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陳俊伶/
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規范管理的四川樣本
本刊記者/陳俊伶/
我國刑訴法規定,“在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對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但在司法實踐中,因受“重人身權、輕財產權”執法理念的影響,再加之執法辦案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專門物品保管場所、各部門仍采用手工登記等管理手段,導致財物底數不清,案物不對應,監督難實現,從而影響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
2015年11月,按照中央相關精神,四川省委政法委針對四川省刑案涉案財物管理處置上存在的問題,經過調研,決定在成都市、成都市溫江區、涼山州冕寧縣等三地開展規范刑事訴訟涉案財物管理處置試點。
四川各試點地區緊緊圍繞信息化建設、場所規范化建設和制度機制建設三個方面,探索建立起一套獨具四川特色的規范刑事訴訟涉案財物管理處置體系,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信息集中管理網上全程留痕”“涉案財物跨部門集中管理”等紅外線智能掃描盤庫的領先做法,讓必須開柜檢查、耗時費力的物品盤點變得快速又準確。
2015年10月,四川省委政法委選取部分市州開展調研,對相關情況進行摸底。結果發現,刑事訴訟涉案財物底數不清、移送不暢等問題不同程度反映出來。
“從存在的問題看,刑事訴訟涉案財物管理處置工作,迫切需要進行規范。”四川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分析稱,出現前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政法各部門在司法實踐中,長期受“重人身權、輕財產權”執法理念的影響所致。
為規范刑事訴訟涉案財物管理處置,保證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合法財產權益,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明確提出“進一步規范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司法程序”。2015年初,中央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處置工作的意見》,并提出探索建立“跨部門”的地方刑事訴訟涉案財物集中管理信息平臺。
根據中央指示精神,結合調研中發現的關鍵性和普遍性問題,四川省委政法委決定組織試點地區在法律框架范圍內,積極探索創新,實現管理處置工作的信息化、規范化、精細化,有效預防和杜絕不規范管理處置行為。
在有了明確的路徑后,四川各試點地區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為保證試點順利進行,四川省委政法委精心繪制了試點藍圖,明確了涉案財物規范管理處置的三條路徑。
他們首先是采用“1+3”模式,推進信息化建設,實現刑案涉案財物網上全程留痕。一是針對過去管理手段粗放、信息流轉方式落后、監督制約不足的問題,在公檢法三家現有執法辦案系統上,增加了涉案財物管理模塊。辦案人員只要在執法辦案系統上輸入案件的涉案財物,管理模塊就會從執法辦案系統自動抓取涉案財物信息,實現信息在公檢法單位內部及各辦案系統縱向統一集中。二是充分利用四川省現有政法共建共享平臺,聯通政法各家的優勢,研發涉案財物集中管理信息平臺,并在四川省政法專網上部署,由公檢法三家的辦案涉案財物管理系統,向集中管理信息平臺自動導入或導出涉案財物信息,實現涉案財物信息在網上橫向流轉。
其次是管理場所規范化建設,使物品得到妥善安全保管。在物品保管工作中,多數政法單位沒有專門規范的涉案財物保管場所,各辦案部門自行保管,易導致物品遺失、損毀、貶值。四川省委政法委考慮到全省各地自然條件、案件數量、財物數量、財物種類差異較大的實際情況,以規范化為目標,設計了三種場地規范模式,包括推進縣區跨部門集中管理、各部門集中管理、特殊物品及邊遠山區規范管理等。這三種模式涵蓋了四川省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和地廣人稀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
