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鳳
摘要: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國家培養新型技能實用型人才的使命和責任,面對當前信息化社會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課程設計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需要教育者不斷完善更新課程設計標準。數字電路課程的教學內容是信息化技術的基礎和直觀體現,因此“數字電路”課程設計內容需要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課程設計的應用價值,為高職院校信息技術專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本文主要通過對高職院校“數字電路”課程設計進行簡要分析,探討其發展現狀及具體改革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數字電路;課程設計;改革
數字電路課程設計是保證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以及社會各行業對實用技能型人才的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的學生需要具有較強的工作崗位的的能力,這也加大了教師對該門課程的總體教學難度。為了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高職院校的相關專業教師應當立足實踐,優化課程設計、創新教學方法,并科學分析判斷“數字電路”課程教學目標和現狀,制定完善的課程教學計劃,進而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創造優質資源。
一、“數字電路”課程改革教學現狀
學以致用是教育的最終目標,課程改革是完善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措施。課程教學改革對學生和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由于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對課程改革存在認識錯誤,導致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主要體現在:落后的教學模式、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健全的教學設施等因素。這些都嚴重影響課程教學質量,不利于課程改革計劃的同步實施,制約了課程教學改革的可持續發展。
(一)教學模式落后
“數字電路”課程教學作為電子專業以及通信自動化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要求學生充分掌握并理解里面的理論知識。進一步來說,也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除了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比如設計一些簡單的數字邏輯功電路等,這對以后的工作有非常大的幫忙。但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管是理論還是實驗實訓,很多教師只是根據教材進行講授,且所使用的課本教材幾年不變,授課方式也主要以單一的說教模式為主,缺乏創新意識,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教學方法單一
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的效果。數字電路屬于理科范疇,對學生邏輯思維和理解能力要求較高。目前,高職院?!皵底蛛娐贰闭n程教學以課本教學為主,以實驗教學為輔,受課程教學目標限制,相對于普通本科教學來說對教學內容有所壓縮,導致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大多是以樣畫瓢,沒有真正領悟并正確應用理論知識,造成虛有其表的現狀[1]。同時,由于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分配嚴重不均,難以實現高效教學。
(三)教學資源匱乏
教學資源是優化教學水平的墊腳石,教學資源匱乏直接導致教學設備破舊、教學條件落后、師資力量薄弱等現狀。高職院校重在培養一線崗位應用型人才,粗制濫造的教學資源,無法滿足社會發展對崗位人才的高標準要求。進而形成教學質量與崗位需求質量不成比例,從而造成高職院校學生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節奏,最終迫使其轉變工作類型,造成嚴重的教學資源浪費。
二、高職院校“數字電路”課程改革對策分析
改革是推動發展,促進教學進步的重要途徑。教學改革是時代進步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應對社會穩定發展的前提。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其教學任務“任重而道遠”。面對“數字電路”課程改革現狀,高職院校需要制定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教學計劃,進而為全面實現高效教學奠定基礎。
(一)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直觀體現在教學水平上,創新教學方法有利于實現高效教學。首先,學校應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按照課程標準和內容以年度為單位。其次,完善各項教學措施,包括教學質量考核、教師能力考核、教學監督管理等制度。同時,針對“數字電路”課程改革要求,督促教師自我學習、自我完善,鼓勵教師一教學大綱為基礎大膽創新,包括開設多媒體教學、強化實驗教學、嘗試開放式教學,例如:雙師教學模式的嘗試,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獨立教學,進而充分發揮課程改革實踐價值。
(二)優化教學內容
“數字電路”教學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包含組合邏輯電路、時序邏輯電路及相應測試信息,需要教師多渠道、多領域搜集教學資源[2]。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定期跟新教學內容,以便于與時俱進。例如: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進行同步,便于學生形象記憶更好地“學以致用”;融入創新教學特色,開設開放式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還可以通過開展模型、實驗競賽等形式,促進學生相互學習。同時加強教與學的融合,傳統教學成分離現狀,加強融合能夠鞏固基礎知識;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立足實踐多引用案例,并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要求。
(三)完善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是鞏固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學資源包括硬件設設施、軟件設施及師資力量。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師資力量匱乏現象?!皵底蛛娐贰闭n程作為應用型課程教學,對硬件設備及實驗器材的消耗較大,學校應加強完善[3]。對于軟件設備包括科研資金及師資力量的投入,應加強重視,并優化師資隊伍建設。包括建立人才儲備戰略、提高教師應聘門檻等。在教學中,定期對教學設備進行質量驗收,便于提高高職院校整體教學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皵底蛛娐贰闭n程設計教學改革受眾多客觀因素影響依然存在許多現實性問題,嚴重阻礙了改革的步伐,不利于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高職院校要想健康穩定發展,必須要制定完善的課程改革應對措施,并進行課程教學評估,便于更好地改善高職院校落后的發展現狀。總的來說,高職院校課程設計改革是一項長遠的工作任務,需要制定明確的工作計劃,才能最大限度發揮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施麗蓮.應用型人才培養中“數字電路”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中國電力教育.2012,(8):51-51.
[2]王洪亮.高職《數字電路》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統計與管理.2013,(6):187-188.
[3]高偉,葛勝升,施呂蓉.淺談高職院校數字電路課程的改革[J].科技信息.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