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克
目前,我國少年兒童學習表演藝術的較多,但表演藝術的學習并不簡單,正如戲劇大師泰伊洛夫所說:“如果說要掌握任何一門藝術,都必須經過長年累月的訓練,和經常的、和孜孜不倦的實踐,那么,要掌握一切藝術中最艱巨最復雜和最難以駕馭的表演藝術,要付出多大毅力、勞動和鍛煉啊!”
表演藝術既是最艱巨、最復雜和最難駕馭的,那么學好表演藝術相應對其他藝術門類也要求有所涉獵,并且,學好表演藝術對其他藝術形式也是有益處的。本文以少兒表演與聲樂、舞蹈藝術為例,試談它們的關系。
一、關于少兒表演培訓
少兒表演藝術不是指專業職業的演技學習,而是培養學生的基本表演能力與認知,幫助學生發展表演的技能,讓他們了解藝術創作的真諦。少兒表演培訓是在游戲中訓練學生的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現力。
作為一個表演者首先要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理解作品的創作意圖,只有正確深入的理解才能談到準確的表達。再有,作為一個表演者還應該具有較強的感受力,感受作品中發生的一切,身在其中,同歡樂、同悲傷、同憤怒、同痛苦。那么想象則是人類特有的心理活動,在許多領域占有重要的位置。表演者的創作是從想象開始的,把直接或間接體驗的生活,通過回憶和聯想融合起來,從而給作品提供更豐富的依據。
最后就是表現力,表演者最終的任務是把作品準確、豐滿的展現出來。在具有了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的基礎之上,還要具有較強的表現力。要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必須經過系統的表演基礎訓練。想象在藝術創作中尤為重要,音樂、戲劇、舞蹈,主要是想象的產物,它是通過藝術家的形象思維,在生活的基礎上運用不同的藝術手段,進行想象、加工、提煉而虛構出來的。
二、少兒表演與聲樂的關系
聲樂表演是指用歌聲,以嗓音為主的音樂表演。聲樂表演時集合于腦力、體力、想象力、表現力的綜合藝術。
良好的演唱源自兩方面一因素:一是先天的好嗓音及與演唱相關的身體技能的敏銳與協調性;二是后天的努力及訓練。可以說演唱者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表現力都決定著作品展現的效果。
一首歌曲或是寫景、或是抒情、或是歡樂、或是悲傷。當一個演唱者在完成一個歌曲的時候,除了要聲音洪亮、咬字清楚、及與音樂伴奏相配合外,還要根據對歌曲的理解加上一些適當表演,這樣才能完整的展現作品。如果演唱者在完成一首歌曲的時候,只是面無表情、挺值的站在那里演唱,那么對于歌曲的藝術性就會大打折扣,也會影響觀眾的欣賞興趣。
一次,參加少兒歌曲大賽,當時幾位小選手都選擇了一首叫《神筆馬良》的歌,這首歌曲前奏比較長,輔導老師在前奏時加了一些動作,讓孩子隨著音樂,好似手里拿了一支筆在畫著什么。有些孩子的動作讓觀眾可以感受到他是在畫畫,而有些孩子則是照貓畫虎,完全不能理解老師的意圖,觀眾看著也不知所以,只是看到演唱者在那一通亂比劃。這樣的孩子就缺乏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現力,在表達作品時也就缺乏了感染力。一個好的歌手應當能夠用他的想象力、表現力,通過自己的動作,表情、眼神把觀眾帶入到歌曲情境當中去。比如一個歌手在演唱《我愛你塞北的雪》中“飄飄灑灑,漫山遍野”一句時,演唱者要通過自己的動作、眼神表演出此時的場景,就要調動自己的想象力,想想自己在一座山崗上,眼前一片白茫茫,天空還飄著雪花。演唱者自己如身臨其境,相信著一切,舞臺上在用自己的表現力,加上一系列的動作如:將自己的頭向一側45度抬起,慢慢轉向另一側,眼里充滿喜悅,將雙手交叉從胸前伸出在慢慢向兩側打開,這樣觀眾也能通過演唱者的表演,感受的雪花飄飄灑灑,漫山遍野的場景。
有些演唱者為了更清楚、更好的表達歌曲的詞義,會先將歌詞大聲的朗讀出來,其實這也用到了表演中的臺詞訓練部分。因此可見,表演培訓對聲樂演唱完整展現是有著一定的幫助的。
三、少兒表演與舞蹈的關系
舞蹈是人體動作的藝術。他通過有節奏、有組織和經過美化的流動性動作來表情達意。舞蹈表情、舞蹈動作、舞蹈構圖是舞蹈藝術的三要素。上述三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以人物內在情緒和心靈貫穿起來,構成有機的藝術整體,從而實現舞蹈宣情的目的。
舞蹈有著自己獨特的肢體語言。比如舞蹈中的轉:可以表現大自然流水的形態;舞蹈中的造型:是對大自然中高山的表現;舞蹈中的走(包括跑、跳):主要作用是把舞蹈中的造型和旋轉結合起來。再有,背部抽動表示哭泣;歡樂時動作多向外延伸等等。
舞蹈雖是以肢體的律動變化為主要符號,也是以藝術形式來傳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的,除了動作也要有眼神和臉色的表達。如傷心事,會滿臉愁容,眼睛會流出淚水;高興時則喜笑顏開,手舞足蹈,蹦蹦跳跳;憤怒時如果“兩眼無神的演員在舞臺上一站就好像饅頭泡了水,稀里糊涂一大堆,沒有一點筋骨;也想衣服沒有領子,提不起來;更像拍照片焦點不準,迷迷糊糊一片。”這是我國話劇表演藝術家石揮,在談論某位演員表演時的眼神時所說的一段話。
四、結語
綜上,表演藝術的元素與聲樂、舞蹈藝術關系十分密切,它們相依相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表演藝術支撐并促進聲樂、舞蹈的表演,聲樂、舞蹈的學習也豐富了表演藝術。少兒表演培訓對少兒聲樂、舞蹈的學習是有所幫助的,聲樂、舞蹈的學習也促進了少兒表演藝術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林洪桐.表演藝術教程[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2]張曉華.表演藝術120節戲劇活動課[M].臺北:書林出版社,2008.
[3][英]Viola Spolin.區曼玲譯.劇場游戲指導手冊[M].臺北:書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