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信公眾平臺作為一種新媒體對高校的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啟發和幫助作用,它可以快速、高效的傳遞就業招聘信息、就業、創業政策,進行就業質量調查等,本文結合高校就業服務指導微信公眾平臺營運中普遍存在的傳播力度不佳、用戶管理粗糙、后臺數據荒廢等問題,提出了加大宣傳力度、精細化管理、注重數據挖掘等建設意見,力求構建功能強大、服務優質的就業服務指導平臺,借助新技術、新媒體促進高校就業質量和就業水平。
關鍵字:微信公眾平臺;就業服務指導;就業工作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8.041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在770萬以上,加上出國留學歸來的約30萬海歸,以及之前沒有找到工作的往屆畢業生,預計到2017年全國將有1000萬大學生同時競爭。面對應屆畢業生規模繼續增長、社會需求相對疲軟、畢業生就業質量下降的總體形勢,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情況持續處于高壓態勢,高校的就業服務指導工作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有效的了解和掌握求職信息、就業、創業政策是大學生就業成功的關鍵[1]。探索高校畢業生快速、高效就業的新思路、新方法,尋求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指導的新思路、新途徑,改進高校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的舊思維、舊模式,是高校在未來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的“攻堅戰”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障。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無時不刻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新媒體、新工具的涌現為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捷,以微信公眾平臺為媒介的信息傳播手段被企業、組織和個人等垂涎。高校就業服務指導工作恰巧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操作便捷、時效性強、內容多元化等優點,建設就業服務指導信息化平臺,用新技術克服新挑戰,全面提升高校就業質量。
一、基于微信公眾平臺開展高校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的優勢
1.微信公眾平臺的優勢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在2012年推出的一款可以群發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類別內容的產品,它本身具有良好的粘性,是可以進行二次開發的開放性平臺。其主要優勢可以總結為以下四點:第一,注冊簡單,成本低廉。微信公眾號的注冊流程簡練,個人賬號免費,企業、組織賬號認證費用為300元/次,成本較低。第二,功能強大,管理便捷。微信公眾平臺本身功能較為齊全,加之其本身的開放性,允許用戶自行開發,也可嫁接第三方平臺,可實現多種功能,綜合功能強大,管理非常便捷。第三,時效性強,內容多元。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實現一鍵即達的、“一對多”的、以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多種不同信息承載量的形式的消息推送,避免了消息滯后帶來的損失,滿足用戶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第四,傳播性強,粘度良好。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微博、QQ、空間等多種網絡平臺,具有病毒性傳播的速度和優勢,且用戶關注平臺后會對推送的優質資源以及平臺提供的實用功能產生一定的依賴性,用戶粘度良好。如:大學生現已習慣使用微信公眾平臺查詢課表、考試時間、成績,查詢天氣等。
2.基于微信公眾平臺開展高校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的優勢
高校就業服務指導工作與微信公共平臺的融合是高校就業工作的一次華麗“變身”。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克服了傳統工作方式在時間、空間上的多重障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基于微信公眾平臺開展高校就業服務指導工作具有以下四大優勢:第一、就業信息的獲得從主動攝取變成被動閱讀。許多學生為了獲得大量的就業信息會花費大量時間在各大招聘網站上去查找,且查找完之后沒有分門別類,導致時間的浪費。而主管就業工作的人員可以將多種途徑獲得的、可靠的就業信息分類后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學生們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就業信息,從主動攝取到被動閱讀,為每位同學節省出大量時間學習面經、準備面試等。第二、提高了就業信息的傳遞效率。傳統的就業信息發布主要依靠就業指導網站、招聘海報、輔導員轉發等形式傳遞給學生。很多學生不關注學校就業網站的信息,有些壓根不知道學校有就業網站,招聘海報的宣傳力度也十分有限,輔導員在QQ群中發布就業信息容易被刷屏淹沒,所以傳統的就業信息傳遞效率十分低下,而微信公眾平臺可以直接將就業信息推送到學生微信上,大大提高了就業信息的傳遞效率。