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雪/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診斷室禽病室
?
種禽場疫病監測與凈化
韓雪/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診斷室禽病室
為掌握種禽場主要垂直傳播性動物疫病流行狀況,為制定種禽疫病凈化政策提供科學依據,農業部自2011年起對全國祖代及以上種雞場和4個國家級家禽基因庫開展禽白血病、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癥、雞白痢等主要垂直傳播性疫病監測。迄今為止,種禽場疫病監測已持續5年,充分了解了種禽場垂直傳播疫病的感染情況。自此基礎上,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對祖代以上種雞場疫病凈化現狀持續跟蹤,深入了解種禽場疫病凈化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困境,促進疫病凈化工作深入開展。
動物凈化工作需要在充分了解我國養殖現狀和疫病流行情況的基礎上開展,在不斷的摸索中,從最初的蛋種雞場監測開始,種禽場監測明確和完善了各項要素。
(一)確定監測的病種
2010年,農業部己開始重視我國禽白血病、雞白痢這兩種垂直傳播疫病在種禽場的感染情況,并發布文件對部分祖代蛋種雞場和SPF雞生產場開始摸底調查。2013年5月,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簡稱《規劃》),提出優先防治16種動物疫病,其中涉及4種禽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雞白痢(沙門氏菌病)和禽白血病,并在《規劃》中提出了種禽場重點疫病的凈化考核標準。種禽場監測經過連續幾年的摸索總結,最終監測病種選定高致病性禽流感、雞白痢(沙門氏菌病)和禽白血病3種疫病。
(二)明確監測范圍
種禽場疫病凈化應該從源頭抓起。考慮我國種雞的養殖情況,疫病監測的范圍明確為祖代以上種雞場。進一步細化選定的祖代種禽場包括蛋種雞場、肉種雞場(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和地方原種場。監測的品種包括國內培育品種和國外進口品種。監測的地域涵蓋我國北方和南方的養雞大省。2015年開始,種禽場疫病監測范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吉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云南和寧夏共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祖代種雞場最多的三個省份依次為江蘇、北京和廣東。祖代以上種雞養殖量最多的三個省份依次為廣西、河南和廣東。廣東省祖代以上種雞場數量多、養殖量大。祖代以上養殖場多的省份也將是開展我國種雞場疫病監測和凈化工作的重點省份。
(三)明確監測數量
經調查顯示,我國祖代以上種雞場約200多家,遍布全國各地,各省分布不均。經過多次討論最終從這些省份中選擇了50家雞場作為監測對象,其中包括2011-2013年持續監測的蛋種雞場,另外增加了肉種雞場和幾個地方原種場。另外,根據往年的監測數據,從2014年開始選擇個體流行率2%作為預期流行率,每個場抽取150份樣品(咽喉和泄殖腔拭子、血清和蛋清)進行采樣監測。
(四)明確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的可靠性決定了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按照國標及農業行業標準,結合檢測試劑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最終確定的檢測方法為:禽流感抗體免疫合格率采用血凝抑制試驗(HI試驗),病毒檢測選擇PCR方法。雞白痢抗體的檢測選擇血清平板凝集法。禽白血病抗原的檢測選擇ELISA方法檢測蛋清中p27抗原,禽白血病抗體檢測選擇ELISA方法檢測血清ALV-A/B和J亞群抗體。
2011-2015年連續5年的監測結果顯示,禽流感病毒的檢測一直為陰性,禽流感抗體的免疫合格率較高。種禽場H5亞型禽流感感染為陰性,H5、H9亞型抗體免疫合格率較高,H7亞型流感抗體自2014年起在部分種禽場中有少量檢出。禽白血病感染在我國蛋種雞場、肉種雞場和地方原種場中均檢出,且地方原種場的感染率較高。國內培育品種的禽白血病陽性率較進口品種高,仍需繼續開展凈化工作,進口品種的引種控制和陰性雞群的凈化維持仍需要加強。雞白痢抗體陽性率一向保持較低水平,但2015年場陽性率和個體陽性率都有升高的趨勢,需要引起重視。
