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開強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農業局,四川 北川622750)
?
魔芋種芋生產管理技術
黎開強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農業局,四川 北川622750)
摘要:介紹了北川優質魔芋種芋繁殖技術,主要包括繁殖前準備、播種、病蟲害防治、中耕除草、收挖與貯藏等內容,以期為魔芋種植戶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魔芋;種芋;技術
北川魔芋種植存在品種退化嚴重、種芋缺乏、農民自繁種芋意識淡薄等問題。芋種主要靠異地購買或自留大種芋種植,不僅增大了種植成本和生產風險,而且忽視了魔芋種植中產生的小芋和芋鞭的利用價值,無法從源頭上控制品種的優質和純度。優質魔芋種芋擴繁技術,就是將篩選出的好品種,種植優質魔芋產生的大小為5~200g 的小芋和芋鞭收集在一起,按種芋大小分類進行種植繁殖,為大田提供300~600g 的種芋。種芋擴繁不僅提高了單產,降低了生產風險,還穩步擴大了種植面積,提高了魔芋種植的經濟效益,現將該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1基地選擇
魔芋種子基地可選擇在海拔1500m以下向陽、背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不積水且交通方便的幼林地,最適宜的海拔高度為800~1000m區域;繁育基地應以鄉鎮或小流域為單元進行規劃,并以大戶種植為重點,以方便就地調運;基地的規模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6.67hm2;魔芋種子基地持續生產時間最長4年,4年后必須重新選地。
2繁殖前準備
2.1品種及種子選擇
選用抗病、優質、豐產、抗逆性強且適應山區種植的魔芋品種。要求種子不帶軟腐病、白絹病、病毒病等魔芋主要病害,可選用脫毒花魔芋原原種或2年生健康魔芋繁殖的根狀莖或球莖作魔芋種子基地的種源。
2.2整地
根據幼林地實際情況,除去林間雜草,對土壤進行翻耕,翻耕深度20~25cm,同時整細土塊。
2.3施肥
魔芋種子基地施用底肥應以通過高溫腐熟的農家肥或生物有機肥為主,以鉀肥為重點的復混肥為輔。若基地選擇的土壤是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的幼林地,前2年可不施用農家肥和化學肥料。
2.4曬種消毒
種芋播種前翻曬1~2d,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消毒,曬干后選晴天播種。
3播種
播種時間以10cm土層地溫7~20℃為宜,海拔1000m以下區域11月和次年2~3月均可播種,海拔1000m以上區域宜3月播種。提倡在林間等行壟作,一般要求行距50cm,窩距20cm,并單行起壟,壟高20cm左右。“林-芋”間套種植,一般植3000窩/667m2左右。
4田間管理
4.1除草
抓好魔芋基地除草是田間管理十分重要的內容。基地面積較小的種植戶,可進行人工除草,出現密度較大的雜草時,及時分批次除草,封行前進行最后一次除草,最好不用鋤頭,以免傷根;基地面積較大的種植大戶,可采用化學除草,方法是播種后至出苗前20d,當田間雜草密度較大時,可用41%農達水劑(進口草甘膦)200~300mL/667m2或用10%草甘膦水劑(國產)500mL/667m2,對水30kg/667m2對地面雜草噴霧,或用30%增效草甘膦可溶性粉劑(永達)對水噴霧,可有效防除雜草。預計魔芋5d后將出苗時,雜草已開始發生,可用20%克蕪蹤水劑250mL/667m2對水45kg/667m2,對地面雜草進行噴霧,雜草較多時,用藥量加大,能迅速觸殺雜草,抑制其生長。
4.2追肥
魔芋的追肥應視土壤肥力情況和魔芋長勢情況而定。第一年可不追肥,第二年應根據土壤肥力情況和魔芋的長勢情況進行追肥。追肥宜早不宜晚,在魔芋葉片封行前進行追肥,應以鉀肥為重點,適當搭配氮、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
4.3病蟲害防治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原則,重點預防魔芋病蟲害的發生,確保生產出的種芋無病。
4.3.1軟腐病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77%可殺得粉劑1000倍液進行預防。在魔芋生長期間(6~9月)每隔7~10d交替灌根,連續5次,以最大限度提高預防效果。
4.3.2白絹病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利克菌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噴藥時應注意噴植株基部和地表;生長期發現病株應及時挖除,病穴撒上消石灰,對周圍尚未發病的植株,可用上述藥劑澆施,以防病害蔓延。
4.3.3地下害蟲為害魔芋的地下害蟲主要有蠐螬、螻蛄、小地老虎。用50%辛硫磷200mL/667m2與施用農家肥混合作底肥,即可防治地下害蟲;在塊莖膨大期,用90%敵百蟲35~45mL/667m2對水45kg/667m2進行灌窩,也可治理地下害蟲。
4.3.4地上害蟲為害魔芋地上部分的害蟲主要有甘薯天蛾、豆天蛾、斜紋夜蛾的幼蟲。蟲口少時,可人工捕殺;蟲量多時,可用2.5%的敵殺死20mL/6672對水45kg/6672進行葉面噴霧。
5收獲與貯藏
5.1收獲
魔芋種芋的收挖時間一般可在植株倒苗7d后搶晴收獲,并按大小分級,保護頂芽,避免機械損傷。同時,收集無病的芋鞭和摘除鮮芋周圍的壯芽,繼續作為種芋。
海拔1000m以下區域的種子基地,第一年可不收挖,讓其在地內越冬,減少挖種的勞動成本,第二年繼續加強田間管理,讓其生長兩年才統一收挖;海拔1000m以上區域的魔芋種子基地,當年必須全部收挖,以防止冬季凍害對生產造成損失。收挖后應在地內攤晾半天以上,以降低種芋表皮水分。
5.2收后貯藏
種芋收后分品種分級貯藏,貯藏前用福爾馬林液50~100倍液或20%石灰水浸泡30min,風干后貯藏;保證種芋正常生理所需貯藏條件,防止凍害損失,減少雜、病、爛,確保種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