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君
摘 要: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把聽、說、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尤其是把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寓作文教學于語文教學中,能盡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讀寫結合;模仿;續寫;擴寫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112-01
“讀寫結合”是個常青的話題。我在日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中發現,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蘊藏著極其豐富的讀寫結合資源。寫作文,跟修路一樣,同樣需要材料,材料越多,作文就越容易寫;材料越好,作文就越精彩。寫作文的材料從哪里來呢?只有在讀中積累,放到課堂教學中發展為隨文練筆。葉圣陶先生早就說過:“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把聽、說、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尤其是把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寓作文教學于語文教學中,能盡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仿寫是學生寫作練習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對于文本中出現的經典、精彩的語段,教師除了引領學生反復“咀嚼”外,還可以巧妙地抓住這一語言學習的“練點”,進行仿寫。
1、仿句子,學習詞語搭配及句式結構。
在指導低年級學生仿寫句子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仿寫中發現和掌握各種句子的詞語搭配關系以及句式結構特點,豐富自己的語言,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
2、仿段式,學習段落的構成方式。
段落的仿寫是一種單項訓練,仿寫內容很多。如課文的開頭、結尾、人物肖像描寫、心理刻畫、自然環境描寫等,都可以用來進行仿寫。學生可仿寫的段式也有很多。如常見的總分段式、分總段式、概具段式等。如果教師經常讓學生進行段落的仿寫訓練,學生就會很好地了解段落的構成,自如地選擇各種段式的寫法進行寫作。我在教學《趙州橋》第三段時,理解此段文字后,先總結寫作特點:①總分結構。②“有的……有的……還有的……所有的……”句式。再明確寫作要求:出示兩幅畫,給出重點句,讓學生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幅畫,進行模仿練筆,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然后讓學生當堂動筆進行仿寫。
3、仿文體,學習各種文體的寫法。
篇的仿寫,主要是從結構和寫法上進行模仿。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體裁特點,弄清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即掌握文章的章法和邏輯關系。如:《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采用了抓住事物特點并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進行描寫的方法。當我在講到威尼斯城夜里寧靜,用電教媒體,“讓月夜的威尼斯人歇、艇停、城靜的美麗夜色,呈現于學生眼前。兩處用上課件,給學生提供了“四例一祥”一“動”一“靜”的寫法,強烈對比的生活信息,加深了小艇在威尼斯作用的體驗,感情上會起著“呼應”的作用。真正把文體輸送到學生手中
4、仿想象,學習展開聯想的方式。
在教學《月光曲》這篇文章時,第九段文字寫出了《月光曲》中的舒緩流暢—明快多變—高亢激昂,這是“弱→中強→強”的節奏。從課文中看出貝多芬的情感的歷程應是輕松—感動—激動。也是“弱→中強→強”的節奏。
讀寫的練習就是仿寫這種“弱→中強→強”的音樂節奏,展開想象可以結合萊茵河來寫,河水由靜水流深的無聲緩緩流淌,到遇到轉變時水流嘩嘩水勢變急,再到遇到險灘落差時水流飛急,勢如馬奔。
二、續寫是課文主要內容和情節的延續
續寫就是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情節接著寫下去。這樣的練習,一定要讓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展開合理的想象;要注意在與課文保持一定的連續性、一致性的同時,還要有一定的新意。學了一篇課文,讓學生接著寫:接下去會發生什么事?續寫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創造思維的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例如:《小木偶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續寫練習,培養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創造思維的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擴寫通過想象和積累進行創作
課文中,有些段落敘述得比較簡單。對于這樣的段落,可以讓學生通過合理的想象,運用積累的知識進行加工,作適當的補充,使之成為一篇內容充實、描寫具體、結構完整的文章。例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有一個片段:醫生問他為什么這樣哭,然后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是也沒發生一樣。我抓住了這個契機,讓學生聯系上下文想一想:醫生會說些什么?醫生的話怎么有這么大的魔力能讓一個正在抽泣的孩子好像剛才什么事都沒發生一樣?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學生暢所欲言,談了各自的看法,此刻,我讓學生“我手寫我心”將小組內的討論以對話的形式寫下來,大部分學生都能將對話寫具體,在描寫對話時還能用上阮恒、醫生的神態,它使學生明白了:當朋友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要如何去安慰他,才是真正的友誼。
總之,在語文課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特別是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抓住這兩點,以寫作為目的,從閱讀入手,把課堂上閱讀的內容運用到平時寫作實踐中去,才能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