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平
說起小兒肺炎,不知道的家長恐怕很少。這個兒科最為常見的疾病,危害委實不可小覷——目前仍是導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一殺手。
一種人所周知的常見病,為何會成為嚴重危害兒童健康與生命的第一殺手?作為家長,您了解兒童肺炎的基本知識嗎?又該如何預防和早期識別,并及時送醫呢?
早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較大,兒科門診隨處可以看到咳嗽不止、發熱流涕、面色潮紅的“小病號”和心疼、焦急而又累不可支的家長。簡單交流幾句后,“肺炎”讓大家感到同病相憐。幾天之內,寶寶仿佛瘦了一圈,也不好好吃飯了,還拉肚子,夜里要么昏睡,要么哭鬧不止。數月大的小寶寶,只能在頭頂剃發扎針輸液,哭得撕心裂肺。家長聞之心碎、默默掉淚。一些家長面露難色:孩子前不久才治愈出院,這才幾天,又開始咳嗽,莫不是肺炎卷土重來了?個別家長則抱怨:孩子咳嗽很久,吃藥也不見好轉,人倒是活蹦亂跳的,被診斷為真菌性肺炎,這是什么肺炎?且看專家們為家長朋友揭開肺炎的層層面紗,指導科學用藥,教授正確的護理方法,讓家有兒女的讀者們,這個春天無肺炎。
策劃/執行 家庭醫學刊社
肺炎種類知多少
同為肺炎,臨床上分類卻是林林總總,紛繁復雜的醫學名詞讓家長朋友一頭霧水。其實,只要明白了分類的方法,脈絡也就一目了然。臨床上主要依據病理形態學、病原體種類、病程和病情輕重等幾方面對肺炎進行歸類。
根據病理形態學分類 不同病因、不同嚴重程度的肺炎,病理形態上的改變也不同。依據病理形態特點,醫生將肺炎分成大葉肺炎、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及毛細支氣管炎等。通常嬰幼兒肺炎病變相對廣泛,以支氣管肺炎和毛細支氣管炎多見;學齡兒童由于免疫力增強,肺部病變主要見于大葉性肺炎。總體而言,支氣管肺炎是小兒最常見的肺炎病理類型,可見于各個季節,尤其是秋冬季,營養不良、免疫力較低和合并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更容易發病。
根據病原體分類 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真菌等均可導致兒童肺炎。不同國家、地區以及不同發病年齡,肺炎病原體種類也不同。發達國家以病毒性肺炎多見,發展中國家則以細菌及支原體肺炎多見。常見的引起肺炎的細菌有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桿菌等;病毒性肺炎,常見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另外真菌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肺炎等也不容忽視。
根據病程分類 肺炎分為急性肺炎、遷延性肺炎及慢性肺炎,急性肺炎一般病程在1個月以內,遷延性肺炎病程長達1~3個月,超過3個月則為慢性肺炎。
依據病情分類 可分為輕型和重型。輕癥病情較輕,除呼吸系統外,其他系統僅有輕微受累,全身中毒癥狀不明顯;重癥病情重,除呼吸系統受累嚴重外,其他系統亦受累,全身中毒癥狀明顯。
兒童肺炎危害大
大部分輕癥肺炎患兒只要及時就醫,正確治療,做好家庭護理,一兩周就會好轉。但重癥肺炎病情重、發展快,必須及時住院搶救治療,否則將引起一系列合并癥,甚至危及生命。
2005年WHO在《柳葉刀》雜志上公布的2000~2003年兒童死亡病因評估報告顯示,肺炎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據估計,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肺炎每年造成18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死于肺炎的兒童人數占全球兒童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超過因艾滋病、瘧疾和麻疹死亡兒童人數的總和。
肺炎也是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位原因。1996~2000年全國檢測數據顯示,肺炎占兒童死亡原因的19%,遠遠高于腹瀉和意外窒息等兒童常見致死原因。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0萬兒童死于肺炎,相當于每15秒鐘就有1個兒童因此喪命。
