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連根
(天津市靜海區人民檢察院,天津 301600)
?
【檢察建設】
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辦理又犯罪案件芻議
郝連根
(天津市靜海區人民檢察院,天津 301600)
辦理罪犯又犯罪案件是刑事執行檢察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能,但是這項職能在制度設計時本身就存在著“先天不足”,有極大的不合理性,加之刑事訴訟法對留所服刑人員條件的修改,更讓這一職能“后天失調”,現已基本處于消弭狀態。看守所內發生的刑事案件,無論是留所服刑人員還是未決犯實施的,均應由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審查,所犯新罪單獨起訴,與前罪數罪并罰。未成年人犯罪的由未成年人檢察科辦理。
未決犯;留所服刑人員;又犯罪
最高人民檢院出臺的監所檢察四個辦法對于服刑罪犯又犯罪案件的辦理有了明確的規定。監獄內以及看守所內留所服刑罪犯又犯罪案件由相對應的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辦理,是在刑罰執行監督范疇之內的,是檢察監督職能內部分工的具體表現,是權責明確的內在要求。但是看守所內在押人員在訴訟期間又犯罪的由檢察機關哪個部門負責辦理。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留所服刑人員構成上述行為的由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負責,其余的仍由公訴部門負責。按照該規定,只要不是留所服刑人員發生的又犯罪案件均由有管轄權的檢察機關公訴部門管轄。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將留所服刑人員的范圍規定為判處拘役和剩余刑期為三個月以下的有期徒刑罪犯,這樣看守所內留所服刑罪犯的人數大為減少,罪犯所犯刑種也較為固定,從筆者所在地區看守所內留所服刑人員所犯罪名看,危險駕駛的罪犯占有80%,其余為盜竊(數額較少)、非法拘禁(傳銷人員)、聚眾斗毆(未持械且未造成嚴重損害)、交通肇事等,可見這些罪犯的人身危險性比較小,又犯罪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基本上刑事執行檢察機關這一職能已經名存實亡。
筆者認為,現有檢察機關制度設計中對于案件分配管理是延續了舊有的模式,隨著刑事訴訟法的修改,讓一些原來的分工重新劃分,例如,死刑臨場監督增設了一些新的職能:財產性的監督和羈押必要性審查等。此外,檢察機關案件管理辦公室的成立,打破了以往分案的模式,這些變革都表明了又犯罪案件的分配模式需要打破,雖然各地看守所內又犯罪案件很少,有的地區幾年都沒有一個,但是這關系著檢察機關職能內部分工的精準性和嚴謹性。
根據現行法律法規規定,未決犯在看守所內又犯罪的由公訴部門審查起訴,這一制度設計是基于以下理由:
(一)無罪推定的刑事司法理念
“無罪推定”是現代法治國家刑事司法的一項重要原則,其基本含義就是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有罪之前,均不能認定其有罪。按照這一司法理念的邏輯思維方式可以得到這樣的認識,既然前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還沒有定論,未決犯在看守所內實施的犯罪行為就不能屬于“又”犯罪。結合刑事執行檢察辦理的是“又犯罪”案件這一特點,那么將未決犯又犯罪案件排除在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審查案件范疇之外是合乎邏輯的。
(二)基于訴訟效率的考慮
這里的訴訟效率可以分為兩個方面考慮: 第一,通過并案的方式達到集中審理的效果。未決犯又犯罪的雖然可能發生于任何訴訟階段,但是一般是可以通過案件合并來解決的,如前一犯罪事實尚在偵查階段,可以將新舊犯罪事實一并偵查,前一犯罪事實已經移送審查起訴或者移送審判的,可以通過追加犯罪事實的方式合并審查或合并審判。這樣做既可以通過一次庭審進行審判裁決(這里的一次是指一個案件,法庭可能因調查案件事實的需要多次開庭,但最終的判決書是一份),節省司法資源,也便于數罪并罰后計算刑期。第二,對案件辦理流程的熟悉,從而縮短辦案時間。從軟件方面公訴部門長期辦理各類刑事案件,對于案件事實的把握更為精準,對法庭證據采信的標準也更為熟悉,在定罪量刑的標準上與法院的審判標準更趨于統一,這樣在保證了案件辦理質量的同時可以防止補充偵查的次數和時間。從硬件上看,公訴部門各種案件辦理的配套設施比較齊全,特別是統一應用軟件使用后,對系統的熟悉程度直接影響辦案時間,公訴部門通過大量案件的辦理已經與辦公室、案管辦等部門形成流暢的銜接,加之本身未決犯又犯罪的案件并不多,也不會造成案件壓力。
