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成軍 王旭 黃月華
摘要:選取海南大學不同專業、年級的大學生為對象進行環境意識調查,從環保知識、環境保護態度和預期行為等方面反射環境意識水平。將綜合分析結果與2003年的環境意識水平進行比較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有效地開展環境教育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環境意識 環境教育 大學生
1引言
環境意識是指人們在認識環境狀況和了解環保規則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基本價值觀念而產生的參與環境保護的自覺性、積極性,是人類意識進化的新表現形式,最終體現在保護環境的行為上。公眾環境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社會道德水準和現代文明程度。
目前,針對海南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開展的環境意識調查較少。高校環境教育成效直接影響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大學生作為高素質人才,其環境意識如何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影響。海南省建設國際旅游島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對海南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海南生態省建設和國際旅游島建設背景下,樹立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理念具有重要意義。筆者曾于2003年對海南省大學生的環境意識進行過調查分析,結果表明環境意識水平為中等,主要停留在中綠層,環境教育的實效性較差。鑒于此,本文選擇海南省普通高校海南大學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大學生的環境意識進行調查分析,旨在了解目前海南省大學生的環境意識現狀、變化及其特點,為進一步改善海南省高校環保宣傳教育工作提供依據。
2研究方法
2.1調查時間與對象
此次調查集中在2015年3月2日至17日進行。本研究采用分層隨機整體抽樣法。海南大學是海南省唯一的211重點大學,學生數量多,專業門類齊全,因此調查對象選擇海南大學在校本科大學生。對象盡量覆蓋多個專業和不同年級,男女生比例基本接近1:1。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50份,回收542份,回收率98.5%;其中有效問卷528份,有效率96.0%。
2.2調查方法
主要采取無記名問卷的方式進行抽樣調查,輔以訪問調查及座談交流。調查問卷的設計包括內容設計和答題方式設計。調查問卷的內容根據環境教育的內容,主要從環保知識、環境保護態度和預期行為等方面編制了26個題目,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反射環境意識水平。調查問卷的答題方式包括單選和多選兩種,采取5分制。
2.3數據處理與結果解釋
應用國際通用SAS軟件和微軟EXCEL軟件進行處理。結果解釋以統計結果為依據,以訪談、與專家討論等方式進行。
3結果與討論
3.1環境認知狀況
3.1.1整體狀況分析
環境意識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受訪人的環保知識水平。在問卷設計時,環境保護相關知識包括環境保護基本概念與常識、環保組織與活動、環保法規制度以及海南生態省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低碳省建設等內容,分值累計11分。統計分析表明,總體得分最大值為11分,最小值為3分,平均值為8.3,得分變化的標準差為2.19。
得分低(3-6)、中等(7-9)、和高(10-11)所占比例分別為9.5%、63.4%和27.1%,表明目前海南省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相關知識的掌握仍顯缺乏。
從答題正確率來看,大學生對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的環境知識較為了解,而對生態環境問題及法律法規等了解較少。環境意識分為三個層次:淺綠層(關注環境衛生綠化等身邊的具體事);中綠層(關注環境污染、噪音污染等惡化環境因素的解決);深綠層(側重于水資源問題、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樣性等生態環境問題)。按此標準定位,海南省大學生環境問題認知水平處于中綠層。
筆者曾于2003年對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該校已于2007年與原海南大學合并)在校生環境意識進行調查,結果表明人均得分僅為6.8,環境認知水平處于中綠層。此次調查的得分明顯高于十二年前,表明環境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學生對環境保護意識有所加強。
3.1.2環境意識水平的差異分析
為了解海南省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差異,在a=0.05的顯著性水平下,對調查數據進行了顯著性分析,包括不同學科類型、不同學歷層次或年級和不同性別等的顯著性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性別學生之間的環境知識水平差異不顯著;高年級本科生的環境知識水平顯著高于低年級本科生;文學和農學、理工學、管理學等學科間差異達顯著水平。這說明,在海南省高校開展的環境教育對于促進大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和認知水平有積極作用,但也反映出不同學科間存在著不均衡性。
3.2環境態度和預期行為
大學生的環境態度總體表現為積極、樂觀、負責。調查表明,多數學生在環境保護方面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認知。與2003年的調查相比,情況有所改善,但環境教育效果仍有待加強。例如,在談及處理海南的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關系時,贊成“先污染后治理”發展模式的比例由3.6%下降為0.9%,這體現出大學生對環境資源價值與環境保護理念的認同。但從調查中也發現,大學生對實踐環境保護行為方面的自律性較差,不利于環保的生活習慣仍普遍存在。如有81.2%的學生認為不應該使用一次性筷子,但98.4%的學生在調查前3個月內使用過。95.2%的學生認為不應該在海灘上燒烤和亂扔垃圾,但高年級的大學生中93.9%的學生曾經1次以上在海灘上燒烤,主動清理垃圾的僅占75%。84.3%的學生曾經為了抄近路從校園草坪上走過,這個比例遠高于2003年調查中63.3%的比例。以上說明,學生的環境價值觀仍不穩定,易受外界因素條件影響,因此,如何培養并鞏固學生的環境價值觀,是海南省高校環境教育所面臨的艱巨任務。另外,除自律性有待加強外,大學生在制止他人破壞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方面的態度欠積極。如外出就餐食用保護動物時,80%的學生回答不會食用,比2003年的調查結果有所提高,但多數學生表示不會干涉他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