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民
摘 要 隨著企業外部競爭越來越激烈、電子信息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傳統的核算記賬功能也逐漸被電腦替代。不管從國家宏觀層面,還是企業微觀層面都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在新形勢下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財務人員,就要在自身溝通能力、綜合業務能力、職業道德建設等方面來努力提高自己。
關鍵詞 新經濟環境;挑戰;人員素質
一、新經濟環境下對管理會計的需求
隨著企業外部競爭越來越激烈、電子信息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傳統的核算記賬功能也逐漸被電腦替代。因此,要在新時期體現財務會計人員的價值,就必須主動尋求新的突破。中國的財務階段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變革期,企業對財務型人才的需求也從傳統的核算監督職能向決策參考、風險控制轉變。因此如果不能讀懂公司財務數字背后的深意,就無法對公司的決策提供有益的參考。一般說來,在企業會計職能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是相互并列的兩個分支。財務會計是指通過對企業已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給外部定期提供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等有關部門的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經濟信息。其沿用傳統的會計模式,故也稱為“傳統會計”;因其側重于滿足企業外部有關方面的決策需要,對外提供財務報告,所以又稱為“對外報告會計”。管理會計是指在當前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以現代企業經營活動及其價值表現為對象,通過對財務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實現對經濟過程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的一個會計分支。其重點在于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的一個企業會計分支。它包含成本管理、財務管控、業績評價、風險控制等的內容,能幫助企業戰略的實施,且廣泛適用于公司的內部管理。
有鑒于此,財政部近期頒布的《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作為全面推進我國管理會計工作的總綱,也明確確立了建立管理會計體系的主要目標,力爭通過5-1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為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加強中央企業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國資委已連續三年下發紅頭文件要求國資委所屬企業帶頭組織財務人員進行管理會計師的認證培訓工作。
二、企業運營所面臨的新挑戰
當前,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趨勢下,在市場需求與價格下滑的情況下,企業發展面臨嚴峻考驗,很多企業有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如成本費用居高不下,經濟效益大幅下降,企業要想節約增效,該如何進行成本費用的控制、如何編制預算呢?如何去降本增效呢?
目前,多數企業在績效管理方面重視財務績效,輕視管理績效;注重對子企業績效管理,輕視部門績效管理;重視對項目團隊績效考核,輕視個人績效考核;重視年度結果考核,輕視預算執行過程評估。這樣就導致了公司戰略與細分目標的脫節,并最終導致戰略的無法實施,因此我們要如何進行績效管理以達成公司的戰略目標呢?
這些問題管理會計都可以提供有效的解決辦法。比如通過平衡計分卡、財務指標量度差異分析等,可以幫助公司了解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的平衡,將反映過去業績的財務指標與影響未來業績的客戶、內部業務流程以及學習與成長指標結合起來,以充分地反映公司的未來價值和成功的關鍵驅動因素。利用管理會計提供的績效管理工具可以突破傳統的財務績效考核方法,更多地關注公司未來價值增值。
三、新環境下提升會計人員素質的內容
1、努力提高自身溝通能力
雖然普通財務人員更多地是進行業務的操作,核心工作技能的提升對普通財務人員更重要;財務部門可以說是一個企業的橋梁,需要和方方面面打交道。對內要處理好同采購、銷售等部門的關系,對外要做好與稅務、銀行、財政、工商等部門的溝通,所以財務人員只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才能做好本職工作,否則易產生誤會也易影響效率、效果。而企業的高管以及財務部門的最高領導,對其技能的要求尤其是國際化的首席財務官來講要更加著重于戰略的規劃布局能力,資源的整合、配置和引進能力,對財務部門人員的梯隊建設能力以及領袖能力,內外溝通協調能力。所以要想成功實現跨越,就要多鍛煉規劃布局能力、項目管理的能力、談判協調的能力、領袖能力、體系化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2、提升自己的綜合業務能力
隨著技術創新對傳統財務工作的挑戰,金融工具創新對傳統財務工作的沖擊,信息技術發展對傳統財務工作的洗刷。如何做好財務工作,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人員必須要具有與時俱進的意識、創新意識和發展意識。我們正處于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既給傳統財務工作的發展、創新帶來了機遇,又給當前財務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財務人員就要有強烈的學習意識,才能趕上時代潮流。
在財會業務能力之外,從所覆蓋的工作領域來講:普通財務人員通常只涉及某一到兩個領域,而企業的財務高管則要涉及多個領域的綜合管理,如財務戰略、會計核算與稅務籌劃、全面預算管理、計劃、分析與預測、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審計、集團管控、資金管理、投資人關系管理、并購整合管理、績效管理等。所以要想實現成功跨越,就要對自己負責領域以外的領域多學習、多實踐、多體會、多總結。
3、轉變思維方式
普通財務人員更多地是從業務緯度比如具體的會計核算處理,具體問題的分析等著手。這種思維方式可以處理日常的業務,但是要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應對新的情況、新的挑戰,就要具有諸如戰略思維、財務思維、管理思維、業務思維、金融思維和風險思維,從更高更廣的角度對業務進行思考。所以要想成功實現跨越,就要多鍛煉自己的多層面思維能力,正向和逆向思維能力以及體系化的思維能力、突破思維障礙。
4.加強職業道德建設
真實、公允是財務職業判斷的基本準則。財務準則賦予財務人員的靈活性越大,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尤其是當法律法規無明確規定時,財務職業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財務人員能夠筑牢防線,自覺抵制各種利益的誘惑,并且不受權勢和偏見的影響,確保通過會計職業判斷所產生的財務資料能客觀、公允地反映企事業單位一定時期的財務運行狀況和事業發展成果。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和誠信建設是對財務管理的一項基本要求,只有在正確的職業道德的引領下,各種專業能力才會得到正確的應用,也才會為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提供有益的幫助。
綜上所述,要在新形勢下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財務人員,應當在工作實踐中,真正做到轉變思維,終生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各項專業能力;同時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恪守會計職業道德,切實履行崗位職責,按照國家建設創新型城市的要求,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做好企事業單位財務工作,全面提升自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