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冬
新媒體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
魏冬
新媒體創意目前已成為創意產業中的支柱產業,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在完善產業基礎設施、打造完整產業鏈條、引進先進平臺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對全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新媒體 創意產業 文化產業
2008年,中國網民數量首次大幅度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新媒體產業呈現巨大的市場空間;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國際奧委會首次將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作為獨立轉播機構,新媒體一經亮相,勢不可擋。這一切都昭示著,從零起步的中國新媒體產業正在以不可預料的速度蓬勃發展。
在過去的十年里,中國GDP的增長基本保持在了10%左右的速度。而媒體產業對GDP的貢獻率是非常驚人的。僅2012年,總市值就超過了600億美元,這個數字在世界上是屬于領先地位的,已經超過了日本。而且,近年來,全世界在媒體方面的開支增長差不多有17—18%,這對中國的新媒體產業來說,也是一個利好的大環境。
在當下中國,新媒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認識新媒體創意產業的現狀。
在當今中國,互聯網用戶、手機用戶的增長非常迅速。網民突破5億,手機用戶也以每個月500萬的數字遞增,其中,智能手機持有者越來越多,這些條件決定了中國網絡市場的老大地位。但是,如果基于中國的人口基數考慮,網絡的普及率還不是特別高,只達到了三分之一而已。由此可以看出,新媒體在中國,依然有著巨大的潛力和前景。
從創意和內容上講,新媒體顛覆了傳統媒體發布內容、發布信息的方式,或者也可以說是突破了這樣一個門檻。另外,它也給了每個大眾表達意愿、傳播思想和信息的權力,使得信息發布變得易如反掌。以傳統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音樂作品為例,原來是需要專業人士通過專業平臺去創造和發行,現在每個人都有可能在互聯網平臺上創造他的文學作品、音樂作品和影視作品,而且他還有能力去傳播他們的作品。這是互聯網新媒體給文化創意產業帶來的最根本的一個變化,也是最大的一個質的提升。在新媒體面前,人人可以參與創意,人人可以傳播。
十二五規劃中特別提到加強在文體產業的投入,要實現18.7%的增長,達到490億元人民幣。這樣的政策背景對新媒體創意產業的發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新媒體消費者的眾多加之國家對創意產業的政策引導,奠定了中國新媒體大國的地位。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普及,新媒體產品和一些硬件設備越來越同質化,也越來越廉價。以手機為例,由最開始的奢侈品到人人皆可擁有的日常用品,普及速度非常之快。所以,未來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層面上的競爭,而是創意、設計、創新上的競爭。能夠開拓服務內容,創造增值價值的企業才能做贏家。蘋果公司的成功就在于,它不僅抓住了消費的最新趨勢,抓住了科技進步的最新成果,也抓住了創意和設計的精華,從而使它的品牌和整個增值有一個質的差異化的定位,這也是蘋果公司真正的核心價值所在。
新媒體創意產業主要有內容創意和廣告創意兩大部分。其中,廣告創意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力是海嘯一般的席卷動作。據統計,2010年,電視廣告增長率12.2%,網絡是32.7%。2012年,電視廣告增長率14.7%,報紙7.3%,網絡34%。2013年,電視廣告14.7%,報紙廣告7.2%,網絡廣告35.1%。這樣的數字讓傳統媒體坐立不安,個別單位甚至難以為繼。比如傳統意義的電視臺,持續20多年的黃金時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威脅。視頻、微博、微信等高新科技渠道的研發和推出,使得無縫收視、社區服務等新媒體時代的要素具備了前提和技術條件。
香港衛視臺長楊錦麟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傳統電視臺與新媒體文化創意產業緊密結合是條不歸路,是發展的不二選擇。此外,他還透露,這將會是一個全新的電視新媒體運營模式,目前,香港衛視正不遺余力地推動這項工作。
[1]劉剛.我國新媒體產業發展瓶頸及對策.國際貿易.2008年第2期,第41頁
[2]黎平.動畫——一個屬于未來的黃金產業.經理人.2006年第6期,第76頁
(作者介紹:魏冬,沈陽工程學院信息學院數字媒體理論與工程系教授)
2013年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遼寧省新媒體創意產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編號:L13DW J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