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鵬燕
摘要:當前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處于能源產業上游產業鏈的地勘單位壓力倍增,如何克服對國內下游產業的單一和過度依賴,“多元化”戰略是值得思考的一個方向。本文從多元化戰略的基本理論及主要模式出發,結合地勘單位面臨的市場形勢、發展階段及經營特點論述了地勘單位應該選擇多元化戰略,特別是選擇中心多樣化、垂直一體化、水平一體化等相關多元化戰略,并從“大地質大市場”“走出去戰略”“探采一體化”方面論述了地勘單位多元化戰略的實現。同時本文也提出了地勘單位在多元化戰略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規避的選擇風險以及戰略實現的保障因素。
關鍵詞:地勘單位 多元化 發展路徑
多元化戰略又稱多角化戰略,是指企業同時經營兩種以上基本經濟用途相同的產品或服務的一種發展戰略。多元化經營已成為企業重要的管理戰略之一,其優勢在于:多元化可使企業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和成長機,有利于企業分散經營風險、保持穩定性,同時企業長期形成的品牌等無形資產也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和開發。
一、地勘單位選擇多元化戰略的動因分析
一般意義上,企業實施多元化戰略有五個驅動:通過戰略性行業轉移使企業重獲新生;通過范圍經濟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獲取更大利潤;通過提高獲取核心能力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利用分散風險為企業降低經營風險;通過追求成長來有效擴展市場。受宏觀經濟影響,處于能源行業上游的地勘行業受到的沖擊正在不斷顯現,因此范圍經濟、提高獲取核心能力、分散風險、追求成長應該是地勘單位選擇多元化戰略最重要的動力,實施多元化成為必然選擇。
二、地勘單位多元化戰略模式
一般認為,多元化的戰略模式可分為四種類型:中心多樣化、垂直一體化、水平一體化、聯合多樣化。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單位性質的特殊性及所在的國家、地方經濟建設中的特殊作用,地勘單位在多元化過程中可注重選擇中心多樣化、垂直一體化、水平一體化,審慎推進聯合多樣化。
(一)產品多元化、中心多樣化——“大地質大市場"
以地質勘查項目為主的大項目一直在地勘企業的發展中占主導地位,但是隨著地勘市場萎縮,商業性勘查項目銳減,市場競爭激烈,傳統地勘項目的施工難度日益加大,利潤日益微薄。而以儲量核查、地質災害評估、壓覆礦產評價、小礦點檢測、找水、測繪等為代表的礦井服務項目則出現了小而多的局面,這逐漸成為地勘市場新增項目的來源。
在這種情況下,地勘單位就必須在維持傳統地勘主業穩定的情況下進行“產品多元化”?!按蟮刭|、大市場”的口號,我們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提出了,但是之前由于條件不具備,之后由于地勘主業發展良好,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努力落實這一戰略。產品多元化的界定也要求企業主導產品低于企業銷售總額的70%,而我們很多單位與之相差甚遠?,F實的情況要求地勘單位必須向“大地質、大市場”要項目、要利潤、要可持續發展。地勘單位需要調整發展策略,設計多種地勘方案組合以滿足市場需求,努力突破資質瓶頸,拓寬地質服務領域、挖掘地質服務能力,實現產品多元化。
(二)市場投資區域多元化、水平多元化——“走出去戰略”
從目前情況看,世界礦業市場降溫,供需矛盾暫時趨緩,風險勘查融資困難,資金匱乏,海外很多初級勘查公司的項目都急于出手,這無疑給地勘單位實施“走出去”戰略帶來了巨大商機,對爭取境外地質找礦成果的突破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地勘單位的“走出去”戰略面臨著人才匱乏、資金嚴重短缺、涉外商業信息掌握不足、境外投資市場環境及政策缺乏了解,甚至對境外投資規則都不甚了解,以及海外礦業市場本身極大的不確定性,使得地勘單位的“走出去”戰略在機遇的同時伴隨著巨大的風險。
加強相關國家礦產資源研究、信息收集整理,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市場準入政策的研究,為境外礦產勘查和礦權運作提供地質工作的基礎性保障、支持與服務。
要積極引入尋求與大集團、大資本的合作,特別是尋找有資金實力、有涉外投資經驗的大型企業合作開展業務,可以以從地勘技術服務和風險勘查起步為合作依托,發揮各自優勢,做強做大境外的礦業公司。
充分利用資本運作,并購海外上市礦業公司,利用海外資本市場助力國際化,獲得項目及人員,降低時間成本。
要加強相互之間的經驗交流,探索在國外建立基地的辦法措施,加快參與海外礦產勘查與開發以及礦權運作的步伐。
(三)垂直多元化——“探采一體化”
