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海娟
摘要:作為醫院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人力資源培訓,在提升醫院服務質量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加強醫院人力資源培訓的意義作為出發點,分析了醫院人力資源培訓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醫院人力資源培訓體系構建的相關策略,以期為提高醫院服務質量提供一些參考和意見。
關鍵詞:醫院 人力資源 培訓 策略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以及醫療改革腳步不斷加快,提升我國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是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要求。醫院的服務體系不僅包含醫院工作人員的知識和專業技能水平,還包括醫院的人力資源體系。醫院人力資源服務體系的構建與醫院服務質量的高低密切相關,因此加強醫院人力資源培訓以及醫院人員知識結構的更新是構建現代化、體系化、標準化的服務體系的重要因素。
一、醫院加強人力資源培訓的意義
就醫院的服務體系而言,加強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和培訓不僅可以提升醫院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還可以幫助醫院提升服務質量,從而實現員工與醫院共同成長與發展。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就醫院工作人員而言,加強醫院人力資源培訓可以大大提升其專業技能和個人素養,為現代社會培養專業技能水平強、綜合素質高的全面性人才。從某種程度上講,醫院工作人員接受專業化、系統化和技能知識培訓是提升醫院綜合服務質量水平的關鍵因素。
其二,加強醫院人力資源培訓是適應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主流形式。21世紀是市場經濟時代,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和開放性促使不同行業之間不斷競爭與發展。相較于國外發達國家而言,我國醫療機構的專業技能水平還不夠成熟,其先進設備設施還不夠充足。加強醫院工作人員的創新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是當今時代發展的趨勢,也是提升我國醫療機構綜合服務水平的要求。因此,加強人力資源培訓不僅可以滿足現代社會賦予醫院的使命,還可以提升醫院工作人員學習能力。
二、醫院人力資源培訓體系構建中面臨的問題
(一)醫院人力資源培訓落實不到位
近幾年,隨著現代社會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科學技術在醫療機構得以廣泛運用,從而致使醫院領導者將工作重心放在加強醫院基礎性設施建設方面,導致醫院沒有花費更多的時間關注醫院與員工之間的關系。目前,我國醫院在構建人力資源體系時,并沒有根據醫院的實際狀況和員工意見制定優化人力資源結構的方案,導致醫院人力資源培訓工作沒有針對性地落實到實處。大多數醫院的人力資源培訓缺乏專業的指導意見以及規劃目標,沒有有效地將員工的個人發展導入人力資源培訓體系中,進一步忽略了員工的成長。大部分員工在入職前并沒有接受醫院專業化、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在新員工入職后,醫院只是安排新員工跟著經驗豐富的老醫務工作者學習,這種方式不僅不能夠讓新員工學習和接受到系統化和專業化的訓練,致使員工的專業技能水平整體性不高,還會導致管理人員對人力資源管理認識存在誤區。
(二)缺乏系統化的培訓組織與落實
由于醫院管理人員對人力資源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因素限制,導致醫院對人力資源的培訓模塊的認識相應地存在一定誤區。例如培訓人員重視對員工的理論知識的積累,忽略醫院員工自身綜合素養和道德品行的培養,也忽略了員工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培養。而有些醫院的培訓人員在提升員工專業技能的同時會把他們自身的觀念、價值觀念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忽略掉,不僅導致醫院員工人際交往能力嚴重缺乏,還會導致員工沒有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意識。一旦新員工在投入實際人際交往和工作中,就會導致他們不能快速地適應繁重的工作,也不能靈活地處理醫患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喪失其主動性。醫院對于人力資源培訓目標而言,將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培養新員工的個人專業以及社會經驗方面,忽視醫院整體戰略發展目標以及員工的職業規劃,從而導致員工失去競爭性。就培訓方式而言,大部分醫療機構沿襲傳統的培訓方式,導致培訓模式的古板和陳舊。
三、醫院人力資源培訓體系構建策略
(一)建立以勝任能力為核心的培訓
