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強
(寧夏靈武市農業機械化推廣服務中心,寧夏 靈武 750400)
靈武市冬麥機械化移栽糯玉米試驗研究
孔強
(寧夏靈武市農業機械化推廣服務中心,寧夏 靈武750400)
引進先進適用的移栽機械,開展冬麥后機械移栽鮮食糯玉米試驗,對比兩種機具性能、效率,實現畝經濟效益1211元。
糯玉米;機械移栽;產量性狀;經濟效益
(1)試驗地概況。試驗地點位于靈武市梧桐樹鄉梧桐樹村,土壤類型為壤土,肥力中等,無霜期為150天左右,全年降雨量在150~600mm之間,7月份平均氣溫24℃。
(2)試驗材料。參試的糯玉米品種為金糯628,出苗至鮮穗采收期92天。育苗使用98孔育苗盤,天緣育秧基質。移栽機具為554拖拉機牽引的金利達2ZQ-2型移栽機和井關2ZY-2A型移栽機,移栽行數為2行。
(3)試驗設計與實施。試驗采用大區對比,設置2個處理。處理一:井關2ZY-2A型移栽機;行距:寬行70cm、窄行50cm;株距:30cm;畝密度3700株;面積0.467hm2。處理二:金利達2ZQ-2型移栽機;行距:寬行70cm、窄行50cm;株距:28cm,畝密度3600株;面積0.733hm2。冬麥收獲后翻犁,深度25~30cm,旋耕2遍,深度15cm,達到田面平整,無坷垃?;剩寒€施40%玉米配方肥(20-15-5)40kg、二胺10kg。追肥:7月24日畝施尿素20kg,8月21日玉米拔節期間畝施尿素20kg,9月4日玉米抽雄期間進行畝施尿素20kg、復合肥12.5kg。6月22日育苗,7月3日移栽。
(1)糯玉米生育期測定與分析。同時移栽,處理一比處理二生育期少3天,在本地生育期比原產地多21天。原因是7月份氣溫較高,8、9月份降雨量大、日照時數少,導致緩苗期過長,灌漿緩慢,生育期延長。通過田間基本苗調查,處理一畝基本苗數3846株,成活率為97%,處理二畝基本苗數3522株,成活率為96%,兩種移栽機滿足作業技術指標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糯玉米生育期
(2)糯玉米產量性狀要素分析。植物性狀處理一優于處理二,其中:植株高7.55cm,穗位高9.3cm,果穗粗高0.28cm,行數多1.15行,行粒數少0.7粒,有效棒長高0.15cm。從產量結果上看,處理一比處理二收獲棒多234個,合格棒多256個,合格棒率高1.5%。按一等棒每棒0.65元,二等棒每棒0.45元計算,處理一收獲一等棒478個、二等棒2900個,畝產值1689元;處理二收獲一等棒547個、二等棒2565個,畝產值1510元,兩種處理畝產值相差179元。如表2所示。

表2 糯玉米性狀產量
(3)機具作業費效對比。機械移栽每畝作業收入100元,機具折舊額按使用期限10年,每年90個工作日,殘值比例5%計算,井關移栽機由1人操作,而金利達移栽機需配備1名拖拉機駕駛員、2名喂秧手,人工費用和燃油費用遠高于井關移栽機,雖然作業量每天多0.hm2但是畝均作業成本卻比井關移栽機高20.9元,日作業收益低91元。機械移栽與人工移栽相比,每畝分別節省費用144.4元、123.5元。如表3所示。

表3 機械與人工移栽成本收益對比 元/畝
(4)經濟效益分析。種植戶冬麥收獲后機械移栽糯玉米,冬麥實現畝產470kg,畝產值1100元,畝效益為610元。機械移栽糯玉米,處理一畝產值1689元,畝成本 1078元,畝效益為611元,兩茬作物總產值2789元,實現經濟效益1211元;處理二畝產值1510元,畝成本1040元,畝效益為470元,兩茬作物總產值2610元,實現經濟效益1070元。如表4所示。

表4 冬麥復種糯玉米經濟效益對比 元/畝
通過試驗說明該種植模式是可行的,由于8、9月份低溫、多雨天氣較多,糯玉米生長緩慢,導致一等棒收獲偏少,影響經濟效益,但也為今后推廣示范該技術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實踐經驗。井關2ZY-2A型移栽機重量輕、株行距、插植深度調節方便。金利達2ZQ-2移栽機作業效率比井關移栽機高20%,但是需要在減輕自身重量,提高鴨子嘴破土能力,改進插植深度調節方式,增強覆土器工作可靠性上做出改進。建議:一是種植時深翻、旋耕、鎮壓、移栽要連續作業,移栽后及時淌水,提高秧苗成活率;二是寬窄行種植,畝密度3700~4000株為宜;三是由于每年霜凍期的不確定,需要繼續選擇適宜本地區種植的糯玉米品種。
Experimental Study on System of Mechanized Transplanting Waxy Maize in Lingwu
KONG Qiang
(Wushi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Promotion Service Center,Lingwu,Ningxia 750400,China)
In this paper,advanced applicable transplanting machine were introduced to carry out the system of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fresh-eating waxy corn after test,machine performance,efficiency of the two kinds of machine are compared to realize a 1211-yuan mu economic benefits.
waxy maize;mechanical transplanting;yield;economic benefits
S233.73
A
2095-980X(2016)07-0165-01
2016-06-24
孔強(1975-),男,寧夏靈武人,大學本科,農機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