筆者認為,基于以上原因將未決犯又犯罪案件歸口公訴部門管轄的理由并不充足,交由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審查更為妥當。理由如下:
(一)刑事訴訟法只是規定了審查起訴權由檢察機關行使
具體由檢察機關哪個部門行使并沒有具體的規定,案件劃分的依據源自檢察機關的內部規定。既然對外的法律文書起訴書都是以檢察機關的名義,法律文書編號也是統一的,那么未決犯又犯罪的案件由哪個部門審查對于檢察權的行使效果來說并沒有原則上的區別,因此未決犯又犯罪案件由哪個部門管轄只是一個“內部”問題,只需高檢院在做好充分調查研究后進行職責重新劃分,并不會對現有的司法體系造成任何影響。
(二)由職能管轄范圍決定的
從外部形態看,未決犯和留所服刑人員又犯罪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犯罪行為均發生在看守所內,唯一的不同點就是發生的留所服刑監室還是未決犯監室。作為刑事執行檢察中的“重頭戲”看守所檢察,其包括的職能從出入所、生活衛生、超期羈押、安全防范等涵蓋各個方面的監管活動監督,還包括部分案件的批準逮捕和審查起訴權、自偵案件的偵查、辦理在押人員控告申訴,從職能種類看幾乎涵蓋了檢察機關的全部職能。正如刑法與其他部門法的區別,不是按照調整對象而是根據調整方法的道理類似,刑事執行檢察部門的管轄權限正是按照“地域”劃分的,在看守所內發生的各類刑事案件歸口刑事執行檢察部門是符合職能劃分標準的。
(三)從職能相輔的角度考慮
又犯罪的案件類型基本上為故意傷害、尋釁滋事、故意殺人、過失致人死亡,脫逃、破壞監管秩序罪等。這些案件往往伴隨著看守所監管方面存在著的問題,針對監管中的漏洞或監管行為違法而引發的安全防范問題正是刑事執行檢察的重要職責,通過又犯罪案件的辦理對于監管方面的漏洞有著更深層次的認識,對于監督上的“盲區”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同時通過案件的辦理可以開闊思路,對于如何堵塞漏洞,杜絕同樣事件的發生有幫助作用。另一方面,由刑事執行檢察部門統一辦理看守所內發生的刑事案件,有助于更準確地把握存在的監管漏洞或找出違法所在,而這些可能導致案件中的部分證據存在瑕疵應當排除或者補強,這些往往是其他辦案部門不易察覺的。例如未成年監室發生的一起故意傷害案件,因為該監室內也羈押著成年在押人員,存在混押混管的違法情形,這些成年在押人員的證言是否需要排除則是一個問題,沒有駐所檢察經驗的辦案人往往會忽視這一點。
(四)便于案件的統一管理
現在檢察機關的案件管理統一由案件管理辦公室進行收案分案,且統一應用軟件的使用又讓分錯案件后更正的成本增加。例如,如果案件分錯后,需要層報檢察長同意后,由省級院案件管理部門進行變更。為了減少劃分案件出現錯誤的機率,讓分案變得明確、統一,劃分案件標準亟待變更。此外檢察機關內部對于案件過于繁雜的劃分,也讓其他機關無所適從。這點對于公安機關更為凸顯,審判機關可以不管移送部門是哪個,可直接根據起訴書上檢察官名字進行案件溝通,但是公安機關在移送案件后具體分給哪個部門并不明確,在案件移送后還有其他證據需要移送的時候往往需要一些時間核實案件去向。筆者多次被公安民警詢問過看守所內發生的案件具體由檢察機關哪個部門管轄(公訴、未檢還是監所)的問題。
(五)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辦理未決犯又犯罪案件有利于案件的公正性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從現有看守所內發生的案件來看,未決犯在移送審查起訴或者審判階段又犯罪的占有很大的比例,當案件已經進入審查起訴或審判程序后,出于訴訟期限的考慮,檢察人員或審判人員不可能等到新的犯罪事實完全調查清楚,再通過并案的方式一并審理數罪并罰。通常的做法是,就前一個犯罪事實先行判決,對于后一犯罪事實重新審判,進行數罪并罰。第二,未決犯被刑拘的原因既包括單獨犯罪又包括共同犯罪,根據監管要求,同案犯不能羈押于同一監室,那么如果前罪是由于共同犯罪被刑拘的話,被羈押后如果又犯罪的,所犯新罪與其他共犯無關。新犯罪行為如果又是與同監室人實施的共同犯罪(例如破壞監管秩序罪),那么就更增加并案的難度,將所有涉嫌新罪的未決犯的前罪全部合并一個案件處理幾乎是不可能的,基于此將所犯新罪單獨進行偵查、審查起訴、審理是比較便捷的方式。第三,前一犯罪事實與新的犯罪行為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兩個行為是孤立的,侵犯的法益一般是差別巨大的,因此并不會產生審理上對事實認定中思維的連續性,也不會因為更換辦案人就需要對前罪案件事實重新了解。此外更換辦案人也可以避免前罪辦案人對又犯罪的未決犯存在預先的否定性心理評判,審理新的犯罪事實時可能會對刑期裁量產生的影響,保證審查案件的公正性,確保定罪量刑的精準,維護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