第三、提高了就業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當今網絡信息魚龍混雜,許多網站上刊登著虛假的就業信息,而大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較差,很容易上當受騙,造成人身和財產的安全隱患。近年來大學生誤入傳銷組織的事件屢見不鮮,而高校就業工作管理人員在收集和發布就業信息前會對就業信息進行仔細的甄別和嚴格審核,確保就業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而且會及時公布虛假就業單位、招聘信息,提醒同學們謹防上當受騙。第四、提高了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形成高效的就業反饋機制。微信公眾平臺具有“多客服”功能,學生對于就業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及時提問,后臺管理人員可以用語音、圖文等形式為學生答疑解惑。學生簽約后可在平臺上將就業信息及時反饋給學校就業服務指導管理部門,便于學校統計就業率,進行就業狀況調查。學生也可以對就業服務指導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有利于高校就業服務指導工作順利、高效、高質的開展。
二、微信公眾平臺在就業服務指導工作中的應用現狀
微信從出現至今僅有五個年頭,但已經迅速成為社交軟件的標桿。據騰訊官方公布的信息,微信用戶從年齡分布上看,20—30歲間的青年占74%;從職業的分布來看,大學生占 64%[2]。通過微信的各種平臺交友、交流、學習,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一種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利用微信平臺開展就業服務指導工作順應了當前高校學生的特點,充分利用了微信這種新媒體新穎的特點[3]。但是目前能夠高效、全面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就業服務指導工作,且運營成績卓越的高校屈指可數,大多數高校借助微信公眾平臺輔助開展工作仍處在探索的道路上,沒有形成健全的 管理運營機制。筆者通過調查發現目前就業服務指導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重視程度不夠,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一種新媒體技術對高校各部門的工作創新有一定的啟發作用,但一些部門的工作人員或學校領導對新媒體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引入新媒體、新技術勢必會對原來的工作模式產生沖擊,而他們認為多年來總結形成的工作方式和流程可以應付目前存在的問題,不愿再花費時間和精力在一個新鮮事物上,不愿勞民傷財。學校領導層的不重視導致學校不重視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大多都是注冊通過后擱置一旁或使用頻率極低,沒有專人負責平臺的運營和維護,沒有建立或完善管理運營機制。
2.缺乏專業的管理、維護、運營團隊
就業服務指導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新生兒”,她需要人的精心照顧、用心培育才能茁壯成長,所以就業服務指導工作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不僅需要了解和掌握就業、創業等相關知識、政策的管理人員的參與,而且這些管理人員還要具備較高的心理學、傳播學、計算機基礎知識、且具有良好的網絡文明素養、扎實的軟文寫作功底。而目前高校的就業服務指導微信公眾平臺大多是由就業服務指導工作部門的相關人員兼職負責,團隊人員的知識背景單一,不能同時勝任多項運營要求。總體而言,運營微信公眾平臺的團隊人員較少,且缺乏專業的運營知識和專業化管理能力。
3.用戶管理粗糙,后臺數據荒廢
首先,每位在校大學生從入校起就被賦予了許多屬性,(如:張三,所屬學院:計算機學院,年級:大一,專業:計算機、愛好:編程、單片機等。)而管理運營人員對關注了就業服務指導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生的這些屬性全然不知,沒有對每位學生設置標簽。粗糙管理的結果導致推送的就業信息缺乏針對性,長時間無關信息的推送引起學生的反感,最終導致就業服務指導平臺的關注度和服務質量持續下降。其次,微信公眾平臺本身具有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如:用戶分析(包含性別、省份、城市、手機型號等)、圖文分析、菜單分析、消息分析等。后臺收集的大量數據對高校就業管理服務工作來說是深度挖掘學生就業偏好的“寶藏”,而目前大多數高校對后臺數據置若罔聞,缺乏利用,導致數據荒廢。
4.宣傳力度不夠,傳播效果不佳
雖然眾多高校擁有就業服務指導微信公眾平臺,但是宣傳力度不夠大,許多學生仍不知學校有就業服務指導的微信公眾平臺,關注度較低。就業相關信息的推送率和送達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校的就業數量和質量,而信息發帖頻率低、微信服務宣傳推廣不足,內容的表現形式較為單一[4]、學生閱讀次數低等是影響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常見問題,也是困擾高校同類平臺建設的共性問題。
三、高校就業服務指導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設意見
信息技術的進步引起人類生活的變革,只有與時俱進才不會被時代淘汰,從長遠來看,借助微信公眾平臺等新媒體、新技術創新工作模式的浪潮勢不可擋,基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就業信息發布、就業問卷調查、就業問題在線解答等,形成實時、互動、高效、活躍的就業氛圍,通過對就業數據、就業學生屬性的深度挖掘,為畢業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高校在使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就業指導工作時,應統籌規劃指導,科學合理安排,突出平臺優勢,務求工作實效,積極宣傳,靈活運用,不斷增強平臺影響力與關注度,擴大微信公眾平臺的作用面,提升就業指導工作水平,提高就業指導服務質量[5]。
