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俠



“一帶一路”下,中國汽車如何走進阿拉伯國家?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千百年來,絲路精神薪火相傳,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交流合作的重要象征。在新的歷史時期,“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把中阿國際合作帶入了全新的階段,而汽車作為重要的工業產品,在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近幾年,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整車出口連續三年達到20萬輛以上,2014年超過23萬輛,占到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中阿在汽車領域的合作顯示出廣闊的前景。
中國汽車出口總體走勢
從2010年到今天的五年半時間里,中國汽車出口海外市場的總體走勢如何呢?
我們先來看一看統計數據。從圖表可以看出如下特點(表1)
總量先揚后穩:中國的汽車出口從2010年的56萬輛迅速增長到2012年的超過100萬輛,隨后的兩年小幅回落到近95萬輛,今年預計也會在這個水平,在95萬輛的平臺上穩定了3年時間。(圖1)
均價持續上升:雖然出口數量出現了一個平臺期,但我們發現,出口總銷售額穩中略升,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出口均價的持續上升,從2010年平均每輛車1.2萬美元左右到今年突破1.6萬美元(超過10萬元人民幣大關),增幅超過30%。這充分說明中國汽車在產品品質和檔次上有了明顯進步并得到了國際市場的初步認可。(圖2)
再來看看分地區的出口情況。
表2是近幾年中國汽車在世界主要地區的出口量,我們選取幾個代表區域看一下走勢圖,發現在不同地區的走勢有很大不同,有的中間高兩頭低(中南美),有的中間低兩頭高(中西亞),有的單邊上升(東南亞),有的單邊下降(歐盟、大洋洲、北非)。(圖3)
不同國家、不同年份的出口情況起起落落,貌似沒有規律性,但細一分析還是能發現其中的問題。
一是存在地區沖突和戰亂的國家,汽車市場受影響最為明顯。比如2011年敘利亞危機開始爆發,2014年烏俄沖突爆發,敘利亞和烏克蘭當年的汽車銷量同比均下跌一半還多;2011年持續大半年的利比亞戰火也導致了第二年該國的汽車銷量下降了近一半;而伊拉克持續多年的動蕩局勢導致了該國汽車銷量連續多年的下滑。(表4、圖4)
二是受金融危機影響比較大的國家,汽車市場的波動也比較大。比如金磚五國中,除了中國汽車銷量一直保持增長外(增速也明顯放緩),其他四國幾乎都是在2012左右達到一個高點,然后小有回落,市場走勢驚人的相似。當然,中國汽車在這些國家的出口數量變化也與之近似。(表5、圖5)
三是個別國家政策法規的變化,導致了市場在短時間內異動。比如越南市場,由于在安全、排放法規出臺新政,對中國汽車形成利好,導致了中國汽車出口在2014年爆發式增長,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亮點,今年這種勢頭仍然在繼續。而巴西則因為產業保護政策的出臺,導致了中國汽車出口從去年開始大幅度下滑。(表6、圖6-1,圖6-2)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共性因素,就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對中國汽車出口帶來了持續的壓力,尤其是對匯率影響最為直接的北美、歐盟和大洋洲,近幾年中國汽車的出口幾乎呈現出單邊下滑的態勢(圖8)。
表9是中國汽車出口量目的國前十名,其中埃及、阿爾及利亞和沙特榜上有名。(表9)
表10是中國汽車出口量企業前十名。(表9-1,表9-2)。
中國汽車在阿盟的表現
在概括性分析了中國汽車出口的總體形勢之后,我們重點來聚焦一下阿盟地區的市場情況。
從表11看出,近幾年阿盟地區的汽車總銷量呈現出平穩增長的勢頭,在全球汽車銷量中的比重雖然只有3%左右,但份額一直保持略微增加。(表11、圖A、圖B)
中國汽車在阿盟地區的出口情況,與中國汽車全球出口總量的走勢是一致的,在阿盟地區出口量占總出口量的比重,則大致保持在四分之一左右,而且商用車要比乘用車的量大。(表12、圖12-1,圖12-2,圖12-3)
表13則顯示出,中國汽車在阿盟市場上的占有率一直徘徊不前,還沒有有效突破10%的關口。(表13)
表14是中國出口阿盟不同國家的整車數量。(表14)
從表15可以看出,零部件在阿盟出口情況雖然呈現出逐年攀升的勢頭,但與整車出口占比25%左右相比,零部件在阿盟的出口量占比不到4%,主要原因是阿盟地區少有自己的汽車生產企業,OEM市場缺失,零部件主要是用于售后服務市場。(表15、圖15)
“一帶一路”帶來的歷史機遇
最后我想簡單闡述一下中國的“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帶給我們的歷史機遇。
在產銷量穩居世界第一之后,中國汽車產業目前正在經歷轉型升級的重要歷史階段,轉型升級會讓中國的汽車產業發生質的變化,而中國與世界相關國家和地區進行的產能合作則會影響全球的汽車產業,惠及全球的汽車消費者。尤其是,中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為中國汽車走出國門、融入世界提供了絕好的歷史機遇,增添了新的信心。
從圖16可以看出,阿盟國家正好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雙重輻射范圍內。據統計,“一帶一路”輻射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一帶一路”帶來的大量投資和路網的連通,將推動沿線國家的開放和經濟發展,促進雙邊貿易增長,給中國車企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條件會更加有利,時機更加成熟,對外投資合作也將步入快速發展的階段。為了推動中國汽車企業海外投資,中國商務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并于去年10月發布新修訂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實行以備案為主、核準為輔的管理方式,進一步提高了境外投資的便利化。(圖16)
中國汽車產業在30多年的發展中,依靠引入外資建立合資企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基本形成了一套兼具國際技術水準和較高成本優勢的中國式汽車產業體系。我們的生產能力已經十分可觀,產品品類已經比較完善,研發能力雖然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差距,但經過艱難的摸索和試錯,已經初步走上了正向開發的良性軌道。與阿盟國家進行充分的產能合作,我們可以充分借鑒這幾十年汽車產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協助阿盟國家用更小的成本、更快的速度走向汽車社會。
中國的汽車企業經過多年的探索,真正認識到,要想在海外市場有長足的發展,必須穩扎穩打,擯棄短期行為和眼前利益,強化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重視產業體系的輸出,堅持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同時深入研究不同國家的文化和歷史、消費環境、消費能力和消費喜好,將國際化戰略與本地化戰術有效結合,才能確保合作的有效性和長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