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峰
(吉林省榆樹市農業機械化推廣站,吉林 榆林 130400)
關于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談討
丁大峰
(吉林省榆樹市農業機械化推廣站,吉林 榆林130400)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近幾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改革新農村這一偉大戰略戰略的深入實施,不斷加強推廣了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對進一步發展現代農業有著深遠的影響。文章著重分析了新時期現代農業技術需求和供給特點,就怎樣才能推動農業技術成果應用和推廣這一問題進行探討,為增強農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高我國農業的科技的應用水平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方法;思考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高新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在現代農業生產中,國家更是對農業技術的推廣更新了相關規定、準則。基于農業生產和農業技術所表現出來的典型性特征,農業生產又帶有很強的區域性,受生態因素、氣候、土壤等影響很大,又為新型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帶來一定的局限性。文章就現代農業技術在應用和推廣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怎樣才能更好地優化推廣資源的配置,因地制宜地拓展農業技術推廣途徑等進行分析探討。
由于現階段我國農業技術創新能力有限,科技供給的實際需求和供給與預期差距很大,國家對于農業技術項目的科研資金投入也明顯比不上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是歸根結底,問題主要是出在缺少可靠的資源供給。首先,對農業技術的供給組成結構未達到合理水平,致使實際生產與科研項目脫節,技術研發成果無法滿足社會實際需求,未達到農業全面發展的需求標準。農業作為一項具有較強綜合性的產業鏈條,其所需求的農業技術成果應該具備綜合性和多層次性。在現階段農業技術發展的過程中,為滿足多樣化、優質化的市場需求條件,進一步加深了農業科研項目務必打破傳統范圍這一要求。所以針對進一步實現農業技術有效供給的加強,應摒棄單純發展農業技術的思想,應大力發展農業綜合配套相關技術,著重加強產業化技術與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的開發。在過去我國的科研成果中,其構成體系主要還是以單項技術成果為主,而綜合性配套技術成果卻少之又少,特別是不能提高對農產品加工技術的重視程度,以至于無法滿足現階段農業發展的需求。在我國,農業推廣機構與農業研究機構是兩個分離的研制機構,也就使得科研成果的使用與活動的資助產生分離,科研和推廣的成本以及效益也產生分離,致使現代農業技術缺少可靠的資源供給。其次,農業科研成果轉化能力低下,農業技術的普及效率低。農業技術的有效推廣是農業技術應用與發展的關鍵因素。由于許多的農業技術科研成果都還只是局限于試驗田和實驗室里,掩蓋了其技術供給效應的特點。原因就是在于當前我國政府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已遠遠不能滿足現實社會的需求,參加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大都是縣級以上人員,致使基層缺少高素質的技術推廣人才,而且非政府農業技術推廣組織的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無法滿足農民的現實需求,導致農業科研成果轉化能力低下,農業技術的普及效率低。
(1)掌握的生產資金有限,針對現有土地資源不能充分利用,限制了農民對現代農業技術的采用和需求。由于大部分農戶所掌握的生產資金有限,無法對新技術的費用進行支付。在零成本的條件下,以期能獲得相應的技術成果,農戶只能在可支付范圍內選擇一項技術成果最好的技術,從而不會對農村技術科研部門帶來經濟上制約。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會使得新型技術的采用成本增高,使得農戶不得不放棄對新型技術的采用。個別農戶所需求的技術和其改進信息,在反饋到科研部門后會大大增加科研主管部門的研究成本,限制了其獲得的利潤;同時,針對個別農戶需要的技術成果,其找尋費用也是相當高的,利潤的獲得也相當有限。再加上大部分農戶的單體土地分散,以至于無法采用機械技術和一些綜合類型技術。
(2)農戶科技文化覺悟差,不能及時有效地吸收和理解現代化農業技術。在對農戶提供農業技術的過程中,因其表現出的文化程度水平偏低,缺乏經營遠見以及科技意識,使得新技術的能力未能得到廣泛的認可。再就是由于某些地區的科技文化限制以及信息閉塞等,使得農戶對科學技術的傳播和接受程度上還有著一定的落后。
(1)將農業科研體制改革落實到實處,提高現代農業技術的有效供給。將如何解決生產與科研相脫節的問題作為此次改革的核心內容。將生產、科研和推廣相分離的現象徹底根除,將分散的管理體制進行整合,改變原有的“重成果,輕轉化;重研究,輕開發”這一保守觀念。
(2)從各方面出發,大力推進農業適度經營規模改革。農業生產的規模在一些特定層面決定著農業技術成果轉化的效益和成本,只有在適度的經營規模體制下運營,才能打破一些小型規模對農業技術成果需求的制約。首先應將土地承包權進一步穩定,將土地流轉權及土地使用權活化,減少土地分割,集中使用土地資源;其次鼓勵農戶組合,打破土地資源太小對農業技術成果所取的制約;最后應該加強農戶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3)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的體系改革,促進農業技術的普及完善及政府引導為主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擴充完善相應的政府專項資金扶持制度,擴大投入力度,使農業技術的推廣及應用、經濟服務功能和職業教育體系有效地開展。完善農業技術的推廣體系,加強復合型技術人員的培養,使農業技術推廣的措施以及內容合理科學化,避免走彎路。加強農科推廣法制度化建設,執行好新品種保護法、技術市場管理法、專利成果法以及農業技術合同法等。充分調動其廣大農村技術人員的積極性,營造一個有利于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良好環境,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與推廣,為我國農業的新時期發展目標確立一個明確的方向。
[1]符崇梅,李娟,魏野疇,等.近30年酒泉市農業結構演變探討及現代農業發展建議[J].甘肅農業科技,2010,(11).
[2]郭黎霞.基于農業產業化的農業物流發展探討[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3]劉紅霞.加快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07,27(5).
Discussion on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ING Da-feng
(Yushu City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motion Center,Yulin,Jinlin 130400,China)
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this great strategy strategy,continues to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has a profound imp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features on how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to promote the issue of agriculture to explore,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to further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which plays a role in promotion.
modern agriculture;technology promotion;method;reflections
F323.3
A
2095-980X(2016)07-0100-01
2016-06-14
丁大峰,男,主要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