醫院的人力資源培訓以及管理不能有效得到落實的關鍵因素是醫院沒有構建完善的人力資源培訓體系,而構建以“勝任能力”為核心的醫院培訓體系是提升醫院綜合服務質量的重要途徑。其外在表現形式為以專業技能強、理論知識扎實、綜合素質好的全面型人才作為管理人員,在新員工入職之后擔任起負責提升員工專業技能水平方面的責任,并針對員工的在職培訓和管理層培訓內容制定對應的培訓方案,以促進醫院的綜合發展以及員工的個人發展作為培訓方案的目標,促使醫院和員工之間共同發展的實現。新職工崗前培訓的內容主要圍繞醫院的發展理念、醫院的文化、醫院的發展戰略目標、醫院的管理制度、醫院各級部門的情況等而展開培訓;在職職工培訓的內容主要圍繞醫院的主要業務、專業技能的提高;學歷提升;專業進修等展開工作。另外,培訓人員在對新員工進行入職培訓和在職培訓的過程中,不能忽略員工的崗位培訓。崗位培訓對于提升員工自身的道德素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崗位培訓工作主要圍繞加強員工的基礎性理論知識培訓和專業技能知識而展開學習。總而言之,無論是醫院提供的在職培訓、入職培訓還是崗位培訓,對于醫院和員工而言,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一方面,員工通過完善系統的培訓可以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專業素養,另一方面,醫院通過加強人力資源培訓可以提升自身的綜合服務質量,從而促進醫院和員工的共同發展。
(二)規范管理培訓體系
規范醫院人力資源培訓體系的最終目的是保證培訓系統效率。要想提升醫院人力資源培訓效率需要醫院構建標準化、多元化、體系化的培訓體系,為人力資源培訓工作者展開培訓計劃、培訓組織、評估手冊建立等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就專職培訓管理者而言,首先,管理者需要根據醫院的相關制度構建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并分析培訓需求,根據需求制定和實施完善的預算體系和目標體系。其次,根據新員工自身掌握的理論基礎知識編制培訓方案,并根據醫院秉承的“以人文本”理論以及培訓目標編制培訓教材。最后,管理者還需要根據每季度或者每年分員工的入職手冊建立信息培訓檔案,并在此過程中根據員工離職或者調離不同崗位等情況及時維護。就部門兼職培訓人員而言,首先根據專職培訓者編織的培訓教材和培訓方案制定部門培訓計劃,并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收集、整理、開發部門培訓教材,為進一步完善醫院的培訓教材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其次,根據新員工入職時間的不同開展對應的入職培訓目標、在職培訓目標,并完善對應的預算體系。
(三)通過考核推動培訓工作
醫院人力資源培訓機構的完善與構建除了培訓者在大力推廣與宣傳培訓知識之外,還需要加大培訓考核制度的制定與實施力度。首先,就專職培訓者而言,醫院管理者加強對專職培訓者管理素質的考核。比如在專職培訓者制定培訓目標、執行培訓計劃、培訓方案效果方面分別進行考核,并加以評估。其次,就兼職培訓人員而言,醫院管理者需要對專職培訓人員的態度、部門培訓方案效果、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等方面制定對應的考核制度進行考核,并加以評估。然后,就考核部門主管人員而言,考核和評估的內容不僅包括宣講時間和聽課時間,還包括培訓執行度。最后,就醫護普通人員而言,考核內容主要包括醫護人員的出勤率、聽課時間、考試成績、綜合素養、專業技能測驗、業績等。加強考核機制的構建與完善不僅可以提升醫院人力資源培訓效率,為不同階層的工作人員展開培訓計劃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還為醫院的考評制度指明了方向,從而為構建體系化、制度化、標準化、多元化的考核制度提供了保障。
四、結束語
醫院人力資源培訓體系的構建需要醫院和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夠為構建完善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執行培訓時,需要將醫院的實際發展理念與員工的專業技能進行有效銜接,并構建完善的考核制度以及評級機制,從而有效促進醫院的長遠發展,保證醫院培訓工作的有序展開。
參考文獻:
[1]林卡.人力資源培訓開發淺探——以廣東省陽江市人民醫院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為例[J].經濟師,2013
[2]趙飛虎.基于組織社會化理論的醫院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3
[3]李三秋.公立醫院人力資源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分析[J].現代營銷,2013
[4]吳悠.探究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精細化困境及應對策略[J].管理觀察,2015
[5]彭嘉.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績效考核的SWOT分析和發展策略[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1
[6]葉明,駱福添.現代醫院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提升策略——基于醫生主觀幸福感的視角[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