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友
【摘 要】分析電工電子實訓教學的重要意義,指出實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推動電工電子實訓教學的發展,提高實訓教學的質量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字】電工電子 實訓 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2C-0185-02
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 要加快教育改革發展,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高素質的技術人才隊伍。電工電子實訓課程是高職學生走進大學校園的第一門實踐課程,實訓教學作為工程實訓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在真實工程環境的模擬下所開展的以動手操作為主的教學實踐模式,嚴格而科學地遵循了實踐性原則,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工科專業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積累基礎技術知識,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知識應用和遷移能力,為后續的專業課打下堅實的理論與興趣基礎,將直接影響學生后續專業課程學習及未來發展方向。雖然目前高職院校電工電子實訓課程已經有一定教學模式,但是隨著社會對創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斷提高,現有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模式和方法仍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研究如何通過改良實訓課程以達到培養和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最終目的是一項非常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一、電工電子實訓課程的意義和作用
電工電子實訓課程,其課程設置依據來源于教育部規定的高等職業院校教學大綱,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是為電工電子行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電工電子實訓從內容上分為兩大板塊:一是電工技術板塊,二是電子技術板塊。電工電子實訓課程,首先能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使學生通過實踐訓練提升讀圖能力。很多學生在實訓前,對于電路原理等基礎知識僅僅停留在理論認知層面,通過實訓,弄清了電路電器元件及工作原理,學會由電氣原理圖設計出接線圖,通過深入的實踐,學生還可以熟練掌握簡單焊接技術來改進整流電路、穩壓電路等復雜內容。此外,電工電子實訓課程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電工電子實訓是采用實踐工作模式,為學生創造了仿真的實操環境,學生經過實踐訓練能夠學會設計電路、組裝電路等內容,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所有環節都必須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生的探索熱情、實踐動力被充分調動,發現問題的能力和協同合作的精神自然而然形成。
二、電工電子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現代實訓理念不夠先進
在大部分高職院校里,沒有形成一套科學完整的現代職教實訓理念體系,為培養具備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術人才服務還只是一個理想的目標,遠沒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高職的實訓課堂,教師依然是主宰者,“主動學習”的理念往往體現為“教師灌輸”的效果,“培養人”的理念往往體現為“管理人”的過程,“職業能力培養”的理念被執行成了“技術能力培養”的事實,“人的全面發展”理念總是不可避免地被演繹成為“單一技能的枯燥訓練”的結果。
(二)實訓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提升職業教育的質量,要求高職院校必須有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專業課及實訓課的教師必須具有扎實的文化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同時具有精湛的技術技能。但是,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都來源于剛剛畢業的碩士、博士,從學校畢業就進入了工作崗位,缺乏一線頂崗鍛煉的實踐經歷,少有與外界交流學習的機會,電工電子行業發展動態掌握不足,在電工電子的實訓教學過程中,難以為學生傳授電工電子的實訓技巧,無法為學生帶來企業一線的新鮮素材,直接影響了實訓效果。
(三)實訓基地實用性不強
盡管教育行政部門一再強調實訓基地建設的實用性、仿真性、生產性,但眾多職業院校建設的實訓基地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總是有很大的出入。建設設計方案過于追求豪華、全面,卻忽略了實用性。很多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室常年空置,大部分實訓基地利用率偏低,甚至很多實訓平臺的設計與教學脫節、與實際情況不符,很難起到真正的作用。
(四)校企實訓合作力度不夠
2015年,國務院在《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強調“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等改革方向,并允許社會力量“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辦學”。盡管大部分高職院校與企業簽訂了長期實訓合作關系,但是在合作內容上卻有所局限。一方面,學校因實訓經費不足、社會資源的局限,深入企業實訓的實質內容只能停留在帶領學生去企業進行最簡單的參觀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實訓實習并不能明顯地降低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對于企業的效益并未起到良性作用,因此,企業大多不愿與學校合作,學校主動,企業被動甚至不動,缺乏合作辦學的內在動力。
三、電工電子專業實訓教學的改革措施
(一)構建多層次實訓教學體系
一段時間以來,高職院校電工電子專業的實訓課依附從屬于理論課而存在,而要培養出適應社會和市場的應用型人才,實訓課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高職院校的電工電子實訓課應該調整專業計劃和大綱安排,構造獨立系統的教學體系,制定科學合理的統籌安排,適應各個層次的學生群體,搭建“基礎訓練”“綜合訓練”“創新訓練”三大模塊的教學體系,最終與理論課相輔相成,共同支撐起電工電子專業的培養目標。
(二)優化創新實訓教學內容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電工電子專業實訓課,內容大多停留在驗證性項目階段,無法體現出先進性、實用性和校本課程特色。因此要想深入實施實訓課的改革,必須在實訓內容上加大創新力度,把實訓項目和實際工程兩者最大化整合,以基本理論知識為基礎,以驗證性實訓內容為根基,大量引入與實際操作結合緊密的工程型綜合型實訓項目,與時俱進地開發出滿足學生實訓需求和融入最新科學技術的實訓內容,使實訓內容難易結合、鞏固和創新并舉,系統地、分步驟地、多角度地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與實際操作能力。
(三)采用多元化實訓教學手段
相比于普通高校,高職院校對實訓課的要求非常高,采取何種教學手段通常是影響教學目標能否實現的決定性因素,因此為促進學生對實訓課的興趣,提高實踐教學的授課質量,電工電子專業的實訓課應當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從理論知識到實際應用的轉化。比如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很多設備的使用和流程單純依靠教師的口語傳授,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如果利用多媒體聲音、圖像和動畫等方式加以呈現,學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教師意圖,相關的電子版上課資料也便于學生攜帶、反復觀摩、復習鞏固。再如自助式的實訓模式,教師布置一項實訓課題,學生可以在網絡論壇中形成數個討論小組,通過團隊研討出的實踐方案、分工配置等自主設計完成相關實訓項目。教師可以根據經驗為學生提供參考資料和預設問題指南,通過以學生互助為主、以教師引導為輔的教學手段,達到鍛煉學生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
(四)打造高水平實訓教師隊伍
電工電子專業的實訓課教師素質直接決定著實訓課質量的高低,以往實訓教學在教師配備上得不到重視,骨干教師、青年教師都不愿意走到實訓前線中來,這導致了實訓課教師水平普通不高。所以要想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受到企業歡迎的高素質學生,高職院校電工電子專業必須打造出結構科學、實踐水平高超、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要從完善考核制度做起,將教師的實訓水平、實訓課工作量與理論教學科研水平、理論授課同等對待,定期舉辦經驗交流會和專題研討會,讓教師們既能得到個人專業的進步,也能得到職業的認可,提高他們潛心投入實訓教學的積極性。
作為一門基礎型、應用型課程,電工電子實訓課程在學生的實踐學習中起著先導性、示范性的重要作用,經過多年的教改實踐,實訓教學不再是簡單的驗證分析,而應從工程實際的角度去主動分析問題,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自我潛能,增強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魏國勇.淺析高職電工電子實訓教學創新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5(20)
[2]徐永林.電子電工實訓教學創新與實踐初探[J].當代職業教育,2013(5)
[3]汪時龍.中職電工實訓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中旬),2014(1)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