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繁英
(內蒙古警官學校,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
【法學縱橫】
新形勢下監獄保障服刑人員申訴權之思考
王繁英
(內蒙古警官學校,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新形勢下監獄最大程度地保障服刑人員的申訴權,應當成為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方向。改變申訴不減刑的觀念和做法,突出問題意識和糾錯意識,彰顯糾正司法不公和維護司法權威的理念,運用法律思維和法治方式,暢通服刑人員申訴渠道,建立有效的申訴保障制度是大勢所趨,也是規范化、法治化文明監獄的必然要求,監獄對此責無旁貸。
監獄;申訴權;保障機制
北京大學法學院陳永生教授曾對20起典型冤案進行分析,發現在這20起冤案中,17起是因為發現真兇,另外3起是因被害人“復活”。但沒有一起案件是司法機關因為當事人的申訴而主動啟動救濟程序的。這個調查分析的代表性和準確性姑且不說,單就結論以及我們能夠了解和掌握到的事實來看,的確值得深思,其中的原因固然復雜,但這些充滿偶然性的冤案平反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服刑人員申訴權利經常性落空的現實。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廳2015年2月份專門下發了《關于在刑事執行檢察工作中防止和糾正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強調,對刑事執行檢察人員不認真辦理在押人員、被強制醫療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控告、舉報、申訴,對存在冤假錯案可能的案件不受理、不辦理、不依法轉辦、不督促辦理或者玩忽職守的,要視情節輕重依法依紀追究其責任;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針對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這一《意見》要求,在同樣的語境下,監獄從監管改造高標準嚴要求的視角應如何重新審視自身的工作,保障服刑人員的申訴權,同樣值得我們深思。
隨著一批冤案錯案的昭雪糾正,社會各方面對國家司法行為投入的關注越來越多,加之公民法律意識的增強、媒體監督作用的強化,司法的公信力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一起刑事案件從偵查起訴審判到執行,監獄作為國家刑罰執行的機關,處于這個鏈條的終端,同樣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幾年針對監獄發生的監管改造中曝光的問題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提出申訴、取得國家賠償是我國憲法及相關法律規定的服刑人員的基本權利。近年來,司法部監獄管理局堅持執法為民、服務大局,不斷加大服刑人員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的保障力度,但是該項工作仍然薄弱,多數監獄在執法理念、制度機制、能力素質等方面都需亟待改進。
2014年司法機關糾正了12起冤假錯案,表明了國家有錯必糾的堅定決心,也是人民群眾對良好司法環境的共同期待。應該承認,絕大多數刑事案件都是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來辦理的,對案件的判決或裁定是符合案件事實和法律規定的,也能經得起社會輿論和時間的考驗。但不能否認少數判決或者裁定可能存在錯誤甚至是非常嚴重的錯誤,這些極少數的冤假錯案對公民個人及其家庭、對社會、對國家造成的負面影響是深遠的,其中有些受害人失去自由被關押在監獄里服刑,極個別受害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我們也不能否認監獄里服刑人員申訴權沒有受到應有重視的情況。因缺乏暢通有效的申訴渠道或者申訴得不到及時反饋,監獄在押服刑人員的申訴權缺乏有效保障,為此帶來的心理和情緒變化,對監管安全造成了不穩定因素,增加了監管改造工作的難度,這一問題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監獄既是預防犯罪的安全閥,又是維護穩定的減壓閥,新形勢下監獄如何認真對待并處理好服刑人員的刑事申訴,既關乎服刑人員人權的尊重與保障,關乎監獄的監管安全,也是對司法機關公信力的檢驗,更是維護社會和諧與穩定的需要。作為刑罰執行機關的監獄,理應擔負起職責使命,依法管理、規范管理,不讓一起正當的申訴案件在監獄里終止,確保服刑人員的申訴材料能夠反映并及時轉遞和反饋。讓司法正義的陽光照射進大墻內,讓服刑人員通過自己的案件感受到法律的公平。
1.監獄干警陳舊落后的工作理念,導致長期以來服刑人員的申訴權得不到重視。司法實踐中有些監獄一直在執行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把服刑人員是否進行申訴作為認罪態度好壞的一個考量,并直接與減刑和假釋相掛鉤,這一做法理論上來源于犯罪標簽論。犯罪學標簽理論指出,服刑人員往往被視為事實上的犯人,常年堅持申訴被認為是抗拒改造的表現,他們提交申訴材料的行為,往往被視作通過再審逃避刑罰,這種觀念導致服刑人員的申訴往往得不到嚴肅公正的對待。《意見》在糾正冤案錯案方面改變了過去一些不科學的思想和做法,不再將長期堅持申訴視為在押人員“抗拒改造”,這是觀念的創新,理念的變化,體現了人文關懷和司法工作的人性化。
2.監獄對服刑人員申訴權的法律宣傳和普及弱化,使得部分服刑人員權利觀念淡漠甚至無知。有些服刑人員不知道有申訴權,有些知道有申訴權但不知道如何申訴,還有一些服刑人員認為申訴后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不利的影響,甚至影響減刑和假釋,因此服刑人員放棄申訴權的有之,不敢申訴的有之。
3.監獄干警和駐監檢察官一定程度上存在懶政、怠政思想,致使服刑人員的申訴出口不暢。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檢察工作體制自身存在的制度及工作機制缺陷,駐監檢察人員提出的刑事申訴審查意見得不到回應,影響駐監檢察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監獄干警向法院或檢察院反映的問題或轉遞的材料得不到相關部門的認可和反饋意見,對監獄干警的此項工作帶來了消極影響;第三方面,部分干警主觀上認為服刑人員進行申訴是對法院既定判決公正性的公然不服和挑戰,糾正案件將會面臨意想不到的難度和阻力。出于費力不討好,自找麻煩,怕擔風險的心理,造成長期以來干警對申訴工作消極對待甚至阻撓,源頭上阻滯了服刑人員的申訴渠道。
