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中國國家畫院絲綢之路采風寫生作品展在京隆重開幕
2015年11月12日,“2015中國國家畫院絲綢之路采風寫生作品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國家畫院創作研究部、國畫院、油畫院、版畫院、雕塑院、公共藝術院共同承辦。
全國人大常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文化部原副部長趙少華,國家中央編辦原副主任王瀾明,中國文聯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牧,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中國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杜軍,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曉凌、張江舟、趙衛,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于志學、趙華勝、苗重安、尼瑪澤仁、李延聲、張祖英,文化部藝術司文美處副處長張百成,中國美術家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建,中國國家畫院創作研究部主任紀連彬、副主任何加林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楊曉陽院長、劉大為主席、李延聲先生先后致辭,趙少華、王瀾明、李牧、劉大為、楊曉陽、杜軍、尼瑪澤仁、于志學、趙華勝、苗重安、李延聲、張祖英為開幕式剪彩。
此次絲綢之路美術創作工程寫生展,就是把兩年多時間以來大家在絲綢之路上所取得的成果進行階段性展示,共展出了70余位藝術家的數百件作品。這里既有寫生途中的隨筆感受,也有創作的速寫、草圖,還有拍攝的影像資料,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公共藝術等多種類型。展出的既有大量寫生及未完成的作品,也有探索性的嘗試。與以往的美術創作工程不同,展覽給藝術家更大的發揮空間,在實際過程中也努力創造各種條件,使藝術家的才華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使藝術創作更符合自身的規律。經過兩年多的嘗試,不但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而且創作熱情迅速升溫,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集中創作大幅作品的狀態。
2011年,中國國家畫院提出了以“祖國”為主題的六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與支持。在2013年,中國國家畫院響應習主席提出的“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集中力量搞好創作,力爭精品力作,同時調整思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在六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基礎上,集中全力推進“絲綢之路美術創作工程”。此次絲綢之路寫生匯報展,就是近兩年多時間里,考察、采風、寫生成果的階段性匯報,記載了藝術家們遍布國內外絲路沿線的足跡。
由院領導分頭帶隊,沿著四條線路:沙漠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進行采風寫生,足跡遍布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四川、新疆、西藏、福建、內蒙古、云南。
在習主席文藝座談會講話發表一年多的時間里,中國國家畫院以“絲綢之路美術創作工程”為龍頭,通過舉辦學術展覽、研討座談、采風寫生等活動帶動藝術家的創作熱情,以高質量的美術作品打造中國藝術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