(一)批準逮捕案件的辦理
對于刑拘后公安機關尚未向檢察機關報捕,在押人員在看守所內又犯罪的,應當向檢察機關哪個部門報捕。筆者認為,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的強制措施,表明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證據,而且刑事拘留后最長三十日內報捕,在這個期限內本身又犯罪的概率就小,即使發生了,辦案單位搜集證據等工作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完成,因此筆者認為對于前罪依然按照由檢察機關偵查監督部門批準逮捕的程序辦理。前罪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所犯的新罪由哪個部門審查公安機關的提請逮捕。筆者認為由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審查為宜,理由與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辦理公訴案件的原因一致。
(二)分案審查的問題
對于前罪屬于共同犯罪,在看守所內又實施新的犯罪行為的案件,是否需要通過分案的方式由不同的部門審查起訴。筆者認為未決犯又犯罪不存在這個問題,只要通過未決犯在看守所內實施的犯罪行為單獨起訴,與前一罪行拆分開。不管前罪訴訟流程進行的快慢,所犯新罪行單獨起訴、單獨判決,審理程序慢的再通過數罪并罰的方式確定最終的刑期。
(三)未成年人又犯罪的辦案部門
對于未成年未決犯又犯罪的案件由哪個部門審查起訴的問題,未成年人檢察部門和刑事執行檢察部門所行使的審查起訴權都有特殊性,一個是按照犯罪嫌疑人的年齡劃分,一個是按照地域劃分的,筆者認為這類案件由未成年人檢察部門辦理較為合適。我國按照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未成年人制定了訊問時法定代理人到場,合適成年人制度、親情會見制度、附條件不起訴制度以及一些幫教制度。很多工作需要與團委、婦聯、學校等單位合作開展,未檢部門辦理這類案件駕輕就熟,同時幫教、心理輔導等開展起來得心應手。從工作開展的效果看,未成年人又犯罪的案件由未成年人檢察科辦理較為適宜。
(責任編輯:宋 潔)
Discussion on Criminal Executive Inspection Department’s Handling Recommitment of Crimes
HAO Lian-gen
(JinghaiDistrictPeople’sProcuratorate,Tianjin301600,China)
Handling the criminals’ recommitment of crimes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criminal executive inspection, but there is a “congenitally deficient” in this function when this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it is greatly irrational.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conditions of inmates of detention in Criminal Procedure Law makes this function “acquired disorders” and it has been basically in the vanished state. The criminal cases inside the detention center should be investigated by criminal executive inspection department, whether it is committed by inmates of detention or prisoner awaiting trial. The new offense commits a separate indictment, and will be punished combined with the former crimes. Juvenile delinquency should be handled by minors’ procuratorate.
prisoner awaiting trial; inmates of detention; recommitment of crimes
2016-09-25
郝連根(1984-),男,天津市靜海區人民檢察院監所科副科長。
DF73
A
1672-1500(2016)04-0040-03