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晗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中專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訓練,可以使學生了解詞句的各種結構,掌握詞句結構。一篇詞匯豐富,語言精彩的文章,如能反復朗讀,達到瑯瑯上口,熟讀成誦,書本的語言就會成為自已的話的語言,成為自己的儲備和財富,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總結了當前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給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
一、朗讀對學生產生的積極意義
(一)朗讀符合中專生的心理需要
中專生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易于吸收直觀性、感性的事物。而書面語言的有聲化能調動形象感、意蘊和情趣感.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因此,朗讀易于吸引中專生參加我曾對所教班級的學生作過關于朗讀的問卷調查,有84%的學生反映,他們平時看到文辭優美的文章,會情不自禁地朗讀起來。他們好勝心強,模仿力強,樂于放出自己清脆、甜美的瑯瑯讀書聲,這有利于推動朗讀教學的開展。
(二)激發想象力。培養朗讀興趣
中專生有好動、圖新鮮的特點,往往表現在朗讀時,第一遍讀得很帶勁,一多讀就坐不住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激發學生想象。
(三)形式生動,全面訓練。
在朗讀教學中,應依據課文特點,采用多種生動的教學形式,指導對小說、散文、詩歌、說明文等不同文體的朗讀。如詩歌的朗讀,做到為詩句“增曲配樂”;小說的朗讀,做到人物個性鮮明;說明文的朗讀,做到平實、具體。訓練前或聽范讀,結合畫面觀察,引發學生參與朗讀的興趣。訓練時.分成前后四人一組的讀議小組,根據教師要求準備,或分角色,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即讀,讀后師生共同評論,形成朗讀的競爭態勢。在訓練中.特別注意鼓勵膽怯的學生,讓他們在師生們熱情期待的目光下完成預定的訓練內容。課堂上始終呈現熱烈、活躍的探究氣氛.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整個教學班的朗讀水平得以提高。
二、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職業中專語文在平時考試中朗讀被忽視。我們所知道職業中專語文教學中,盡管都明確要求職業中專學生的朗讀應達到何種水平,但我們發現在現行的職業中專語文學科的考試中,對朗讀能力的測驗卻是一點找不到。職業中專學生從入學以來,隨著各種學科的相繼出現。不久以后職業中專教師就會發現大多數的職業中專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蘑視程度就會越來越差。學生們要應付各種大大小小的技能測試.相對于朗讀.立竿見影的詞語、背誦、寫作等就成為教師和學生重點抓的救命稻草,朗讀這一項自然就會被忽視。
(二)職業中專教師的教學重視程度不夠。現實的職業中專語文教學大部分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課堂教學中以析代讀。以講代讀,反而成為重點。學生抑揚頓挫、激情飛揚的朗讀聲在語文課堂上是日漸稀少了。有利于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環節也見不到了。另外有部分教師自身的朗讀水平欠佳,比如有些教師卜課就是用方言,范讀這一環就干脆同避吧,而讓學生自己讀為主了。
(三)職業中專語文教學沒有足夠的朗讀時間。在職業中專的教學中。專業課的學習是學生的重中之重,學生往往把大多數的時間放在專業上面了,誰還去重視語文學習.有時候語文課就那么一兩堂課,初中時的晨讀課沒有了.語文學科的學習在課堂上就那么幾堂,再加上老師的教學方法多用在課文的理解與疏通上,朗讀的時間自然就沒有學習的心得有幾分昵。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一)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
1.注重朗讀示范的藝術性,誘發朗讀的興趣
成功的范讀是激發學生朗讀興趣的催化劑。研究表明,教師成功的范讀具有強烈的滲透力和感染力,比錄音教學更為直接,正遷移效應也更明顯。教師語言規范、音質優美、吐字清晰、技巧嫻熟、感情真摯的范讀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朗讀情趣。但有的教師可能不具備以上條件,比如音質不好,吐字不清,但是如果注重自身情感的投入與傳達,也能喚起學生的內心體驗,感染他們,從而產生朗讀的情趣。
2.講究訓練形式的多樣性,鞏固朗讀興趣
如果總是重復一種朗讀方式,學生容易喪失興趣,所以平時教學中要注意形式多種多樣。比如,針對故事性強,有人物、有情節,又富于個性的對話課文,就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對于抒情性很強的文章,可以采用配樂朗讀的方式。朗讀訓練方式的選擇要注意因文而異,靈活安排。
(二)選好朗讀材料
并不是入選課本的每一篇文章都適合朗、值得背誦的,必須選好朗讀材料。教師應根據課文的性質和特點為學生挑選適宜朗讀和背誦的作品。如選擇那些在篇章結構和譴詞造句都堪稱典范的課文。有些文章也不是全篇都適宜朗讀、背誦,要挑選那些重要的段落,精彩的片斷、警策的語句。好的文章讀起來瑯瑯上口,越讀越有味,多朗讀和背誦這樣的文章,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作文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三)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技巧
朗讀是需要技巧的。尤其對那些不擅長朗讀的學生,教師必須教給學生一些常見的朗讀技巧。比如,在語調方面,要讓學生知道朗讀句子里語音高低、升降、輕重、曲直的變化;在重音方面,教師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重音,什么是語法重音,什么是邏輯重音,并能夠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找出重音;在停頓二匕,讓他們知道有兩種情況下的停頓,即語法停頓和強調停頓。另外,要讓學生懂得陳述、祈使、感嘆、疑問等句式朗讀時所表達的不同語氣,懂得句子里常用嘆詞和語氣詞所表達的各種語氣和感情,并教會他們怎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通過朗讀表現這些語氣。
朗讀技巧的培養,要避免生硬灌輸,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在深入理解內容所含感情的基礎上進行朗讀訓練。
(四)在課堂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每堂課40分鐘的時間畢竟有限,我們不可能讓朗讀訓練占用太多的時間,所以在課堂實踐中我們要把握訓練時機,適時恰當地進行朗讀訓練,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1.在學生語感濃厚、情感高漲時進行朗讀訓練
當學生經過教師的引導,對課文內容有較深層次的理解,并已完全沉浸在課文所提供的語境氛圍中時進行朗讀訓練,效果最佳。
2.在關鍵句段出現時進行朗讀訓練
有些句段或描寫優美,或含義深刻,或能反映文章中的人物特點、思想感情。當他們在教學環節出現時,教師要抓住機會訓練閱讀,既能在朗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便于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朗讀水平。
3.在解決重點、難點時進行朗讀訓練對課文中重點、難點部分,必須引導學生對其進行重點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細細體會。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好每一個時機,設計相應的朗讀,認真完成訓練要求,使詡l練精當、高效,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日積月累中得到提高。
總之,朗讀教學是中專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進入到中專階段以來,對中文語法、詞匯等的教學退到次要地位,朗讀教學所承擔的對作品的理解、對作者思想的把握等的教學內容,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對學生思想性情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