同時推進制度機制建設,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黃金首飾、大宗物品、生鮮物品、?;?、機動車、礦山礦料、活體動植物、貴金屬、文物……刑訴案件涉案物品種類繁多、各具特點、體積大小不一、保管條件處置程序等各有不同,必須分類研究規范管理處置的制度機制。同時針對涉案財物管理處置中存在的執法行為不規范、隨意性較大、物品管理不精細、公檢法各家銜接不暢通等問題,四川省委政法委強調:各試點單位在試點過程中必須完善公檢法各家執法銜接機制,梳理查封、扣押、凍結執法辦案行為的風險節點并制定控制辦法,建立完善信息化運行制度,探索跨部門集中管理中心管理體制、組織架構,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
2015年11月,四川試點工作正式展開。
四川省委政法委要求試點地區政法機關必須站在建設法治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公平正義的高度理解中央精神,正確認識和把握涉案財物集中管理改革,并以該項改革為突破口,倒逼政法系統各項工作全面提升。
在試點過程中,成都市溫江區建成全國首個跨部門刑案涉案財物集中管理中心,將涉案財物集中在一個地方保管,既避免了公檢法各自建立保管場所浪費公共資源,又減少了財物清點出庫、裝卸運輸、清點入庫等一系列人為操作程序中容易出現瑕疵的概率,避免了財物、實物移送導致的司法效率低的問題。
財物不移送,又如何實現物隨案走?溫江區委政法委執法督查督辦科負責人盧勇全介紹說:“財物不是不移送,只是保管場地不變,實際保管和處置權限,隨著案件進展會移送到檢察院和法院。”這一實踐,在全國首創“涉案財物管理和財物管理信息”在線上和線下雙集中的管理模式。
“要實現雙集中,我們溫江除了物品跨部門集中保管外,還得益于信息網上集中管理系統?!北R勇全進一步解釋說,按照四川省委政法委的改革路徑,溫江區的公檢法機關和其他試點地區公檢法機關一樣,在執法辦案系統上增加了涉案財物管理模塊。公安辦案民警在案件發生24小時內,會將包括涉案財物信息在內的執法辦案信息錄入系統。這時,涉案財物管理模塊會自動從執法辦案系統中將涉案財物信息抓取出來。此后偵查終結,這些信息會隨著案件移交,通過政法系統共享的信息平臺,移送到相應的部門,涉案財物的保管和處置權也隨案同時移送。
在大涼山深處的冕寧縣,基礎設施薄弱,政法各部門也沒有專門的涉案財物保管場所。試點中,該縣專門劃撥建設用地,建成冕寧縣“刑事訴訟涉案財物集中管理中心”,和溫江區一樣,管理中心由冕寧縣公檢法三家共用,日常管理由縣公安局負責。同時,他們還根據冕寧縣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的地理特點,在地處偏遠、輻射半徑大的瀘寧、里莊建立了兩個片區存放點,并專門設立了大宗木材和野生動物存放飼養點。這兩個點與管理中心一起,構成了冕寧縣刑案涉案財物管理中心。作為全縣所有刑事訴訟案財物信息集中地,在辦案過程中,由中心保管的物品不再隨案移送,相關信息、單據、法律文書等進行網上流轉,案件移送、接收、反饋等執法辦案行為、管理處置結果實現全程網上留痕。
和溫江、冕寧不同的是,成都市摸索出公檢法系統各自內部刑案涉案財物集中管理模式。與此同時,成都正在積極籌建市級跨部門涉案財物集中管理中心。據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他們將實現跨部門集中管理。此外,與溫江、冕寧一樣,成都市級政法各部門涉案財物信息和處置權同樣實現了在網上集中、流轉、留痕。
四川省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稱,無論是跨部門集中管理,還是系統內集中管理,這兩種管理模式都實現了辦案人員與涉案財物的管辦分離,杜絕了司法腐敗的空間。同時涉案財物信息網上集中管理,又實現了公檢法之間信息共享,打通了整個政法系統涉案財物管理流程,實現了物隨案走,確保了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
成都公安涉案財物管理“六個嚴禁”:即嚴禁截留、挪用、調換涉案財物、嚴禁辦案民警保管涉案財物、嚴禁扣押、收繳與案件無關的財物。
成都市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涉案財物管理工作流程:辦案部門扣押涉案財物時,三日內移送涉案財物,物品按規定密封、準備移交手續……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涉案物品庫房管理五條規定:應當辦理存取調用手續,管存雙方在場開柜存取,應當半年定期清理庫存,提醒督導法官及時處置……
建立完善的制度,更要規范工作。
在四川省委政法委的指導下,各試點地區將制度建設作為重點,按照依法、規范、精細、全面的要求,建立起涵蓋規范刑事訴訟案財物流動全過程的制度體系。
無論是在成都市、溫江區還是冕寧縣,走進試點地區和單位,這些制度或張貼上墻,或匯編成冊,深深印在了每一個試點單位成員的腦海中,成為他們日常工作的準則。
