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廣林
?
美國進口豬肉沖擊下的中國養豬產業戰略思考!
董廣林
4月7日,農業部表態:中國大量進口豬肉不必要!不合適!不可行!
養豬人終于可以放心了,在企業與4 000萬養豬從業者面前,國家會照顧誰的利益無需爭辯。一場利益之爭的口水之戰也沒必要繼續。而此口水戰過后,我們就不得不去思考我們中國養豬產業的戰略性思考及未來!
我很早以前就有一個觀點,未來的豬肉消費者訴求是從有肉吃,再到有安全放心的豬肉吃,再到有安全放心且有特色的風味豬肉吃的消費訴求轉變!也就是說,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消費者群體的收入水平提高,人們對于吃會更注重安全養生及體驗。工廠化流水作業生產的豬肉產品已經不能滿足一些高收入人群的消費訴求,而安全的、有特色的風味豬肉更加讓消費者喜歡,盡管這種變革進程依然緩慢,但是其趨勢依然清晰!
無論是國家從環保角度及中國國情出發的扶持集約化、規模化養豬向家庭農場、適度規?;€是種養一體化的政策調整,還是養豬行業自發出現的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養豬行業飼養流程變革,因地制宜的養豬模式探索及踐行,都在網絡的普及傳播下踐行和探索。中國的養豬業轉型之路正在持續的變革之中。
無論是企業的利益之舉還是國家調控的現實,進口豬肉的成本低于國內的養豬成本是我們不可否認的,但是因為國外的豬肉成本低我們就不發展中國的養豬業嗎?一旦中國豬肉市場全面開放,中國養豬業喪失話語權,你還能吃到便宜豬肉?
現在,適合中國國情及自身豬場經營的可持續種養一體化模式也在不斷的踐行及推進,注重動物福利,改善飼養環境,養適合自己的品種,找出適合自己的養豬模式及安全的養豬方案都已經成為大部分養豬人的共識,無論是風味豬肉的開發,還是無抗概念的提出及普及,都在中國一線基層豬場穩步推進!
思路決定出路,腦袋決定屁股,屁股決定椅子,椅子決定地位!因此,中國養豬產業的戰略定位一定是清晰的,那就是基于豬肉安全生產所帶來的普通豬肉競爭及安全特色風味的高端豬肉競爭突圍為方向的一系列行業變革及踐行!
用我們行業者的踐行及探索,找出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適合中國國情的普通豬肉生產模式及流程,從無抗或者少抗上利用安全生產干掉低價的進口豬肉市場。用安全特色的風味豬肉生產強勢占領國內高端消費群體,國外豬肉還靠什么跟我們競爭?
習主席說過,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養豬人要有自律意識,我們正視現實,我們從不回避問題,我們用實干及合作共享精神推動中國的養豬業健康發展,我們用安全和差異化競爭打敗國外的低成本優勢,才是我們中國養豬業的戰略突圍之路!
用偏執回應傲慢,用結果詮釋價值!為了行業的延續,為了我們養豬行業的持續長青,我們用行動打敗其成本優勢,我們用安全及差異化競爭戰略搶占消費終端!
一旦做到,進口豬肉憑什么跟我們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