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晶晶
摘 要:如何長期執政是當前中國共產黨面臨的最大執政考驗,現階段中國共產黨面臨的風險有意識淡化、“四風”盛行、貧富差距過大、網絡非主流輿論的蔓延、創新不夠等。面對這些風險挑戰,基層黨政干部應該強化學習的能力、強化自律的能力、強化市場經濟的駕馭能力、強化主流輿論引導的能力、強化開拓創新的能力。
關鍵詞:基層;黨政干部;執政能力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8.002
一、學習能力的強化
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對這個人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基層黨政干部的學習能力不僅體現在其理論學習的能力上,還體現在其理論運用到實踐的能力上。毛澤東曾在黨校學習的講話中強調“沒有大量真正精通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理論的干部,要完成無產階級的革命是不可能的。”基層黨政干部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才會領會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華,才能更好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前,西方不斷鼓吹其民主制度與價值觀念,讓部分基層干部深陷拜金、拜物的漩渦中,再加上封建腐朽文化的復燃,讓部分基層干部理想信念缺失,認為馬克思主義不再重要了,放松了理論的學習,致使道德淪喪,生活腐化。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為此,基層黨政干部必須強化理論的學習,重點學習黨章黨規、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真學、深學、勤學,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強化“四種意識”,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增強政治定力,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用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
二、自律能力的強化
改革開放以來,在資本主義文化和封建腐朽文化的雙重影響下,黨內“四風”盛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嚴重影響了黨群關系,破壞了“君民魚水情”,加大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從黨生死存亡的高度指出“四風”已經成為當前群眾深惡痛絕的問題,已經成為嚴重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根源。為此,基層黨政干部應該慎欲慎行,自警自省,防止精神淪喪,謹記手中的公權來源于人民,是人民賦予的,是要為人民謀福祉的。運用手中公權謀取私利是被明文禁止不允許的,否則將會被歷史和人民所唾棄,更會得到法律應有的制裁。基層黨政干部一是要腳踏實地,深入群眾中去調研,切勿走馬觀花,流于形式;二是簡化行政審批,做好人民的公仆,不急于求成、好大喜功;三是要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杜絕奢靡之風,將中華民族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美德繼續發揚光大。
三、市場經濟駕馭能力的強化
基尼系數是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一項重要指標之一,最大為系數1,最小系數為0,1表示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而0表示收入分配絕對平均。1995 年我國的基尼系數為0.389,此時收入差距相對比較平均。2000 年,我國的基尼系數為0.417,突破了國際警戒線,居民收入差距較大,貧富差距明顯。2012 年我國基尼系數為 0.481,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造成社會心理出現嚴重失衡現象,不斷涌現“仇官”、“仇富”言論,給社會的穩定發展帶來極大風險。基層黨政干部市場經濟駕馭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運用掌握的經濟知識規避市場風險的能力,二是運用市場的規律與特點發展壯大經濟的能力。為此,基層黨政干部加強市場經濟駕馭能力的鍛煉,一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調節好初次分配、平衡好再分配,縮小兩極分化,擴大中等收入人群。二是要正確認識并利用規律在經濟領域的功效,規律是事物本質的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基層黨政干部要積極探索認識并利用經濟規律,確保經濟市場的良性運行與發展。
四、主流輿論引導能力的強化
隨著互聯網與新媒體的飛速發展,特別是微信、微博的快速興起,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快速的獲取新訊息并發表評論,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媒體輿論的力量匡扶正義、懲強扶弱,倒逼事件真相。但是,改革進入深水期,社會矛盾凸顯,各種輿論事件多發,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以訛傳訛,無法控制發展態勢,形成網絡暴力。部分公眾受資本主義自由平等文化的影響,以及對國內貧富差距的不滿,容易心里扭曲,并以網絡為發泄口,大肆傳播負能量,集聚不利于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政權的穩定。為此,強化基層領導干部主流輿論的引導能力,一是要及時主動地發布整個事件的經過,謠言止于真相,堵塞謠言滋生,切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二是優化輿論引導的方式方法,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做到潤物細無聲;三是完善網絡規章制度,明確網絡言論的獎懲條例,規范網民的網絡言論和行為;四是要成立專門引導主流輿論的平臺并建立長效機制。
五、開拓創新能力的強化
創新是中華民族進步的靈魂,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也是中國共產黨永葆生機活力和先進性的重要法寶。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一個政黨會因不思進取、保守僵化而強大;現實的社會實踐也證明,不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而做出新改變的政黨,創造力就會衰竭,最終生命將走向盡頭。隨著改革的深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將會出現很多新的難題和新的風險,需要我們不斷開拓創新去化解。創新能力是基層政黨干部最重要的素質之一,一個具備創新能力的基層政黨干部無論是在學習理解黨的最新理論上,還是在執行黨的政策上、理論指導實踐上亦或是實踐反思升華為理論上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與創新的方法。強化創新能力首先是要更進一步的解放思想。因為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是推動黨和人民偉大事業的強大思想武器。再是要繼續深化改革,敢于突破舊的條條框框,求真務實,不被傳統的思維定勢所束縛,積極開展社會調研,探索新理論、新方法,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接著是要以服務人民群眾為重心,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工作重點,堅持群眾路線與群眾觀點,從群眾中來到群眾去。
參考文獻:
[1]吳陽松,劉先春.論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執政風險及其規避路徑[J].學習與實踐.2011(5).
[2]李偉.黨政領導干部領導科學發展能力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
[3]胡月星.關于基層黨政干部勝任能力的調查與思考[J].領導科學,2009(1).
[4]李娣.從基層一線培養選拔干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黨政干部論壇,2008.
[5]唐衛彬.輿論引導:新媒體時代領導干部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J].武漢科技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