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第二人民醫院(225411)袁春美 蔣映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異構體,最先由日本人發明,屬喹諾酮類廣譜抗生素。因其抗菌譜廣,與其它類抗菌藥物間無交叉耐藥性,對細菌敏感性高,較少產生耐藥菌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1]。眾所周知,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明顯較其他抗菌藥物多,因而這類抗菌藥物對老人應慎用,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禁用[2]。不良反應的發生主要與藥物本身、患者的年齡、給藥途徑及給藥劑量等因素相關[3][4][5]。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上報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靜脈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發生的不良反應88例。
1.2 方法 對上報的88例靜脈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應進行回顧性分析,并依據患者的年齡、給藥劑量、累及部位以及嚴重程度分別進行分類與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判斷具體預防方向,再依據獲取結果給予臨床預防建議及措施。
2.1 患者的年齡 88例不良反應中男性29例(32.95%),年齡在50歲以上的患者61例(69.32%),50歲以下27例(30.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無18歲以下病例。
2.2 給藥劑量 88例不良反應中日劑量400mg及以上的60例(68.18%),日劑量400mg以下的28例(3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累及部位 88例不良反應中以皮膚損害率最高,其次分別為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其他不良反應等。
3.1 基于年齡的預防建議及措施 本院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發生病例的年齡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因左氧氟沙星主要經腎排出,老年患者各臟器功能減退,導致藥物的代謝和排泄減慢、體液游離藥物濃增高、對藥物敏感性增強、耐受力降低,故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時須監測腎功能,必要時調整劑量,謹慎使用,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喹諾酮類藥對低齡幼小動物可引起關節軟骨的損傷,故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禁用。臨床醫師應依據藥物使用安全手冊合理選擇用藥。
3.2 基于給藥劑量的預防建議及措施 本院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發生病例的日劑量集中在400mg及以上。因給藥劑量、濃度、滴速等都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故臨床使用時質量濃度為200mg/100mL的左氧氟沙星溶液輸注時間應在60min以上,滴速宜慢,2次靜脈用藥間隔應在lh以上,治療不可超劑量用藥,療程不宜過長,必要時監測血藥濃度[6][7]。
綜上所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應的發生與藥物本身、患者的年齡以及給藥劑量、給藥速度、濃度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關性。因此,采用必要的預防措施,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避免因不良反應造成的嚴重后果。臨床應用左氧氟沙星后應仔細觀察,密切關注其不良反應的發生,及時處理、監測,做到合理、安全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