重癥肺炎也是重要的致殘原因,可損害肺功能,引發其他器官損傷等,降低患兒的遠期生活質量。
鑒于兒童肺炎的巨大危害,WHO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于2009年發起防控肺炎全球行動計劃,該計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行動:通過提倡純母乳喂養、預防低出生體重兒等措施保護每個兒童,為他們創造不易患肺炎的環境;通過接種疫苗預防兒童肺炎;在社區、衛生中心和醫院等機構通過正確護理和利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肺炎患兒。該計劃的實施,對控制肺炎危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病情輕重癥狀不同
發熱和咳嗽是兒童肺炎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癥狀。但肺炎的癥狀絕非僅僅發熱、咳嗽這么簡單,也并非所有的發熱、咳嗽均為肺炎。
不同程度肺炎,臨床表現也不同。輕癥肺炎一般致病菌及毒素僅侵犯肺部,小兒只有咳嗽、氣喘、痰多等呼吸道的癥狀。重癥肺炎除了呼吸道癥狀外,還可能有其他器官和系統的癥狀。如發生心力衰竭時,小兒會突然煩躁不安,呼吸、脈搏明顯加快,面色青灰,鼻翼扇動,出現點頭樣呼吸和三凹征,尿量明顯減少;有的肺炎患兒可能發生中毒性腦病,出現精神萎靡、昏睡、意識模糊,甚至發生抽搐;如果孩子肚子很脹、惡心、嘔吐,吐出咖啡色樣的東西或排出黑色大便,往往已發生了中毒性腸麻痹,并且引起了腸出血和壞死。這些情況均非常危險,需要緊急處理。
如何有效識別小兒肺炎
小兒肺炎與普通感冒同為呼吸道感染,很容易混淆,但前者為下呼吸道感染,后者為上呼吸道感染,病情、病程和治療方法存在較大差異。普通感冒多為病毒引起,治療以退熱、護理等對癥處理為主,大部分可以自愈。但小兒肺炎若未能得到及時治療,如轉為重癥,可導致嚴重不良后果。
由于發熱、咳嗽也可見于普通感冒,家長常常很難區別小兒肺炎和普通感冒。但一些重要的常識一定要知道。
1.大部分普通感冒發熱日程較短,如果發熱持續超過3天,或持續高熱、藥物退熱效果不佳,或者發熱、咳嗽進行性加重,精神狀態、食欲較差,一定要及時就醫。
2.一些呼吸系統的表現也可幫助家長識別肺炎,如果呼吸頻率高于50次/分,呼吸時聽到呻吟聲,或觀察到孩子吸氣時胸壁下凹陷,以及鼻翼煽動等,均要考慮到肺炎的可能,并及時送醫。
3.胸部X片是肺炎診斷的金標準,單次X光拍片的放射線暴露量很少,切不可因擔心射線而延誤診斷。
此外,血常規以及有經驗的醫生的體格檢查尤其是肺部聽診對于兒童肺炎的診斷也至關重要。一句話,千萬不要以個人經驗來代替甚至干擾專業醫護人員的判斷。
未雨綢繆談預防
兒童肺炎危害如此之大,加強預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扶正祛邪這一中醫的要訣,同樣適用于兒童肺炎的預防。
扶正 一方面要通過保證充分、合理的營養,滿足兒童快速的生長發育需求,增強小兒的抵抗力,防止病原菌的侵入,特別要強調嬰兒期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加強鍛煉,可根據年齡選擇適當的鍛煉方法,切不可過度疲勞,更不可損害孩子的正常生理機能。
祛邪 一方面要加強傳染病的防接種工作,尤其是在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間,應積極采取預防措施。目前已有多種肺炎疫苗可用,針對B型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麻疹和百日咳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肺炎的最有效方法。另一方面要給兒童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特別是防止室內空氣污染,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勤洗手,注重食品消毒,做好預防隔離等。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減小兒童肺炎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