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
【摘 要】 語文課文中的關鍵詞,往往是閱讀教學、文本解讀的關鍵所在,提煉關鍵詞進行教學能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圍繞關鍵詞展開提問,讓學生主動參與,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使詞語感悟更透徹,內容體會更深刻,從不同的文本中,提煉不同的關鍵詞,從而啟迪學生感悟知識的靈性。
【關鍵詞】 提煉線索;內容情感;主旨參與
提煉是一種重要的閱讀概括能力,它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提煉往往是閱讀教學、文本解讀的關鍵所在。關鍵詞之所以“關鍵”,就在于它能反映文章的核心意義和達成教學目標。以詞語作為抓手,以句子為紐帶,帶領學生沉入語言的世界。同時,語文的關鍵詞句教學,緊抓關鍵點去突破,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啟迪學生感悟知識的靈性。我們在閱讀教學時,可以用這樣提煉課文關鍵詞句的方法來設置問題,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解讀文本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一、提煉出線索關鍵詞,把握課文結構
文章的線索,就像一根鏈條一樣,串聯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線索就是帶領讀者走入文章的“路徑”,往往有其獨有的標志。只要找到一些指明“路徑”方向的詞語,就找到了線索。這些“路徑”在具體的文章中就表現為體現線索的關鍵詞。越是深奧的文章越是需要理清線索,如:《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游記。課文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依次寫了“路上—→洞口—→外洞—→空隙—→內洞—→出洞”六部分內容。本文教學的重點,是通過學習課文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知道作者是怎樣按游覽順序有條理地記敘雙龍洞的,并能說出其主要內容。
二、提煉出內容關鍵詞,把握文章重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三四年級學生應能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而在課堂上,讓學生說一件事,學生常常說不清楚;讓學生精確地概括一件事,學生更難以精煉表達。這就需要通過抓住文章中表情達意的“關鍵詞”,通過學生自主感悟詞語的作用,從而從把握文章的重心。例如教學《徐悲鴻勵志學畫》中,學生通過讀書找到了“不知疲倦”“日夜奔馳”“勇往直前”感悟這三個詞就是徐悲鴻本人的寫照,在課文中起到概括總結的作用。又通過抓“畫呀,畫呀”“常常”“一整天”等詞語感受到徐悲鴻的是如何的奮發努力、勤學苦練。其中“每逢”一詞,說明徐悲鴻舍去了節假日的休息時間,刻苦作畫。這個詞寫出了他發奮努力的恒心。每次都這樣更能體會他的難能可貴。“畫呀畫”“常常”“一整天”這幾個詞通過學生的品讀、想象,徐悲鴻堅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形象就展現在學生腦海中。
教師引領學生展開想象,讀課文4-6自然段,做到了“抓詞語、讀進去,想開來”,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加深了對文本的感悟,把握文章的重心,感受到徐悲鴻勤學苦練的精神。這樣做也激發起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三、提煉出情感關鍵詞,把握文章傾向
關鍵詞是作者情感的表現點。語文課堂教學,需要引導學生體悟關鍵詞,從而點燃他們心中的情感。這樣,他們便真正讀出了詞語的內涵,讀出了自己的情感。在這樣的教學境界里,詞語的情感被充分點燃。如《水》這一課,描寫了孩子們得水時的熱鬧場面:“先是像我們這樣的孩子,全身脫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躍,大呼小叫,盡情地享受水帶給我們的撫摸與清涼,還仰起頭,張大嘴巴,去吃來自天空的水。”我問了他們一個問題: 你們從哪些詞語感悟到孩子們的痛快?他們詞語挨個地找了出來,有:脫得光溜溜、雨中奔跑跳躍、大呼小叫、享受、撫摸、仰起頭、張大嘴巴……孩子們發現了這寫詞都是動詞。這時我又問你們什么時候會有這些動作?孩子們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一個個回憶起自己的親身經歷,與作者產生了共鳴。從而更能理解因為“缺水之苦”才有“得水之樂”,這些關鍵的動詞就是將水給人們帶來的痛快、舒服、享受、幸福充分描述出來,而此時教學是不能簡單的讓學生抓住關鍵詞語來談體會的,還要以關鍵詞為抓手,調動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親身感悟文本,體會情感。
四、提煉出主旨關鍵詞,把握文章主題
作品的主旨往往是隱藏在作品背后的深沉意蘊,是潛藏在水中的冰山,這就更需要發現、提煉。這個過程本身就充滿了思考性和探索性。提煉出作品的主旨關鍵詞,本身就是解讀作品,分析文章的思維過程,這能讓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鍛煉。如《少年王冕》一課中,教師在與文中的對話里,可以抓關鍵詞“孝心”來切入文本,這個詞語對課文內容是一個高度概括,是王冕形象的突出特點。學生通過初讀一下子能概括出“孝順”一詞。接著便從這個詞語入手,從哪里能看出他是一位孝順的孩子?在學生的心目中構建了一個詞語表象,深入體會文本,最后在引導學生感悟最能體現王冕孝順、懂事的第2、3、4自然段。引導學生辨析“悶得慌”“快活些”的真假性。學生通過對這個詞語的解讀,深入文本,王冕的形象也在學生的心中逐漸清晰,他明明想上學卻說悶得慌,明明想讀書卻說放牛快活些。如此懂事的孩子怎會不顧家里的困難而安心讀書呢?在這似假非假的話語中包含著多濃厚的孝道啊,讓母親放心就是一份“孝”。學生在抓住詞語充分體會后,王冕的形象在學生心中就更加高大起來了。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說過:“語文教學的亮點在哪里?語文的味道在哪里?在關鍵的詞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讀里。”由此看來詞語學習是項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別是是課文中的關鍵詞更應該重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從小處入手,抓住關鍵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使詞義理解得更透徹,對課文內容理解得更深刻。
教學感悟語文關鍵詞的過程,是學生精神享受的過程,是為學生的精神生活鋪墊底子的過程。也是學生提高文本解讀能力的過程。學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靈去觸摸關鍵詞,用自己的情感與經驗去關注語言文字,就可以構建一個使心靈震顫的、飛揚快樂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