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丁,趙鵬,陳德航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a.教務處;b.機械工程系,四川 遂寧 629000)
數控技術專業實踐教學課程的標準化研究
楊丁a,趙鵬a,陳德航b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a.教務處;b.機械工程系,四川 遂寧 629000)
實踐教學是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職業素質的重要環節。本文以數控技術專業為例,對實踐課程的標準化建設進行研究,形成了標準化的課程體系、課程標準、實施過程及評價體系,加強過程管理和實施,增強了實踐教學質量與管理水平,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實踐教學;標準化;課程體系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培養能在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型專門人才。實踐教學是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職業素質的重要環節。加強實踐教學既是國家方針政策的要求,又是高職高專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內涵建設之必須,對于鞏固深化理論學習,促進知識向能力和素質轉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實踐教學環節欠規范,實踐教學質量不高
(1)部分實踐項目教學管理文件如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指導書等不完善或質量不高,未能充分與行業、企業生產實際對接。
(2)由于教學文件的不完善和未進行深入的實踐教學的教研活動,導致部分實踐教學項目隨意性較大,同一項目不同教師指導,內容和質量都不統一。
(3)學院實踐教學整體質量不高。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關于2011年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年度報告指出“本校教學中最需要改進的地方,48%的畢業生認為實習和實踐環節不夠。其中,74%的畢業生認為需要加強的是專業技能相關實訓”。由此可見,實踐教學的學時數量不夠、實訓質量不高已成為影響學生對學院滿意度的主要因素。
1.2 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測評體系不健全
長期以來,大多數職業院校各專業的實踐教學項目均由各系(部)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根據各專業的具體要求確定,并通過學院審定后執行。實訓任務由教學系(部)安排,教務處備案。實訓教學由指導教師按實訓實習實施計劃執行,并通過技能考核形成學生成績。教學督導和教務處實訓科以抽查的方式對實訓教學進行現場檢查。但由指導教師、系(部)、學院職能部門所形成的三級質量監控與測評體系尚不健全。尤其是教研室和系(部)的監管作用發揮不充分,致使實訓實習管理不夠規范,教學效果得不到全面保障。
1.3 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力度不夠
當前高職院校一定程度存在校內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無論是數量,還是技能水平、指導能力等方面均有待提高,企業“能工巧匠”的引入不足等問題。
實踐課程的標準化為教學雙方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主要包括實訓目標、實訓內容、實訓計劃及方案等,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訓的指導文件。
2.1 標準化的制訂原則
根據現代職業教育的特點,對于實踐教學體系的總體規劃,注意以下幾方面:
(1)以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標準化設計要符合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滿足職業崗位(群)能力對于技能、素質等方面的要求,從而確立課程體系中各門課程的目標、性質及任務等,體現職業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的更新。
(2)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將職業崗位中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作為出發點,突出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的培養,使人才培養質量滿足企業的用人標準,達到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3)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設置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領域,科學設計實訓任務,融“教、學、做”為一體,建立符合現代職教理念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設計要突出職業教育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
(4)以教學資源條件為基礎。課程標準要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注意課程實施的可行性,加大校內生產性實訓比例,要切實校企合作的現代職教理念。
(5)以學生為主體。標準化實施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知識、技能、素質方面的基本要求,同時注重個性化發展所需的拓展需求。
根據以上制訂標準化的原則,建立了實踐教學的標準體系,見圖1。在實踐教學標準體系中,主要從管理、實施、評價三方面進行標準化設計;以教學實施為中心,教學標準為實施提供科學、規范的教學指導,通過評價體系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控。

圖1 實踐教學體系
2.2 標準化的課程體系
在設計實踐教學體系時,將實踐教學環節(如實驗、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社會實踐等)進行項目化,實踐教學項目具體設計要兼顧典型生產任務、實訓教學條件,從而合理設計實踐教學任務。數控技術專業根據專業特點、企業發展需求等,從基本技能、專業核心技能和綜合應用能力等三方面進行課程體系的設計,見圖2。

圖2 數控技術實踐教學體系
在標準化的實踐教學體系之下,需對每門實踐教學課程進行重構,以實現課程的標準化,才有利于教學管理、組織和執行。
3.1 課程標準的標準化
實踐課程標準是實訓指導書的編寫的重要依據,也是實踐教學、質量測評的基礎,體現了實踐教學對專業知識、實踐技能、職業素質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編寫體例上,從課程目標、課程性質、教學內容(任務)、實施條件、教學指導、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編寫。在制訂實踐課程標準時,注意把握以下原則:
(1)標準明確。課程標準具有明確的導向性,對教學內容有具體的標準,指導師生圍繞課程目標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并能準確檢測教學效果。
(2)結構完整。課程標準的結構要合理、完整,既要有知識性的標準,也要有技能和專業素質的標準,并且注意各門課程之間的關聯性,應充分發揮標準的整體效應。
(3)目標彈性。課程標準的最低要求是全體學生必須達標,對于成績優異、學有余力,并具有開拓性的學生則要求達到更高的目標,并專門制訂橫向的拓展目標。
3.2 實施過程的標準化
通過標準化、規范化的實踐教學,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專業知識、技能和素質。
(1)根據實訓課程標準,制訂規范實訓計劃,包括實訓具體內容、過程管理及考核標準。
(2)嚴格按照實訓計劃指導實踐教學,教學效果要下限保底,保證全體學生達標;上限不封頂,為優秀學生制訂更高目標,加強能力。
(3)注重實訓過程與現場管理,在提高實踐能力的基礎上,還必須重點塑造學生的高素質,特別是在職業素質與素養、安全文明生產、生產現場管理等方面。
3.3 評價體系的標準化
建立科學、完整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建立嚴格的考核機制、激勵機制,是保障實踐教學的有效進行,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加強宏觀管理的主要手段。對于評價體系的建立,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1)過程評價,過程評價主要由任課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管理、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2)課程考核,課程考核通過課程題庫進行考核,考核由教學系部組織完成,實現考教分離。
(3)督導評價,督導評價由學校教學督導委員會對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師生互評等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
另外,除了對課程標準進行標準化建設外,數控技術專業還對實施過程所需的文件進行標準化研究及建設,形成了實踐課程的標準文件體系,見圖3;同時,對具體實施過程的流程也進行了標準化的設計,見圖4。
數控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通過標準化建設,形成了標準化的課程體系、課程標準、實施過程及評價體系,并加強過程管理和實施,增強了實踐教學質量與管理水平,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圖3 實踐課程標準文件

圖4 實踐教學實施過程
[1]李艷.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標準建設的思考[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8(2).
[2]劉佳坤.數控加工模塊實踐教學課程標準的研究[J].電子制作,2015,(6).
[3]夏長富.數控加工專業模塊化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1,(14).
責任編輯:張隆輝
G718.5
A
1672-2094(2016)06-0123-03
2016-10-18
項目來源: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標準化建設與改革—以數控技術專業為例》(編號:2013J04)。
楊丁(1975-),男,四川遂寧人。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數控技術、CAD/CAE/C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