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中國的歷史已進行到了大明王朝的晚期。當時,中國的皇帝是萬歷皇帝。同時期的歐洲在經歷了文藝復興的洗禮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再加上大航海時代的來臨,古老絲綢之路的艱辛,已被直掛云帆、穿梭于各大洋的船只取代,東方文明第一次擺脫了四面環繞的高山、沙漠和荒原,赤裸裸地暴露在世界文明之中。此時,在葡萄牙的港口里斯本,有一個人正等待著只有每年春季才開往東方的船只,這個人就是利瑪竇。他的使命是前往東方傳教。此時的利瑪竇已是一名耶穌會的傳教士。
利瑪竇出生于意大利馬爾凱州的馬切拉塔,家里以經營藥房為生,是當地的名門。利瑪竇曾在這里的一所耶穌會開辦的中學學習。一心想讓他學習法律的父親,總擔心兒子加入耶穌會??膳率裁淳蛠硎裁?,利瑪竇中斷了父親讓自己學習的法律,加入了耶穌會。因成績優異,1572年,20歲的利瑪竇被派到羅馬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并師從數學家克拉烏學習天算,這當然離不開幾何學的輔助。1577年,他被教會派往東方傳教。
在里斯本等待春天啟航的日子里,利瑪竇并沒閑著,他到當地教會的學校繼續接受神學和葡萄牙語的培訓,因為,他要去的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1578年的春天終于到來了,利瑪竇可以出發了。他隨船一路前行,在經過好望角,到達莫桑比克時遇到狂風暴雨,差點命喪印度洋。破損的船只“圣路易”號駛入莫桑比克港維修。整修三周后,他們帶上前往印度和遠東的重要商品——黑奴又出發了。船到印度,利瑪竇在這里一停就是兩年。除了帶給印度人宗教外,他還請示羅馬教廷,允許當地人也學習哲學、教理、神學等西方文化。后來印度多出哲學家、思想家,或許這里也有利瑪竇的一份功勞吧!
利瑪竇的腳步并沒有停留在印度,他在漢學家羅明堅神父的極力舉薦下,來到了澳門。在這里,他以自己獨特的記憶方法和天賦,很快掌握了漢語的說寫能力,為后來進入明王朝的核心地帶打下了基礎。而且,他的記憶法還深得明廷很多達官顯貴的青睞。
進入中國內地以后,利瑪竇更加謹小慎微,繼續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字和禮儀。為了能順利傳教,他采取了走上層路線的策略,多交往中國的士大夫和貴族階層,不但一步步實現了自己通往中央的目的,也極大地促進了傳教工作的開展。
入鄉隨俗的利瑪竇,輾轉肇慶、韶州、南昌,抵達明朝的留都應天(南京)。在肇慶的六年里,利瑪竇除了傳教之外,還向中國人傳播西方的科技與文化,使中國人以天朝上國自居,自認為世界中心的世界觀開始改變。期間,利瑪竇開始向當地人傳授現代數學、幾何知識,為明末逐漸走向衰落的中國數學注入了新生。所以,享譽全球的杰出華裔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先生說:“400多年前,被譽為‘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利瑪竇把現代數學引進了中國,而他就是在肇慶開始傳播《幾何原本》等現代數學著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現代數學起源于肇慶?!焙髞?,廣東新任總督鳩占鵲巢,搶占了利瑪竇的西式建筑,利瑪竇被迫遷居韶州。在韶州,利瑪竇的傳教事業屢遭挫折,兩位同伴相繼逝世,只剩下他一人堅持傳教任務。幸好,他在肇慶結識的瞿太素此時成了他的好友和弟子,而且,二人還合作翻譯了《幾何原本》的第一卷。在瞿太素的引薦下,利瑪竇結識了更多的上層官員,這為他后來兩進南京做好了鋪墊。正是在南京,他遇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他與其中的徐光啟合作,翻譯完了《幾何原本》的前六卷。
徐光啟,直隸松江府(上海)人,明代著名的科學家、政治家,后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當他與利瑪竇翻譯完《幾何原本》的前六卷后,徐光啟說:“意方銳,欲竟之?!崩敻]不同意,說:“止,請先傳此,使同志者習之,果以為用也,而后徐計其余?!笨上У氖?,利瑪竇三年后就去世了,徐光啟只能修訂完前六卷。他遺憾地嘆道:“續成大業,未知何日,未知何人,書以俟焉?!贝藭r,可能有人會問,徐光啟還在,難道他不能繼續這項工作嗎?很可惜,徐光啟不通外語,而利瑪竇死后,耶穌會的龍華民接掌了傳教任務,他與利瑪竇的傳教方式大相徑庭,二者多有不合。龍華民禁止傳教士向教民傳授西方科技,只準他們在民間向百姓布道。再加上徐光啟熟悉的兩位神父龐迪我和熊三拔并不諳熟《幾何原本》,數學水平不高,所以,徐光啟不得不抱憾大業難成。
利瑪竇和徐光啟之間建立了亦師亦友的情誼,為西學,尤其是《幾何原本》進入中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利瑪竇成為西學東漸的第一人,打開了中國認知世界的新窗口。利瑪竇死后,在耶穌會龐迪我神父的奏請下,再加上內閣大學士葉向高等人的多方努力,萬歷皇帝特別照準,將其葬在了他為之傾注了一生心血的土地上——中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