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要:目前高等院校的內部控制體系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內部管理不夠規范,內控制度欠缺以及財務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在實際工作中,高校管理層要從建立內部控制的基本框架,改善內部控制環境,強化風險評估工作,提高內部控制的全面性,加強信息化在內部控制中的應用等方面入手,切實加強內控制度的有效性和獨立性,為高校的更好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高等院校 內部控制 體系構建
隨著經濟建設速度的加快,我國高等院校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而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對于高等院校的發展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但同時,目前不論是公立高校還是民營高校,其內部控制體系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內部管理不夠規范,內控制度欠缺以及財務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這些問題對于高等院校內控制度的發展造成了阻礙。本文將對內部控制進行闡述,分析目前高等院校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探討構建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途徑,希望為我國高等院校更好的發展提供幫助。
一、部門內部控制概述
部門內部控制指的是為了加強部門的經濟管理,從而設立的一種具有相互制約性質的組織分工制度。通常來講,在構建內部控制體系時,主要包含八個要素,分別是目標的設定,內部環境分析,風險的確認,風險的評估,風向管理策略的科學選擇,有效的控制活動,良好的信息溝通以及公平的監督檢查機制等。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應該具有以下特征:全面性。內控制度不僅對部門的財務、資產和組織架構等進行控制,同時要做好對部門工作的分析工作。經常性。內控制度要做好對部門日常活動的考核工作。潛在性。科學的內控制度應該在部門的所有管理活動中都有所表現。關聯性。內控制度之間應該具有較大的關聯性,一種控制行為的變化會對另一種控制行為產生影響。內控的局限性。內控制度天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高校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高等院校和一般的部門企業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其內部控制也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內部控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校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我國高等院校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高等院校對于內部控制更多是從財務層面進行認識,認為內部控制主要是學校財務部門的工作,但實際上這種認識具有較大的局限性。高校的內控制度不僅是對財務工作進行控制,同時還要對高校的日常工作和管理活動進行監督和控制,確保高校各項活動的順利展開。
(二)高校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
我國高校內部控制開展的時間較晚,和西方發達國家的高等院校相比,內部控制體系的整體框架還有待完善,這對于高校內控工作的展開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同時高等院校和一般的企業部門之間具有較大的區別,高等院校是非營利性的事業單位,主要承擔的是教學和科研任務,因此在內部控制上具有自己的難點。首先,高校的內部控制展開具有不均衡性的特點,一些高等院校的內控制度開展較早,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而有的高等院校的內部控制工作甚至還沒有展開。其次,在歷史發展中,我國高等院校受到的計劃經濟的影響較深,導致在收支核定、補助結轉等方面的核算方法表現出了一定的不適應性。最后,近年來,我國高校的規模不斷擴大,各個高校的擴招工作開展顯著,這也給高校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內控制定后的執行力出現問題
高校的內部控制制度制定后,需要高校各個部門進行積極配合,但當前我國高校內控制度制定后的執行力出現了問題,導致高校內控制度出現執行不力的情況。例如,在我國西部的一些高等學校中,為了響應國家財政部的號召制定了對應的內部控制制度,但在具體執行上卻出現了較大問題。內控制度僅僅為了應付檢查,在實際工作中不論是財務部門還是管理部門都沒有很好的實行。
(四)高校的風險防范意識有待提高
科學的內部控制工作對于風險具有很好的防范效果,但高校由于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不力,導致對于風險的防范缺失,從而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我國高校在計劃經濟時代主要依靠國家撥款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幾乎沒有任何的經營風險。但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部分高校在大力申請財政撥款的同時,還進行大額的貸款,籌集的資金用來經營項目,而在風險評估方面缺乏系統的內控制度,導致在一些項目上出現了較大的經營風險。
(五)內部審計的監督工作存在缺失
內部審計工作對于高校的財務活動具有良好的監督作用,通過和內部控制之間的統一結合,從而可以較好的對高校的財務和管理活動進行監督控制。但目前,高校的內審工作更多的局限于對預算和收支業務進行審計,沒有真正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三、構建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途徑
構建科學合理的高校內部控制對于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實際工作中,高校要從以下方面切實構建內部控制體系。
(一)建立高校內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高校的管理部門在構建高校內部控制框架工時,要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做好對內控重要性的宣傳工作,引起高校管理層的重視。一般來說,高校的內部控制基本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高校內部控制概念框架
(二)改善內部控制環境
在構建高校內控體系時,改善內部控制環境非常重要。高校的組織架構主要包括決策、執行以及監督機構,在內部控制中,做好三種機構的權責分配工作非常重要。其中決策機構主要負責從戰略角度引導學校的發展,執行機構包括具體的執行部門,例如財務、采購、預算管理部門等。監督機構是內部控制的關鍵部門,主要負責對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在內控制度中,做好組織架構權責的制定工作,對于內部控制的展開具有決定影響。
(三)強化風險識別和評估工作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高校面臨的潛在經營風險越來越多,因此做好風險識別和評估工作非常重要。風險識別和評估主要指的在實際工作中,通過科學的風險識別手段發現影響高校運行的風險因素,并通過進一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戰略。由于高校性質比較特殊,因此可以將風險分為單位層級的風險和業務層級的風險。其中單位層級的風險主要是指機制制度、崗位管理以及財務編報等的風險,而業務層級的風險則指的是資產管理、項目管理、采購管理以及收支管理等方面的風險。高校要做好對各類風險的識別工作,特別是對關鍵點的風險識別和評估要把握客觀、靈活的原則,從而對風險進行有效防范。
(四)提高內部控制的全面性
提高高校內部控制的全面性要對以下方面進行重視:在高校的購銷環節做好內部牽制工作,預防為主,防控結合,從而保證購銷環節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加強事后監督,通過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做好對會計核算的監督;建設審委會,并確保審委會的獨立性,從而做好監督工作。
(五)加強信息化在內部控制中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內部控制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高校需要與時俱進,在內部控制中引入科學的信息管理系統,從而保證內部控制的科學性。例如,我國南方某高校根據自身的特點,引進了內控管理系統,系統主要包括資金管理子系統、收支核算子系統、預算管理子系統、項目管理子系統以及購銷管理子系統等。通過信息平臺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提升了學校管理水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結束語
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對于提高高校的工作效率,防范經營風險具有重要作用。在實際工作中,高校管理層要對內部控制工作引起重視,從建立內部控制的基本框架,改善內部控制環境,強化風險評估工作,提高內部控制的全面性,加強信息化在內部控制中的應用等方面入手,切實加強內控制度的有效性和獨立性,為高校的更好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趙志.對構建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思考[J].大理學院學報,2014
[2]黃巖,陳燕平.構建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思考[J].教育財會研究,2012
[3]張鳳麗.關于構建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思考[J].科技經濟市場,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