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永定土樓的生態環境角度出發,從自然生態環境解說與文化生態環境解說兩個方面著手,對永定土樓的生態環境解說現狀予以分析和研究,旨在找出永定土樓生態環境解說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希望對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福建土樓旅游開發與保護有實質性的作用。
關鍵詞:土樓;環境解說;生態環境解說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8.110
福建土樓,又名“客家土樓”,是指分布在閩西南山區,適應大家族聚居、具有突出防衛性能,并采用夯土墻承重的巨型土木結構多層居住建筑[1]。2008年福建土樓申遺成功,再加上文化旅游市場的擴大,土樓旅游保護與開發的問題也日益受到專家和學者的注視。作為旅游者與土樓之間的媒介,環境解說承擔著向外界展示土樓文化,保護土樓生態環境的重任,環境解說的水平直接影響旅游者的游客滿意度,進而影響土樓品牌形象的樹立以及土樓的旅游市場的開發,最終影響土樓的生命周期。
一、土樓生態環境解說存在的問題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永定土樓,其作為旅游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獨特性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等性質,正是這些特點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合理、恰當的解說對于游客了解遺產地的相關知識,獲得深刻的旅游體驗顯得尤為重要。由于土樓旅游開發的滯后,導致土樓生態環境解說目前存在一些問題。
1.從解說對象角度看
(1)解說深度欠缺
遺產地區別于其他景區的主要特征就是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在解說時,土樓講解員主要從土樓建筑形態、功能、規模,樓主的故事等方面進行講解,土樓的歷史演變、建造的原因、它所體現的藝術價值、文化內涵以及科學價值等介紹較少,導致游客對于世界文化遺產地所蘊含的文化了解不夠。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僅限于提醒游客請勿亂扔垃圾,缺乏對自然生態環境和文化生態環境的解說,無法引起游客對于人地關系的思考。
(2)解說廣度欠缺
土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具有很高的建筑、歷史、藝術、文化、科學等方面的價值。導游在解說的過程中,大多主要介紹土樓的建筑景觀形式,形成歷史,樓主建樓的過程,對土樓的客家文化所包含的飲食文化、民風民俗,所體現的儒家思想,藝術價值的體現等方面一帶而過,講解的廣度不夠,缺乏對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對于游客普遍希望了解的土樓變遷歷史、文化遺產內涵、民風民俗、民居風水、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缺乏講解。
2.從解說媒介角度看
(1)形式過于單一,自助解說媒介缺乏
目前,永定土樓以景區內講解員為主要解說媒介,景區內道路指示牌、景點介紹標牌較少,游客中心關于景區的旅游宣傳手冊、免費導覽圖供應不足;由于受大小限制,景區解說牌內容過于簡單,內容客觀準確,言簡意賅,與游客獲取知識的強烈需求相矛盾;電子觸摸屏、微信掃碼獲取景點介紹、智能電子講解系統等智慧旅游解說媒介缺乏。
(2)解說方式和技巧待提高
永定土樓內以導游員講解為主,在講解的過程中,部分導游員以單一的、陳述性的講解為主,講解內容單調、缺乏趣味性,與游客的互動性較差。另外,通常導游員在一個講解點講解結束以后立即前往下一個講解點,沒有空留讓游客消化吸收知識以及提問的時間,容易使游客產生走馬觀花的感受,從而降低游客滿意度。
3.從解說受眾角度看
從解說受眾上看,主要的問題就是缺乏針對性。永定土樓的解說詞存在內容上千篇一律,未將解說受眾進行分類,缺乏個性化講解設計。不同的旅游動機、游客偏好都會影響游客的感知體驗,不同類型的游客其需求各有偏好,如教師、學生對土樓內在的客家文化、歷史、科學價值較為感興趣;建筑學者對土樓的建筑形式、建造原因、建造技術等專業問題感興趣;地理學者對當地的地形氣候水文環境等方面感興趣等等。土樓千篇一律的導游解說無法滿足有著不同旅游需求和動機的游客,從而降低了他們的旅游滿意度。
二、土樓生態環境解說優化建議
1.提高環境解說系統管理意識
由于對世界遺產地生態環境解說系統缺乏整體性認識,沒有充分認識到解說系統在旅游活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永定土樓對生態環境解說系統管理意識薄弱,對景區內兩大解說系統都沒有合理的規劃,忽視了景區環境解說系統的構建。旅游者文化素質越來越高,不再滿足于過去的走馬觀花式游覽方式,其了解當地歷史、文化等需求越來越大,環境解說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因此,對于環境解說的管理不能僅限于單一地對導游人員的培訓,應當樹立全局觀念,將以導游員、講解員為主的人員解說系統和以景點標牌、指示牌為主的非人員解說系統相結合,成立相關部門,增強系統管理意識,構建環境解說整體系統,發揮解說系統的橋梁作用,提高游客滿意度。
2.差異化解說詞設計
解說詞也叫導游詞,它是游客了解景區(點)首先接觸的信息,是游客體驗的重要部分,導游詞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游客對景區的旅游感知。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游客對景區(點)的了解不再僅限于能夠直觀看見的景觀,刻板陳舊的解說詞已經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其對當地文化、歷史、藝術、科學、環境感知的需求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游客其旅游動機和需求也存在著明顯差異。這就要求講解員要準確把握游客動機與目的,針對不同旅游動機和需求的游客,靈活生動、差異化地進行講解。另外,導游員在日常工作中應當總結經驗,認真編寫有針對性的差異化的導游詞。
3.完善解說系統設計
完善的解說系統包含兩大類,人員解說系統和非人員解說系統。根據區域環境、特征及相關規劃原則和要求,政府及景區管理部門應當重視并完善解說系統的設計:游客中心概況性解說;導游服務靈活性解說;標示牌、解說牌的合理規劃;旅游手冊等印刷物的圖文解說;電子音像解說;微信二維碼等信息化智能解說;游客情景體驗模擬解說;生態環境教育解說等。
4.突出世界文化遺產地的價值
永定土樓區別于其他文化景觀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世界文化遺產地,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土樓解說系統的構建中,要突出其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在導游講解、旅游手冊、景區內標牌、路牌、門票等方面加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相關信息,使游客認識到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及其重要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提高游客的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識,積極傳遞永定土樓的自然、文化生態價值。
三、結論與展望
環境解說是旅游體驗的重要來源,環境解說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游客的旅游體驗質量的高低。信息化時代和智慧旅游的到來,使得傳統的導游講解不能夠滿足游客的需求,差異化、全方位、多層次的解說需求越來越大。土樓的環境解說不能局限于傳統的旅游解說,應當深度挖掘土樓背后蘊藏的文化,合理地進行優化和設計,向廣大游客展示世界文化遺產地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黃漢民.福建土樓[J].中國歷史文物,2002,(1):77.
[2]殷明,奚雪松.大運河文化遺產解說系統的構建—以大運河江蘇淮安段明清清口樞紐為例[J].規劃師,2012,(2):65-68.
[3]張明珠,盧松,劉彭和,祝小遷.國內外旅游解說系統研究述評[J].旅游學刊,2008,(1):91-96.
[4]烏永志.文化遺產旅游解說與翻譯評述與啟示[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2,(8):93-97.
[5]王民,蔚東英,陳晨.通過環境解說實施環境教育的研究[J].環境教育,2001,(6):4-7.
[6]李春程,陳桂煌,林明水.福建永定土樓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環保行為特征研究[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14,(27):329-335.
[7]張茜.世界遺產地旅游解說系統優化研究[J].韶關學院學,2009,(30):118-120.
作者簡介:
何麗君(1990--)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