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勝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教育研究與教師培訓中心,湖北宜昌 443500)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合作探究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通過多年的驗證,在眾多的學習方式中,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學習方式符合新時期課堂教學的要求,是被多數教師樂于采用的一種全新而有效的學習方式,成為當前
最受學生歡迎的學習方式之一。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落實新課程標準,踐行新課標的理念,對學生實行新的評價方式,對每一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方向。如何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
教材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教學理念,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標理念,倡導“以人為本,合作探究交流”的課堂管理模式,是我們教師在課堂上需要關注的重點。
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是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的自主學習是第一位的;合作學習是第二位的,是對自主學習的一個有益補充。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只有有機地融合,相互地滲透,才能達到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學習中會出現眾多的結論,教師引導學生在眾多結論中進行系統的歸納整理是一堂課的畫龍點睛之筆。教師再根據學生整理的情況進行補充,通過點評,引導學生對結論進行縝密的推理,理性的思考,這樣可使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如何構建合作探究的精彩課堂?
在探究《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時我們與學生是這樣做的:在課前準備中,我們讓學生每人從家里帶一把花生。上課時,讓學生拿出花生在全班中相互比較,學生在眾多不同花生中發現有大小之差、顏色有深淺之差等果實變異的現象,在此基礎上導出課題。首先讓學生自己制定探究的方案,探索果實的變異情況。由于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有的方案可能不夠完善。自制方案之后分小組進行自主討論修改,得到較為完善的方案。之后,分小組按方案進行探究。通過方案的實施得出結論,在班上進一步交流。同學們在不同方案的實施過程中認識到:因方案的不同,會出現不同的結論。讓同學們認識到,生物的實驗與研究需要認真聽取他人的意見,在眾多學生的交流中(教師通過一定的方式鼓勵學生正確表達其探究結果),取長補短,增進認識和理解。有關計劃實施的整個過程,都是由學生合作探究,老師只在各小組間巡視指導,解決學生在實施方案過程中的困惑。
從親身經歷的這個教學實例中我們體會到,課堂因合作而精彩,因探究而有趣。
觀念的轉變是行動的指南。作為教師,課堂教學必須從學生主動參與的角度出發,課堂的設計不再是教學內容和要求的單一呈現,更是學生學習方法和探究方法的引導。課堂教學關注的是學生學習過程,是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學會學習的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放手讓學生探究是教師轉變觀念的首要問題。因為在放手讓學生合作探究的時候,有很多的顧慮,如短期教學質量的壓力、課堂教學的組織難度、學生學習的評價等。在倡導合作探究課堂時,合作學習的前提是教師觀念的革新,適合合作學習的情境是學習效率的保障,學生的主動性是學習效果的保障。在教學中適當運用直觀化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情景,化難為簡,讓學生勇于接受不同的挑戰。教師應努力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勇于探究。
確立主題任務是合作學習的前提,沒有主題,合作難以成功,也不是所有的主題都適合這一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作為教學策略之一,并不是萬能的,不可能獨步天下,如果把任何教學內容都死板地、生硬地套地用合作學習策略,勢必造成不必要的困惑,達不到教學的預期效果。因此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是否需要采用合作形式,怎樣合作更好。做到精選問題,思源于疑,從疑問開始,因而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科學的分組,是實現課堂合作交流的重要保證,它直接影響到活動的開展和活動的結果。在開學初做好分組工作,在學生自愿搭配的基礎上適當調節,讓學優生與學困生相互搭配。學生在分組的過程中覺得在一起能夠有效地學習、合作,就是一個優秀的合作小組。選舉有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小組長,或者輪流擔任的辦法。小組中的成員合理分工,突出各種能力的優勢,全員參與,人人有事做。每人都承擔一定的任務,增強小組之間競爭氛圍,形成每個人都為小組爭光的決心和信心。對優秀合作小組進行獎勵,對落后小組進行指導改進。排除小組中的各種矛盾,彌補其中的不足。學困生在分組的時候往往會出現無人要的情況,教師應積極引導,使學生明白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快樂,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學習,以實現互幫互助。分組時不僅要考慮學生的智力因素,還要考慮學生的性格、性別等情況進行調整,優化組合。
展示交流是合作探究學習成果的主要環節,是形成正確認知、發展創新思維的關鍵所在。學生層次不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大的差異,對事物的看法也有所差異,即不同的人看到的事物有可能是不同的方面。通過交流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的想法,分享彼此的觀點。“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學生通過交流“春滿園”。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靈活恰當的鼓勵性評價是合作學習中促使學生敢說、善學、通力合作、積極探究的有效策略。面對正確答案,教師可用肯定、贊許的言辭和豐富的情感激勵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表現自我的機會,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平臺,體會收獲成功的喜悅。只要學生有進步,哪怕是最細微的進步,都應該給予肯定。教師要把握好激勵評價的尺度,如果一味地表揚,會導致學生驕傲自滿,停滯不前,思想上不思進取,稍遇困難就會退縮,缺乏抗挫折的承受能力。因此,對于學生回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地糾正。
合作學習中的小組討論,由于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有時會使探究無法進行。這個時候,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要適時體現,要加以啟發引導和幫助,使小組討論柳暗花明,掀起教學高潮。小組合作中,有的同學出現差錯,教師應該引導同學給予體諒理解,并及時指正,減小錯誤的影響力,給他們精神上的鼓舞,給予他們最可依賴的心理支持。
在課程改革的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師要克服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新的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師精心預設下擴大單位時間內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空間。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把握好“放”和“收”的尺度,所給予學生的時間和空間,要與學生學習活動的需求相吻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共同配合,這樣才能使課堂顯得更加有效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