1.提高重視程度,建立管理機制
高校就業服務指導工作應該與時俱進,借助新媒體提高就業質量和服務水平,就業相關部門應將建設就業服務指導微信公眾平臺應該納入工作的范疇中,科學構建平臺框架,積極探索運營技巧,深入學生群體開展調研,以優質的信息資源和人性化的服務方式吸引學生、服務學生、指導學生。制定就業服務指導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計劃,有條不紊的開展平臺的運營、維護、管理等相關工作,以科學完備的管理機制,保證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
2.加強人才培養,建設專業團隊
從高校進行信息化建設的浪潮中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在高校中的應用逐漸常態化。而任何新技術的引進都是對人才培養的驅動,高校要借助微信公眾平臺開展就業服務指導工作就必須加強相關方面的人才培養,在運營團隊建設方面,不僅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作為支撐,還應該選擇心理學、傳播學、市場營銷學等教育背景,且具有良好軟文寫作功底的工作人員組成專業化的運營團隊。
3.精細管理用戶,注重數據挖掘
就業服務指導微信公眾平臺建立后,需在后臺對關注的用戶進行分類、分層管理。對每位學生設置學院、專業、性別、年級、愛好,特長、四六級是否通過、是否學生干部等標簽。在就業信息發布時,公共信息可以選擇全員推送,個別有明確招聘條件的就業信息,可以有針對性的按照標簽類別推送,實現個性化服務,提高就業信息的匹配度。(如:某企業只招聘通過英語六級的女生,則就業管理人員可以選擇符合英語六級、女生兩個標簽的群組成員進行推送)精細化管理用戶的另一個優點在于日后通過后臺收集的信息更加精確,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后臺數據進行深度挖掘,整理出接收畢業生最多的單位、薪資水平最高的就業單位、男女生就業偏好等重要“寶藏”,幫助來年的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確定工作重點和工作方向。
4.加大宣傳力度,以服務促發展
微信公眾平臺的粉絲關注量是衡量其運營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微信公眾平臺的宣傳工作是一場“持久戰”, 學校可以在學生入學時引導新生關注學校的就業服務指導微信公眾平臺,從大一就著手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就業危機感,為學校整體就業的扎實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學生關注后,最重要的問題從吸引關注變為用戶維護,所以就業工作相關人員應該把握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分析學生的喜好,注重推送內容的新穎性、互動性和價值性,以別具一格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同時,開發多種自助功能,如:回復關鍵字,快速獲得所需信息等,以優質的服務吸引學生持續關注,促進就業服務指導微信平臺的長足發展。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一種新媒體在高校就業服務指導工作中的應用具有效率高、人性化等諸多優勢,所以高校應該順應信息化建設浪潮,提高重視程度,抓住契機,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創新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平臺運營機制,建設專業化運營團隊,科學布局,長遠規劃。結合新時期大學生心理特點,開發平臺功能,推送優質資源,注重用戶體驗,注重數據利用。在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就業服務指導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樹立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工作理念,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創業觀,以優質的就業水平促進高校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付陳輝,等.大學生就業信息傳播路徑及利用狀況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3(24 ):18-21.
[2]沈昕,翁華強.微時代與微文化的傳播學視角審視[J].青年記者,2012(9):27.
[3]張海燕.利用微信平臺開展高校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的思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4,10:77-79.
[4]張秋,楊玲,王曼.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圖書館建設,2014(2).
[5]萬輝,許支江,謝軒.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應用現狀及對策[J].高教學刊,2015,24:136-137.
作者簡介:
田宇(1993—)男,陜西延安人,研究生,中共黨員,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數字媒體技術,企業管理。現主要負責本科生就業管理服務及學院網絡平臺建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