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事業單位改革速率驟然提升,涉及內部審計監督和服務職能也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結果,但是關于過往內部審計機構欠缺獨立性、基層工作人員素質低下等問題始終廣泛交錯,長時期放置不管,內部審計質量嚴重低下,并將一度成為事業單位獨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限制因素。由此,筆者決定以事業單位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作為具體觀察驗證對象,在客觀論證內部審計質量概念基礎上,將以往我國事業單位開展此類事務中遺留的弊端問題整理完全,結合長久實踐經驗制定協調應對策略,相信會對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提供些許指導性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 內部審計 質量控制 沖突問題 應對措施
一、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過程中遺留的弊端問題整理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事業單位深度貫徹審計準則的必要途徑。其質量優劣結果,直接決定事業單位管理績效,畢竟在我國內部審計工作起步較晚,盡管最近階段審計質量管理控制的確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當中隱藏的沖突性問題還是比較繁瑣深入的,如若無法在合理時間范圍內予以遏制,必將嚴重影響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前景。
(一)人員管理機制層面
審計質量控制體系中的核心支撐要素始終在于人,如若人員業務執行效率不高,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水準、專業勝任能力、溝通潛質、學習意識等,即便是控制體制再健全,質量也無從談起。事實上,現階段我國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技能、職業操守等都不能盡人意,表現為審計質量控制主體權責落實不到位,審計項目執行人員素養低下等。
(二)業務過程管理機制方面
內部審計業務過程可以視為審計質量控制的客體。現下我國在順勢布置拓展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業務環節中存在許多不規范行為,尤其是審計技術的滯后問題,一時間令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全面驟降。
(三)審計質量控制環境方面
事業單位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優劣,往往交由其當下所處的內外環境狀況決定。現階段我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環境,機理結構過于薄弱,包括外部監管力度不足和內部組織保障機制紊亂等,這些都是嚴重限制內部審計質量和控制能效的主流因素。
二、新時代背景下我國事業單位內部審計質量協調管控的策略內容解析
(一)不斷健全改善內部審計質量的人員管理體制
1、深度覆蓋落實內部審計質量監管主體權責能效
想要盡快貫徹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主體一切權責規范指標,需要積極圍繞以下細節加以調試延展:
第一,盡快建立健全形態的內部審計質量管制機構。想要系統化拓展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業務,首要任務便是盡量設置提供一類切實有效的組織機構和專職人員。面對較大規模的事業單位,其便可被視為內部審計機構中的獨立職能單位;當事業單位規模過小和接觸的審計業務數量不多時,便可以考慮沿用審計質量專業化管理人員,督促內部審計機構直接負責人員進行質量控制職責承接。
第二,實施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崗位責任機制。事實證明,只有真正地將內部審計質量控制職責落實到單位崗位人員之上,才不會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領域中遺留真空地帶,最終系統化提升審計質量控制實效。
2、構筑起內部審計職業化監管體系架構
進一步嚴格控制內部審計人員選拔質量,快速執行內部審計職業資格驗證制度。依照我國現行的《內部審計人員崗位資格證書實施辦法》觀察分析,能夠達到預設規范要求的人員,便可以順利獲取此刻崗位資格證書,不達標的個體便需要額外參與我國內部審計協會統一組織的資格驗證考試活動。當中考察的核心內容可以細化為內部審計原理和技術、相關法律法規條令、審計準則等知識的熟練掌握程度,以及相關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技能等。這無非是針對應試主體審計基礎性知識加以考核驗證,至于應試人員專業背景和相關性知識理解能力等,沒有嚴格的限制條件。
(二)有機強化內部審計質量業務過程的監管控制力度
實質上就是督促事業單位主動遵守內部審計準則,之后制定嚴謹的業務程序管制手冊,試圖針對審計項目選取方式、審計業務執行策略、工作底稿編制,以及最終審計報告等,作出較為明確清晰得規定。關于審計業務過程,主要劃分為審計準備、實施和終結流程。在細致化布置拓展全過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事務環節中,必須關注單位流程下的關鍵控制點,就是能夠對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產生重大影響的業務活動。關于這方面的協調處理策略表現為:
1、及時確認內部審計的關鍵控制節點
在審計準備階段中,關鍵控制點基本限定在審計內容、業務覆蓋范疇和審計人員標準配備層面之上;實施階段關鍵點則在審計證據的選取、驗證解析、底稿編制復核環節中;至于終結階段關鍵點,則鎖定在審計報告編寫和出具方式上。
2、深度落實控制職責,制定實施標準化質量控制方案
任何質量控制關鍵點,都應該予以明確的職責劃分,作為專業化審計控制單位,需要對關鍵點提出適當的質量規范要求,有關責任人更應該在第一時間內提出切實可行的控制手段,借此穩定其審計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事業單位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工作著實復雜深入,需要監管主體,針對審計計劃、執行手段和終結評價結果,等加以系統化驗證解析。尤其在面臨項目審計計劃編制事務過程中,必須適度將注意力集中投射在事業單位風險評估事務之上,作為專業化內審人員要盡快發現、正確認知這部分風險,任何和事業單位相關的管理環節和業務流程,都要進行細致的風險驗證分析,保證將其中的關鍵控制點挖掘完畢。長此以往,我國事業單位內部審計質量將發生本質性變化。
參考文獻:
[1]胡勁松.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問題與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1
[2]李萍.有關內部審計的質量控制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