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書沾
摘要:在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真實的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感知英語,體驗英語語言的魅力,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學習英語,運用英語。本文從生活,叩開英語學習之門;課本,再現(xiàn)生活感知英語;語境,創(chuàng)設情景運用英語;任務交際,體驗多彩生活四個方面闡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和生活的密切關系。
關鍵詞:英語課堂;生活;情景;任務交際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它具有工具性。英語課程標準要求 “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要能夠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真實的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感知英語,體驗英語的魅力,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學習英語,運用英語。
一、生活,叩開英語學習之門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于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英語充滿著奇妙的色彩,每個孩子都懷著渴望、好奇甚至是恐懼的心理面對這門新的課程,入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大多數(shù)農村的孩子在開英語課之前從未學習過英語。那么,我們不妨設計一堂充滿生活色彩的英語入門課,和孩子們一起去體驗生活中的英語。首先出示家長送孩子到學校門口,即將離開的圖片,孩子們根據(jù)圖片快速地讀出單詞“Bye-bye!”再出示一張同學見面打招呼的圖片,幫助學生認識“Hi!Hello!”等詞。還有他們常見的CCTV,牛奶包裝上的milk,蛋糕盒上的cake。這樣一來,孩子們覺得,自己原來已經(jīng)學到了許多英語知識,對英語學習充滿激情和自信,在生活中也會更加注意英語的學習和應用。一節(jié)別開生面的小學英語入門課在孩子們的激情澎湃中進行著。這些來源于他們生活中的英語元素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愿望,他們開始意識到,英語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英語課堂是五彩繽紛的生活的再現(xiàn)。
二、課本,再現(xiàn)生活感知英語
小學英語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生動形象的插圖,看起來情趣盎然;短小精悍的文字,文化深厚,讀起來其樂無窮。教材是孩子們的生活縮影,加之課堂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場景,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蕩起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感知語言的過程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如冀教版小學英語第七冊Lesson20 Winter Fun是一篇比較長的對話型語篇,生詞較多,如果讓學生直接閱讀文本,學生會感覺比較吃力。但是教材為我們提供了連環(huán)畫式的一系列圖片,滾雪球、堆雪人、打雪仗,這些都是孩子們十分喜歡且相當熟悉的生活畫面,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被瞬間激活,一些生詞如stone,sticks等的意義可以通過生活化的情景圖片,再現(xiàn)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猜測生詞的意義,理解文本的內容,降低了閱讀的難度。
三、語境,創(chuàng)設情景運用英語
語言學家克魯姆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chuàng)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已學到的語言材料。”教師應在教學中盡量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真實的語言情景,讓學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在自然狀態(tài)中去看、去聽、去說、去感受,運用語言表情達意,更重要的是為以后真實生活中的運用奠定基礎。
(一)教室,我們生活的課堂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現(xiàn)有條件,創(chuàng)設語言交流的語境。教室內的門窗、桌椅、黑板以及學習用品、服裝等都可以成為最真實、最貼近生活的教具。這些抬頭看得見、舉手夠得著的東西,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積極性。如在學習顏色時,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們身邊的這些事物,引導學生運用目的語言。老師提出問題What is red?孩子們會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努力尋找身邊的那些紅色,他們會說出The marker is red.The pencil is red.The bag is red...在學習on,in,under等方位介詞時,我們可以在教室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某同學找不到他的英語書了,請同學幫忙。A:Where is my book? B.Is it on the desk? A:NO.B:Is it under the desk? A:NO.Oh,Its in my bag.
(二)多種手段,濃縮生活
教師可以利用板書、簡筆畫、思維導圖、多媒體等手段展現(xiàn)情景。這些輔助手段的運用,可以多角度、多感官地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很快融入真實的情景,全身心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三年級下冊Lesson 10 Where Do They Live? 時,運用簡筆畫呈現(xiàn)動物圖片及他們的生活場所,把板書設計成思維導圖,一幅幅生動的動物生活畫面便呈現(xiàn)在眼前,學生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而且思維導圖的運用,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整體把握本課的目的語言,為語言的輸出奠定了基礎。
四、任務交際,體驗多彩生活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以及各種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如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英語課程標準2011》)在英語課堂上,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條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交際情景,開展任務型交際活動,讓學生體驗到豐富多彩的生活。
例如,一位教師在學習了worker,teacher等職業(yè)名詞后,創(chuàng)設了“尋人啟事”的任務型活動。在教室的墻上張貼若干尋人啟事,每張尋人啟事都是用英語描述的人物的某些基本外貌特征、年齡和職業(yè)。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帶著相關人物的照片,去尋找他們要找的人物。然后按小組完成任務的先后順序進行簡短的英語匯報,告訴大家是如何找到這個人物的。學生對這種貼近生的任務型交際活動很感興趣,在活動中,他們從語言運用的角度體驗到了“用英語做事情”的快樂,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總之,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以生活實踐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學生為本,給學生創(chuàng)造的舞臺,使課堂教學生活化,讓小學英語課堂充滿生活色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曼怡.與孩子們一起走進A,B,C[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
[3]劉彬.談小學英語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的有效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