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炎,梁如蒙,付 裕(肥城市水利局,山東肥城271600)
?
肥城市高效節水灌溉發展調研與思考
趙炎,梁如蒙,付裕
(肥城市水利局,山東肥城271600)
【摘要】肥城市以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為契機,在組織領導、制度建設、水源開發和節水保障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現代水利新格局結束了抗旱成本高、效率低的歷史,變成了“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本文總結了其主要做法和經驗,為同類地區提供借鑒。
【關鍵詞】肥城市;高效節水;現代水利
肥城市地處山東中部,總面積1 277.3 km2,耕地面積630 km2,轄11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605個行政村(居),98.5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0萬人。肥城市地形復雜,山區、丘陵、平原各占1/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71 m3,屬于極度貧水區。對此肥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牢固樹立“經濟發展、水利先行”的理念,把解決缺水問題擺在了重要位置、納入了重要議程。幾年來,肥城市緊緊圍繞這一重點目標,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嚴格管理,推動高效節水灌溉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肥城市共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63.8 km2,其中管道輸水灌溉321.9 km2、噴灌19.9 km2、微灌22 km2,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4。
肥城市將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作為改善民生、增進群眾福祉的重要舉措,建立責任體系,科學制定規劃,廣泛宣傳發動,嚴格督查考核,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全員共建”的建設格局。為確保工作順利進行,建立了四項機制。
1.1行政推動機制
肥城市成立了分管市長任組長、水利、財政、發改、國土、督查等部門和各鎮街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高效節水灌溉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工作的組織發動、協調調度和督促指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水利局,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實施。
1.2規劃引領機制
堅持規劃為先導,組織精干技術力量,廣泛調查研究,多方傾聽群眾意見,在準確把握群眾灌溉需求的基礎上,找出了高效節水灌溉急需解決的問題,并對當地水土資源狀況和開發潛力、特別是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等進行了充分論證。在此基礎上,委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制了《肥城市高效節水灌溉規劃》《肥城市農田水利建設規劃》《肥城市“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山東省肥城市山區水利工程規劃》等多項規劃。
1.3督查考核機制
實行定期督查通報制度,肥城市水利局和肥城市督查局組成聯合督查組,對各鎮街區高效節水灌溉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定期督查,重點督查在農田水利建設的規劃制定、水利工程建設的組織實施等方面,是否與《肥城市高效節水灌溉規劃》相匹配、相吻合,同時督查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質量進展情況,發現存在問題,指導落實整改,并及時在肥城市范圍內通報督查情況和整改落實情況。
1.4輿論宣傳機制
肥城市高度重視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公示和宣傳報道。在報刊、網絡和電視臺多次報道刊登高效節水灌溉試點縣建設情況,增強了全社會及群眾的節水意識,激發了廣大群眾自覺參與節水工作的熱情,群眾對高效節水灌溉建設的知曉度和參與度不斷提高。
2.1天上水蓄起來
實施水庫除險加固,增加水庫蓄水量;新建“五小”水利工程,盡最大限度積蓄“天上水”。幾年來,共投資1.68億元,對1座中型、77座小型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水庫整體蓄水能力由5 718萬m3增至7 148萬m3;投資1 715萬元,共建設“五小”水利工程350處,年新增供水能力69萬m3,擴大改善灌溉面積14.7 km2。
2.2地表水攔起來
連年實施河道綜合整治,通過河道清淤、險工護砌、修建攔河壩等工程措施,既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又可使河道攔蓄雨洪資源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幾年來,先后實施了對大汶河、匯河、康王河、小匯河、東金線河、漕濁河等河道的綜合治理,年可攔蓄雨洪資源252萬m3,擴大農田灌溉面積100 km2。
2.3外來水引進來
立足肥城市“南靠汶河”的實際,投資1億元,鋪開實施了引汶調水工程,工程于2011年開始建設,2013年底全面完成,通過3期實施、兩級提水、尚莊爐水庫調蓄,年可實現調水3 400萬m3,將距離城區34 km的汶河水調入了城區龍山河,實現了引汶入城目標,保證了南部化工園區工業用水,同時擴大農田灌溉面積13.3 km2。扎實推進引黃濟肥工程,投資1 447萬元實施了引黃灌渠五期改造工程;投資6 539萬元,對干渠連接的群將湖水庫進行了防滲擴容;投資440萬元,對小店三級泵站及供電線路進行了更新改造。引黃工程的實施,為沿線80 km2農田灌溉提供了充足水源。針對山區缺水實際,從今年開始實施4處調水工程,利用現有水源,解決山區10 km2的農田灌溉問題。
2.4地下水保起來
采取了多種措施保護地下水資源。一是進行了水功能區立碑確界。二是實施水源地“青山綠水”工程。三是實行地下水位預警和水功能區納污容量預警。四是采取工程措施。
2.5全民節水動起來
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有利時機,進農村、社區、黨政事業單位、企業、學校組織開展節水活動,加強對水法律法規的宣傳,增強了廣大群眾的節水意識,在全社會形成了“從我做起、厲行節約”的節水氛圍,使節約用水成為了人們的自覺行動。
3.1加快水利技術推廣
自2009年以來,共投資2.03億元,實施了6個年度的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推廣應用了機井射頻灌溉控制、蔬菜自動化噴灌、果樹微噴、滴灌、小管出流灌溉、風力揚水、土壤墑情監測、雨情監測、風光互補提水、隱蔽式給水栓、恒壓變頻控制等10多項高效節水灌溉新技術。
3.2加強項目和資金整合
水利、發改、國土、開發辦等部門單位密切配合,將高效節水灌溉試點縣、千億斤糧食、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中涉及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內容進行有效整合,打捆集中上報,提高了項目的綜合效益。
3.3帶動鎮村積極開展高效節水灌溉建設
高效節水灌溉的建設成效,極大調動了各鎮村參與工程建設的積極性,在編制各自的農田水利建設規劃時,都把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作為農建工作的主要內容,采取財政出資、社會融資、引導受益群眾投資投勞等方式,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改善了農田灌溉條件,降低了農田灌溉成本。“十二五”期間,各鎮村用于高效節水灌溉建設的投入達到5 082萬元。
3.4抓好建設工程運行管理
全面推行工程、協會、水價“三位一體”的管理運行模式,積極落實“協會管理、公眾參與,總量控制、定額管理,以表計量、按方收費,刷卡取水、經濟調控”的運行管理機制,全市共成立鎮級農民用水者協會14個,工程管護組織落實率達到了100%。
(責任編輯崔春梅)
【中圖分類號】S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159(2016)-03-0042-02
收稿日期:2015-07-31
作者簡介:趙炎(1985—),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