4.監獄對服刑人員的申訴缺乏制度配套運行上的保障,以致法律規定的申訴權難以落實。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正在服刑的在押人員有申訴的權利,這就需要監獄干警不但不能干涉,而且要通過一些制度來保障服刑人員權利的實現。監獄應允許服刑人員委托代理人并配合代理人的工作,這是監獄的義務。這方面的制度顯然沒有跟上。如實踐中,服刑人員通過家屬委托的律師在會見服刑人員時,常常遭遇監獄干警對律師工作不給予配合。制度銜接不到位,影響服刑人員申訴的及時處理和息訴工作。如對刑事申訴案件的處理,監獄法及有關監獄管理制度與檢察工作制度的規定存在不一致的情況,對于監獄根據監獄法的規定就服刑人員的申訴依法向人民檢察院的提請處理意見,人民檢察工作沒有相應的制度規定。
5.服刑人員申訴權的實現沒有剛性的制度保障,造成負責此項工作的監獄干警沒有剛性約束,從而工作不力,缺乏一定的危機意識和大局意識。《意見》的出臺不僅對檢察工作提出了嚴格責任要求,同時對監獄工作也是一個警醒。
1.加強對服刑人員的法制教育,強化其法律意識,使其明確依法享有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監獄對罪犯的教育改造中應開設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等課程,教育服刑人員知罪、認罪,進而服法、守法;同時告知服刑人員依法享有的權利,并通過一定的程序維護他們的合法權利。如申訴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告知服刑人員依法行使申訴權的條件、程序。這需要干警具備法律思維,掌握法律業務知識,提高以法治的方式處理服刑人員申訴等涉法事務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從問題反映到結果反饋的一整套制度及其運行的保障機制。第一,監獄應從原有的監管改造理念中走出來,徹底改變申訴不減刑的觀念,樹立依法執行刑罰的正確理念,保障服刑人員依法享有的申訴權。依據憲法、法律建立相應的制度,切實保障服刑人員申訴權的實現。第二,通過制度安排,盡快落實《監獄法》第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四條的規定。從監獄對服刑人員提出的申訴材料、監獄法規定的不準扣押、及時轉交到有關部門以及結果反饋,都要有相應的制度。要出臺明確的規定,包括受理、辦理服刑人員申訴的工作部門、職責、條件、程序、時限、問責等內容;對于有法不依、壓制阻撓、消極對待服刑人員申訴權的有關人員要有明確的問責制度。第三,完善監獄與駐監檢察官工作的有效銜接制度,明確分工與責任。在對待服刑人員申訴權的問題上,監獄與駐監檢察室明確分工、加強協作。依法辦理服刑人員提出或反映的申訴材料。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駐監檢察官的監區巡查制度、良好的協作溝通反饋、及時告知有關申訴處理的結果等機制,共同做好服刑人員的申訴和等待息訴工作,防止其因情緒波動和不穩定帶來的消極不良行為。第四,進一步落實司法部關于律師會見申訴人的一些規定,允許代理申訴的律師或者親友會見罪犯,有條件的監獄應當提供適當場所,設立專門的會見室。會見時,應有監獄干警在場。監獄應當在接到律師會見的申請后一周內予以安排,并通知申請人。監獄應以十八屆四中全會建立公職律師的精神為契機,建立和完善服刑人員申訴權利的制度保障,完善律師會見申訴人的制度。第五,加快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議對《監獄法》四十八條進行修改,司法部應根據形勢需要,結合監獄工作實際加緊對《律師會見監獄在押罪犯暫行規定》進行修改或補充。
總之,著眼大局,改變申訴不減刑的觀念和做法,突出問題意識和糾錯意識,彰顯糾正司法不公和維護司法權威的理念,運用法律思維和法治方式,暢通服刑人員申訴渠道,建立有效的申訴保障制度,是大勢所趨,也是規范化法治化文明監獄的必然要求,監獄對此責無旁貸。最大程度地保障服刑人員的申訴權,應當成為社會的共識和行動的方向,這“最后一公里”能否照進陽光與公正,關乎著個體的命運走向,也影響著法治中國的進程。
(責任編輯:蘇 涵)
Thought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Appeal of Prisoners in Prison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NG Fan-ying
(InnerMongoliaPoliceOfficerSchool,InnerMongoliaAutonomousRegion,Hohhot010070,China)
In should be the consensus and action direction of soceity that the prison protects the prisoners’ right of appeal to the greatest degre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To change the idea and practice that complainto is not commutation, highlight the problem awareness and error correction awareness, highlight the concept of redressing judicial injustice and upholding judicial authority,apply the legal thinking and the rule of law, make smooth the channel for complaints of prisoners, an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complaint protection system is the general trend and is also necessary to standardize the civilized prison by rule of law.
prison; right of appeal;security mechanism
2016-10-15
王繁英(1964-),女,內蒙古警官學校法律教研室主任高級講師。
DF87
A
1672-1500(2016)04-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