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
優化教學設計 構建高效課堂
江雪
傳統高中語文教學以教師為主,課堂氛圍枯燥無味,學習效率低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已成為每一位語文教師關注的重點。本文便對優化教學設計,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現實意義以及具體策略做出簡要分析。
高中語文 高效課堂 優化 教學設計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發散思維,培養能力的主陣地。然而在傳統的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占有主導地位,忽視學生的課堂感受,往往采用單一化的教學方式,營造出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也造成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現象。下面對優化教學設計,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提出個人看法。
語文作為高中的基礎性科目,對學生培養正確的人身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它還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然而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生的成績為主要教學目的,嚴重忽視學生的課堂感受,教學方式單一而又呆板,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此,教師應積極踐行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優化高中語文教學設計,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培養正確的三觀。
1.利用多媒體技術巧創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多媒體技術作為科技進步的產物,被廣泛應用于人類的生產生活中,為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策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巧妙創設情境的教學手段,借此來營造出自由、輕松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打造高效課堂的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具體情境與教學內容的銜接性以及適時性,防止出現學生被故事情節吸引而無心學習的情況。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有關荷花的圖片,在制作教學PPT時以悲傷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營造出悲涼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迅速進入教師設定的感情場景中,誘發學生內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強對文章的整體把控,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2.結合教學內容多角度提問,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高中生普遍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在課堂上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課堂學習中來,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同時教師還要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提問,加強學生對文章理解,培養學生深度思考的能力,深度發掘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思考力、創新力等全面發展。
3.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在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教育理念被逐漸提出。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處于主動地位,忽視學生的課堂感受,使得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構建高效課堂也會產生了不利影響。而新形式下的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便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利用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互動完成課堂任務。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不僅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構建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同時對學生思維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等各項基本能力的發展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化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再別康橋》這首詩時,教師便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來對這首詩進行賞析。首先先將全班同學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分析詩中作者所蘊含的感情。在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將本組的討論成果進行展示。當所有小組展示完成后,教師對小組討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同時對表現良好的小組進行表揚,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手段,能夠充分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同時還能加強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鞏固學生之間的感情,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斷優化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構建高效化的高中語文課堂。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加強對學生正確的三觀以及健全的人格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化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西贛州市興國平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