研究總結出以下幾點切實可行的加強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工作的措施,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一)從環境層面進行改善
良好的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環境是促進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高效執行和運作的基礎和關鍵,而健康和諧的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環境首先離不開單位領導層的關心和重視,單位領導對內控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控制環境的好壞,在單位內部控制建和運行過程中需要單位領導處處以身作則,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其次,要在分析本單位內外部環境的基礎上明確單位的所面臨的各項風險,有針對性地采取風險應對措施,增加內部控制工作的適應性,建立的控制制度和各項工作流與單位自身的規模、業務特點、工作性質相配;此外,在制定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定前要做好市場調研工作,加強與單位其他各個部門的合作和溝通的力度,集思廣益,為構建實用性和適用性比較強的內部控制制度而共同努力。
(二)從制度層面進行改善
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度是加強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首先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之前,要做好相關的市場調研工作,充分掌握和了解單位其他相關的制度規范,并與其進行有機的結合和完善,增加內部控制制度的實用性;其次,交通事業單位要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內部控制專業隊伍,進行定期的業務培訓或者專業進修,使其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還應具備良好職業道德,滿足內部控制工作需要。第三,交通事業單位還應強化內部控制機構的權威性和獨立性,沒有權威性和獨立性就沒有制度的執行力度,因此無論是指定原有部門或專門建立機構負責內部控制工作,都要在制度設計上保證其獨立對相關事項進行監督,在發現問題時,應及時進行反饋和糾正。
(三)從評價體系層面進行改善
完善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對于強化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績效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這就要求單位在構建相關的指標體系時,首先要保證指標體系的全面性、科學性、合理性和獨立性,要根據不同的項目對指標體系進行適當的改變和完善,確保其應有的價值的發揮;其次,對內部控制制度自我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結合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特點制定改進措施;此外,還要重視交通事業單位的外部評價,主動接受政府財政和審計部門對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外部評價,將自我評價與外部評價結合起來,保證內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和運行的有效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工作對于單位的發展和其他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運行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對于單位發展目標的實現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交通事業單位一定要重視相關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培訓,不斷總結經驗,及時的發現內部控制機制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根據單位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目標持續改進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工作的措施,確保交通運輸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麗.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中外企業家, 2015
[2]武晶晶.交通運輸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問題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