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素萍++劉瑩瑩
【摘 要】情感是一首優秀音樂作品活的靈魂,只有帶著感情去歌唱,才能把這首歌曲演活,才能更好地進入這個角色,將聆聽者帶入你所演繹的角色。對于當代的學生而言,在歌唱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就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對在歌唱中帶著自己的感情的必要性展開敘述。
【關鍵詞】聲樂演唱;芻議;情感表達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086-02
對于當代演唱家而言,擁有高超的歌唱技巧并不能說明他是一位優秀的演唱家,只有當他將濃厚的情感與高超的歌唱技巧充分地結合在一起,不斷提高,他才能被稱為一名合格的演唱家,才能感動別人。所以,要牢牢記住情感的重要性,在專注提高演唱技巧的同時不要忽略了情感的表達。那么對于學生而言,如何在演唱中充分注入自己深厚的感情呢?
一、充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教師是學生的指引者,相當于航海中的指南針,指引著學生找到正確的方向。所以在學生的人生途中,教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聲樂教學需要一位專業素養高的教師,只有高素質、高專業的教師,才有資格成為一名合格的聲樂教師。教師是為學生打開通向音樂大門的引導者,充當著啟蒙者的角色。那么如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呢?此時就需要教師們自身的努力。
(一)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地學習,充分將書本上、生活上的知識變為自己的知識。只有很好地運用歌唱技巧,達到運用自如的狀態,具有高超的歌唱技巧作為鋪墊,才能更好地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出來,讓自己感動,才能感動觀眾。作為一名合格的聲樂教師,具備專業的素質,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學習聲樂,引領學生們不斷地在歌唱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比如,在一首歌曲中,我們要充分地的利用歌唱技巧來展現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景,只有表達出那種情景,才能夠依據情景來抒發自身的情感。
(二)善于運用教學方式以促進自身的教育。對于教師而言,運用良好的教學方式,不僅僅能更好地表達自己所要傳達給學生們的知識,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只有對于聲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在歌唱中注入自身的思想感情,感動聽眾。譬如,在教學中,教師們可以利用視頻教學,制作一部小型的動漫在課堂上播放。對于當代小學生而言,他們都是很好奇貪玩的,當你將一部帶有教學教材的動漫展示在他們面前時,他們很容易就被吸引了過來。與此同時,他們對于這首歌曲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對于這首歌曲的興趣肯定比一開始濃厚多了,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有更大的動力去學習,才會帶有很深厚的感情去歌唱。
(三)鍛煉自己的耳朵。對于教師教學而言,教導方式很重要,但是判斷學生們的成果也十分重要。只有具備一只專業的耳朵,才能聽到學生歌聲中所要表達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去教導學生。而學生本身也需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這就需要學生也有敏感的耳朵,通過自身地不斷努力,不斷地學習關于聲樂方面的知識,充分體會每一首歌曲所蘊含的那種濃厚的情感,鍛煉自己耳朵的敏感性。
二、學生們要把握好感情基調
眾所周知,一個充滿吸引力的的歌唱家,必定具有高超的歌唱技術。一個好的情感基調所表達出來的感情是十分濃厚及具有吸引力的。感情基調對于演唱者的情感表達尤其重要。對于學生而言,想要很好地在歌唱中表達自身的思想感情,必須要具備一個很好的感情基調。例如,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其主題簡潔,十分有節奏感,所以它的感情基調是略帶活潑的、單純的。而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是對于一代梟雄的緬懷與惋惜,所以其情感基調是悲壯、氣勢磅礴的。對于約翰·施特勞斯來說,他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敘曲》《春之聲》等曲最為著名。這些作品優美動聽、充滿生活氣息,反映了人民群眾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思想感情,所以它表達了一種樂觀向上的基調。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所以他們很難掌握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基調,此時就需要教師輔助學生,運用專業知識教導學生們充分地去掌握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基調,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好聲樂,融入自身的感情。同時,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這就需要教師們尋找更為簡單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們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內涵。譬如,教師們可以充分運用多種方式,向學生們形象生動地講述這首作品所處的時代、文化背景,讓小學生們對這首作品感到濃厚的興趣,只有他們地興趣來了,才能更好地學習這首作品,演繹這首音樂作品。小學生是的好奇心是十分濃烈的,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手段來講述,這樣他們很容易就會受到你所講故事的影響,從而對這首作品產生興趣。
三、將歌唱技巧與情感有機結合起來
一首歌曲的完美演繹,除了需要充沛的感情外,歌唱技巧也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兩者只有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將這首作品完美地演繹出來。如果你光有演唱技巧,你所表達出來的作品,即使找不出很多藝術上缺點,但總是缺少了點東西,就好像是一個傀儡,缺少一種活的靈魂;如果你光有濃厚的情感,你也不能很好地演繹這首作品,譬如你在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你去安慰他人,但是說話方式卻很生硬,別人就會覺得你假惺惺,根本就不是真的關心他。這對于之后沒有感情的聲樂演唱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有將歌唱技巧和感情充分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將這首作品演繹出來,并且感染到別人,讓人們感動。比如在演繹《搖籃曲》這首歌時,學生們可以事先交流討論,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是什么?并且將母親們對于自己的感人事跡詮釋出來。伴隨著我們呱呱墜地,母親就將自己的一顆心掰開了,變成了兩半。其中一半化身為一個搖籃,培養著我們;另一半呢,就搖身一變,變成了一首搖籃曲,使我們睡得更加香甜。當學生們對于母愛產生深刻的討論時,就不由自主地被帶入到往事的那種情景中,很自然就會想到母親對于自己那種無私的愛和奉獻,眼淚就會不自覺地潤濕了眼眶。此時此刻此景,再來演繹這首搖籃曲,肯定比一開始演繹的更加真實,情感也更加充沛,可以將大家帶入很深的遐想,不僅僅感染了自己,也感動了他人。
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這從很大程度上說明音樂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音樂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我們大家尤其重要,音樂可以陶冶大家的情操,可以在你遭受苦難的時候,給予你精神上的支持,讓你重新拾得信心。作為一名小學生,應當在課堂生活中,認真聽講,充分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讓自己的演唱技巧越來越好,并且充分的了解音樂作品的背景以及內容,只有你讀懂它,你才能更好的用自己的情感去演繹它。小學生要努力學習,為以后我國的聲樂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娜.論流行音樂的社會功能[J].大眾文藝,2009(21).
[2]安琦.淺析聲樂作品的情感表現[J].科技信息,2009(19).
[3]龍艷姣.淺談聲樂演唱的情感表達[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6).
[4]傅國慶.論聲樂教學中美感識培養的意義[J].音樂探索,2004(12).
作者簡介:
桑素萍(1968-),女,遼寧錦州人,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音樂教育專業,本科;
劉瑩瑩(1993-),女,遼寧葫蘆島人,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音樂學(師范)專業,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