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結合5年來的監測數據。我中心對種禽場疫病凈化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有了深入了解。
(一)開展疫病凈化的動力
1.國家和各省對疫病凈化工作都非常重視。農業部一直在征求專家意見,爭取盡快出臺《種禽健康標準》。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進疫病凈化工作,制定了多個與疫病凈化相關的技術指南和管理辦法,推動疫病凈化創建場和示范場的評估認證工作,并于2015年認證了2個禽白血病凈化示范場和5個禽白血病凈化創建場。各省也先后建立各項標準和指南,目前,已有12個省制訂了禽病凈化技術標準、技術規范或技術方案等文件、9個省建立疫病凈化場評估認證體系,推動本省疫病凈化工作的深入開展。
2.祖代雞場對疫病監測和凈化的重要性有較高的認知度。種雞場對免疫抗體監測均較重視,能夠定期開展抗體水平監測和病原監測,大部分祖代雞場開展了疫病凈化工作。而且部分祖代雞場具有自行檢測能力,能夠開展HI試驗、ELISA試驗,其余雞場送疫控機構或科研院所進行疫病檢測。部分大型育種企業對疫病凈化非常重視,如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廣東溫氏南方家禽育種有限公司等企業,飼養國內培育品種,大力開展疫病凈化工作,為培育國產品種的高品質種雞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疫病凈化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國家對種禽的疫病沒有明確標準要求,市場上沒有形成優質優價的競爭環境,企業缺乏開展疫病凈化的動力。除了部分資金雄厚的大企業從企業長遠利益角度考慮,自主開展疫病凈化工作,其他企業雖然明白疫病凈化的重要性,但對開展疫病凈化的積極性并不高,對實現疫病凈化并不樂觀。地方原種場的禽白血病和雞白痢感染率非常高,既要保護地方品種,又要實現疫病凈化,需要技術支持和國家的政策扶持。
2.凈化的檢測、淘汰等費用較高,企業希望能夠獲得國家的經費扶持。凈化是一項長期持久的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美國建立了國家家禽改良計劃(NPIP),經過32年的時間才基本根除了種禽雞白痢,所有加入計劃的雞孵化場獲得了“無雞白痢認證”。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經過了10個世代的持續凈化,實現了曾祖代雞7個品系4萬套雞群的禽白血病凈化。財政保障機制對提高種雞場的疫病凈化的積極性,推動疫病凈化工作開展具有主要作用。
3.凈化相關診斷試劑的研發和推廣,提高凈化效果,降低凈化成本。當前我國用于凈化的診斷試劑還存在一定問題,比如禽白血病的試劑主要依賴于進口試劑,價格昂貴,企業很難承擔,研發和推廣質優價廉的國產試劑將對我國的凈化工作發揮重要作用。企業普遍反應雞白痢試劑不同批次的檢測結果不一致,對凈化效果的評估產生很大影響。開發更優質的雞白痢抗原也是當前的重要工作。被禽白血病、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癥污染的疫苗仍在市場中流通,影響了疫病的凈化和評估,加強疫苗監管,推廣疫苗中外源性病毒的檢測方法,減少污染疫苗的使用,也將降低凈化成本。
4.種雞場對疫病凈化技術的需求非常強烈,多數雞場都希望能派員工學習凈化技術。疫病凈化需要開展大量的檢測、淘汰工作,如何根據本場情況制定合理的凈化程序,在凈化的不同階段如何更經濟、有效地采樣檢測,如何防止引種引入病原,如何維持凈化效果均需要明確的技術指導。一旦啟動了疫病凈化工作,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如果沒有采用可行的凈化技術,則會給企業效益帶來大量損失,因此,企業都希望派出技術人員學習凈化技術。
1.加強政策引導,盡快出臺種禽健康標準,提高種禽生產經營企業的準入門檻,加強種畜禽的監督管理。
2.加大經費投入,為開展動物疫病凈化的企業提供財政補貼或優惠政策,調動企業疫病凈化積極性。
3.加強技術支持,深入研究和完善凈化技術和檢測方法,降低凈化成本,鞏固凈化成果。
4.加強宣傳培訓,開展廣泛的技術培訓,提高養殖場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和凈化技術水平。
5.完善工作機制,整合各級政府、實驗室和企業的資源,建立多方參與、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形成合力的協作機制。
(本文根據會議內容整理,未經專家本人審閱,如有出入請以專家意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