在現有體制下,地勘單位要成為商業性礦產勘查主體,首要前提是要有穩定的產業,有自己的礦權和持續穩定的經濟來源。這就要求地勘單位積極拉長產業鏈,從單純的礦產勘查向礦業開發邁進。地勘單位必須通過各種形式涉足礦業開發,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地勘單位的優勢和長處,擁有為職工辦多實事的財力和能力,擁有引領發展的實力和優勢,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
勘單位要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探采一體化之路。做好礦權運作工作是地勘單位探采一體化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也是地勘單位能夠進入“采”行業的憑借所在。要充分利用資料優勢,加強研究和申報,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加大勘查登記和探礦權自我投資力度,力爭獲得探礦權運作和經營效益最大化。同時發揮技術優勢,加大地質找礦力度,在“多礦種、多區域”方面努力,加強礦權保有的延續性。
加強協作,促進礦業開發。礦業開發是地勘單位做大做強的主要發展方向,也是地勘單位在市場競爭的優勢所在。推進勘查開發一體化的主要途徑:一是地勘單位組建礦業公司;二是礦山企業進入礦產勘查領域;三是地勘單位與礦山企業聯合協作?,F階段地勘單位應該積極加強與礦山企業的合作,引入多元資本,采取多樣化的合作方式,力求盡快促進礦業開發取得實質性進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爭取擁有自身控股的礦業開發項目和礦業公司,從而才能擁有發展的主動權。
地勘單位要努力配置礦權、人才、技術、資金、轉變管理方式,主動了解市場、政策環境,特別是豐富自身的人才結構,建立探采一體化管理的人才隊伍和管理架構。
(四)資本多元化——“投資主體多樣化”
資金的嚴重不足是制約地勘單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多年來,隨著國家地勘費用投入的相對減少,地勘單位主要依靠地質勘查經營收入來維持日常運行,謀求生存和發展。隨著地勘市場萎縮,地勘經濟發展緩慢,地勘單位的資金缺乏對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問題日益嚴峻。地勘單位自身要克服資金困難,資金來源多元化是一個重要途徑。要形成以國家社會投資為主體,多渠道、多元化的地勘投入市場新機制。
充分利用商業地勘項目為投資主體多元化創造的條件,加大多元投資主體的引入,特別是加大風險勘探項目的立項、推進力度。
以地質服務、探采一體化為依托,積極謀求與國有大型能源企業、礦業開發企業的合作。
在國家“穩增長”機制促進下,加強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加大多元化融資的力度,充分利用資本市場。
活用“礦權”作為自身“資本構成”,在對外合作、探采一體化合作中,合理而充分的利用礦權運作機制,將“礦權”資本效益最大化。
三、地勘單位實施多元化的建議
(一)轉變經營理念,選擇適宜的多元化戰略
地勘單位必須要轉變靠地質項目、事業費勘探費養隊伍的思想,抓緊國內國際市場的機遇,合理利用自身資源,在市場中結合自身實際尋找能夠產生長期合理收益的領域,確定長期、可持續的企業發展戰略,通過建立多元化戰略布局分散經營風險,實現跨越式發展。
(二)轉變經營機制,建立市場化的經營機制
要轉變原有事業單位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方式,在企業化制度建設、市場化運作機制、適應變化需要的組織架構等方面做出切實的轉變,形成系統化的機制體制,而不是在經營管理模式上修修補補,力爭管理的提升和突破。
(三)轉變用人理念,打破“事企”界限
地勘單位改革時期,在多元化經營過程中不得不面對“事企”界限的各項矛盾,特別是在人員方面更是如此。原有事業單位人員業務結構一般較為單一,轉變至其他領域有一定難度同時需要一定時間,對外引入多元化、企業化人才變成發展的必然需要。在此過程中,要協調好事企人才不同的身份問題、待遇問題、認知問題,形成良性的用人機制,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隊伍和適應企業多元化發展的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陳軍梅.論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的優缺點及實現[J].現代商業,2013
[2]徐海根.地勘單位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思考[J].會計之友(中旬刊),2013
[3]郭璐.基于縱向一體化的礦業探采一體化研究[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4
[4]唐忠良.淺談地勘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與途徑[J].企業經營管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