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桂
(安徽省利辛縣王人高級職業中學,安徽利辛 236714)
中職養殖專業課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培養策略
李興桂
(安徽省利辛縣王人高級職業中學,安徽利辛 236714)
本論文提出高中生物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培養方法,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同時為素質教育的推動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我效能;培養;中職養殖專業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是情感內容中的一個重要參考維度。班杜拉等人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人的自我調節系統的核心。因此,在中職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既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行為,又要激發與培養他們的養殖專業課學習的自我效能感,對于發揮中職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養殖專業課學習的自信心與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創造機會,讓學生不斷體驗成功。
行為的成敗經驗是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首次成功和隨后的多次成功會使人們建立起穩定、有效的自我效能感。在養殖專業學習教學中,要積極為每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充分地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和喜悅。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是建立在過去學習經驗的基礎上的,以往成功的經驗會增強學生未來取得成功的信心,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比如,克服養殖專業課學習上的遇到的一些困難,幫助學生比較和區別各種養殖專業課學的概念,原理,實驗方法,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
其次,培養內在動機,促進快樂學習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實施各種有效的教學對策的前提,研究表明,情感智力是成功關鍵因素,而導致學業成績優秀的關鍵是情緒,所以,情緒也直接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的快樂的學習。比如,應用名人的影響教育,引用科學家,發明家的科學事跡來鼓勵教導孩子,培養學生勇于向名人挑戰的精神,在批判中生成自信走向自強。
第三,建立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輕松學習。
建立寬松、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就是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為此,我們要在自我效能感培養教育中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于體驗成功的寬松的心理安全環境,有研究表明,當人處于緊張狀態時,獲得成功的能力判斷水平要比心平氣和時差得多。避免指責、諷刺、等不恰當做法,而盡可能采用寬容、理解、關懷的態度,允許學生出錯,成立養殖專業課學習興趣小組,互動、互助、互查、互促小組,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總之,讓學生在養殖專業課學習中能以一種比較輕松的情緒狀態投入學習,增強養殖專業課學習自我效能感。
第四,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指導學生學會正確歸因
歸因對人們的情緒、期待和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大量的研究表明,學習者對成功和失敗進行的歸因,對自我效能感和主體控制感都能產生影響,可改變其自我效能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診斷出學生的歸因傾向,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歸因訓練,讓學生將成功歸因于自己的能力強,將失敗歸因于努力程度不夠,這種歸因傾向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從而產生積極、主動學習策略的強烈動機。總之,引導學生多做主觀上的歸因,告訴他們努力可以彌補能力上的不足,堅定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第五,培養學習積極性,嘗試改變養殖專業課學科的評價機制
中職養殖專業課的評價機制是考試成績,其實,單純從應試成績來區分學生養殖專業課學習的優良是不全面的,這不利于養殖專業課學習自我效能感的提高,筆者在教學中,尤其注重對學生養殖專業課學習優良態度的倡導、養殖專業課學習良好習慣的培養以及科學實驗探究的能力的培養 這樣,可以給更多的學生以成功的體驗,更能提高大家整體的自我效能感。課堂教學評價變化不夠明顯,似乎還停留在傳統的模式和標準上,不能打破“教師中心、知識中心、書本中心、應試中心”的評價體系,不能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實事求是地全面評價課堂教學。在評價時,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由教師獨自評價為師生共同評價,不能變只重視結果為既重視結果又重視過程,使整個評價體系達到完善和諧統一。
隨著中職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養殖專業課教師應該越來越重視學習者的情感因素,而自我效能感是情感因素的一個重要維度,它的培養不僅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自信,發揮積極性及主動性,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健康的成長和學業成績的提高。
[1] 朱其軍.項目教學法在中職養殖專業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考試周刊,2012,(64):183.
[2] 鄭育宏.探究中職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8):38.
[3] 周英梅.淺談中職學校養殖專業課的教學反思[J].科教文匯旬刊,2014,(18):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