由成都市委政法委牽頭制訂的《成都市刑事訴訟涉案財物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在不突破現有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針對刑事訴訟實踐中暴露出的突出問題施以對策,規范涉案財物集中保管入出庫全流程,為防止物品價值貶值創新提出對物品進行維護,更加具體規范財物利害關系人的權利保障和與之對應的救濟制度,專章規范實踐中反映最為強烈的處置不力問題,根據不同階段、不同種類財物的處置責任進行詳細界定。
針對刑事訴訟涉案財物在部門流轉的特點,成都市級政法部門,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涉案財物管理處置制度,確保刑事訴訟涉案財物得到規范、妥善管理。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國法院系統率先形成了涵蓋涉案款物流程運轉、專項管理、財務審計、專項檢查、責任追究等機制的涉案財物管理制度體系。
成都市檢察院建立完善了成都檢察系統的涉案財物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將涉案財物真正鎖進了制度的“保險箱”。
成都市公安局制定了內部涉案財物管理的管總制度,創新性賦予了督察部門通過網上視頻督察系統對管理中心全部運行情況進行24小時實時監督的職權和職責,真正實現了物隨案走、案結物清。
從步出電梯到進入溫江區刑案涉案財物集中管理中心,要經過三道帶密碼鎖的鐵門,全程都在攝像頭無死角監控之下。在成都市公安局涉案財物集中管理中心,要打開倉庫大門,除了鑰匙外還需輸入相應密碼。
據四川省政法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刑事訴訟涉案物品有的價值不菲,有的則附著有對案情十分重要的證據……其安全保管,對保障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合法財權,對實現刑案的公平與正義意義非凡。正是因為如此,在實現集中保管、規范制度建設的同時,各試點地區和單位為滿足不同特性涉案物品保管需求,在規范建設中應用專門儲備保管設備、RFID智能管理系統、射頻智能柜及二維碼掃描器等高科技設施。這些先進的高科技設備不僅滿足了涉案財物保管防火、防盜、防潮、防磁、防塵、防蛀、防腐等安全要求,還實現了刑案涉案物品“一物一碼”“一物一卡”,智能統計、智能盤庫和自動報警。
“這是粉塵性封條,一旦被破壞是無法修復的?!背啥际兄屑壢嗣穹ㄔ盒醒b處副處長盧志義演示了一種特制涉案物品專用袋封條的使用,這種封條表面看起來與普通紙沒有兩樣,但是當它貼上袋子后再想扯下來,就會變成小碎片。此種專用封條,極大地提高了保管涉案物品的安全性。
“庫房實行智能物聯管理,哪怕一只小蚊蟲飛過,都會留下痕跡?!痹诔啥际袡z察院刑事訴訟涉案物品集中管理中心,該院案管辦流程監控管理員徐彬指著倉庫墻上的感應器說,這套智能物聯系統還包括具備RFID實現偵測功能的智能證物柜,所有涉案物品在入庫時會綁定一張能主動發射無線信號的RFID卡,這張卡隨涉案物品一起封袋入柜。如果這張卡被帶走或損毀,感應器無法感應其無線信號,則會報警提醒。
據了解,截至目前,成都市公檢法三家向集中管理信息平臺推送案件9500余件、涉案財物信息3萬余條,共享案件1700余件、涉案財物信息6300余條;同時,全市兩級政法部門加大了對沉淀涉案財物的處置力度。2015年底至今,共處置涉案款項5200余萬元、涉案物品10000余件。冕寧縣通過集中管理模式共管理刑事訴訟涉案財物153件。溫江區集中管理中心共保管各類涉案財物5782件,其中汽車62輛,摩托車30輛。
四川的試點工作,引起法學家們的高度關注。四川大學法學教授左為民認為,在成都和溫江區的試點,對于在刑案中保護公民組織的合法財產權,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四川省政府法律顧問、西南民族大學副教授李劍評價冕寧的探索和實踐,稱其走出了一條符合我國司法趨勢和少數民族地區實際的路子。而我國著名法學家、四川大學教授龍宗智認為,刑案涉案財物管理處置是目前司法實踐中的老大難問題,四川省委政法委在三地的試點,不僅打破了不同辦案機關的壁壘,規范了司法權力,同時有力地保護了公民組織的合法財產權,確保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刑案中感受到公平與正義。從這一點來說,四川的探索為全國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規范管理樹立了標桿。
目前,四川省委政法委已在試點基礎上,對全省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規范管理處置進行研究謀劃。四川省委政法委日前已召開會議,有關負責人在接受《人民法治》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將向全省推廣試點做法,爭取在全國刑案涉案財物集中管理處置中,摸索出一條具有四川特色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